移动互联网

正在崛起成零售新风口的社交电商!

2019/3/27 17:23:00

2019,在社交电商承载巨大的流量风口下,跻身进去社交电商成为不可替代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个体甚至企业都蜂拥而上。掌控流量入口的平台才是最大的赢家。

 

什么是社交新零售电商?

社交电商新零售,以社交赋能新零售模式,提升零售效率为目的的企业升级解决方案。是指依靠社交关系、社交圈子发展的一类电商,流量是去中心化的,通过社交工具自带的流量,可以自建私域流量池。本质是一切以人为链接的,以人为中心的电商商业模式。

简单的说就是,零售就是线上、线下、技术、数据、供应链,零售价值链上所有要素和场景的融合。


社交电商的崛起之源


作为电子商务的一种新的衍生模式,社交电商是基于人际关系网络,借助社交媒介(微博、微信、抖音等)的传播途径,通过社交互动、用户自生内容等手段来辅助商品的购买,同时将关注、分享、互动等社交化的元素应用于交易过程之中。它是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的融合,以信任为核心的社交型交易模式。


社交电商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2015年11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强网络市场监管的意见》,明确将社交电商纳入到监管范围内。而随着该模式越来越被认可,国家对其的政策态度也由限制转为重视与支持。


2016年12月出台的《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正式提出鼓励社交电商,支持健康发展。政策的利好为社交电商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社交电商的主要优势


1.社交电商的运营效率较高。


相比于上一个时代“中心化”电商平台,社交电商的精髓在于人和人的沟通,个人影响力有着更快的传播速度和更广的传播面,正所谓哪里有社交,哪里就会有交易,不需要自上而下的蔓延,同时也基于大数据技术完成用户管理,大大节省了时间、人力与推广方面的成本。


2.社交电商的推广颇为即时。


社交的核心是人跟人之间的信任,只有信任才会产生交易,只有好的商品才能维持信任,进而持续销售商品。


而社交电商的购物圈恰恰是沿着社交工具中熟人关系链拓展的,由此可以实现购物信息即时推广,并能够把影响客户的周期从几秒延长到几天甚至几个月,甚至还有多次影响和持续销售的机会,从而与客户进行更为良好的互动,提升转化率,实现用户的“裂变式”扩张,并带来更多的流量。


3.社交电商平台功能更齐全。


社交电商平台集社交、支付、电商平台等功能于一身。通过社交场景的应用,在“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的同时,不仅更容易将用户引导到电商平台进行消费与购物,大大节约获客成本,还能够显著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增加消费乐趣。


社交电商的时代精髓


不仅如此,社交电商快速崛起还有一个核心优势——对分享经济理念的体现。

马化腾在其领衔创作的《分享经济:供给侧改革的新经济方案》一书中,对于分享经济做了较为详细的解读:


分享经济是指将闲置资源通过社会化平台与他人分享,进而获得收入的经济现象其中包括四个要素:


1.所谓公众,目前主要以个人为主(将来会衍生到企业、政府等等,但形式应该是以P2P为主);


2.所谓闲置资源,主要包括资金、房屋、汽车等物品与个人知识、技能和经验等;


3.所谓社会化平台,主要是通过互联网、ICT、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大规模分享平台,形成规模与协同,以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实现经济剩余资源智能化的供需匹配;


4.所谓获得收入,主要有三种基本模式:网络租借、网络二手交易和网络打零工,这三者也是基本的分享模式。

 

社交电商则很好地体现了互联网时代分享经济的精髓。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仅仅是人与人的简单聚集,更重要的是强调服务、信息以及内容的整合输出。


社交电商运营的生命就是“极致的产品和服务”和“普通的价位”,平台的落脚点在于朋友之间分享,而要达到让人分享的目的,就势必需要用最投入的匠心去做好每一个细节。


正所谓只有好东西,人们才乐于去分享;只有不断的分享,才会不断的产生利润的分配点。这也是移动社交电商发展的根本所在。


更进一步说,在分享经济盛行的今天,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一个巨大利好和机会是个体的解放。比如滴滴打车,释放了闲置的车辆、技能与时间;再如微信公众号,释放了无数的内容生产者。


而之于社交电商,其商业模式相当于反向的分享经济——虽然不提供流量,但却提供优质的商品集合,并分享给每一个有流量的个体,将他们解放出来,使得他们更容易成为零售商的同时,也能够为自己创收。


这种模式,既增进了人们的消费体验与分享动机,又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效率来为精准的用户群体提供营销。在此基础上来说,社交电商的前景值得期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