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极星在中国为什么卖不动?

2022/6/24 15:18:00

 撰文 | 李嘉诚

 编辑 | 冷泽林



据统计,2021年极星在全球销量为29000辆,但官方并没有公布在华的销量,只表明其销量实现了471%的同比增长。


根据极星2020年在华365辆的销量推算,2021年极星在华的销量仅为2000台左右。不难看出极星在华的存在感极低。



剑指保时捷,自身却定位模糊



去年十月份,极星就在收购Gores Guggenheim公司合并上市的公告上指出,除了之前推出的极星1以外,后续推出的极星3、4、5将把保时捷的卡宴、Macan以及帕拉梅拉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极星把保时捷当作自己的竞争对手也是有迹可循的,极星的战略类似特斯拉、蔚来等车企。如在特斯拉创立的初期,率先推出了一款定位较高的“标杆”车型—Model S,接着再推出Model 3/Y等走量车型。

其目的就是为了在消费者心中树立高端形象,并为后续新车型谋取更加稳定的市场基础。

2018年推出的极星1目的也是如此,但结局却和特斯拉完全相反,从极星的在华销量可以证明,极星1并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

 
首先是车型本身,极星1的定位是一款跑车,要知道在中国市场,跑车的用户基础并不像SUV车型一样受欢迎,再加上145万元的高昂定价,让它的用户基础变得更加薄弱。

而作为中大型轿车,最早来到中国市场的Model S 60起售价也仅为64万元。

其次,中国消费者在买车时,车身尺寸大小是他们评判一辆车价值的重要依据,就像特斯拉Model S一样,即便它的车身尺寸在同级别中算不上优秀,但也达到了4970/1964/1445mm。

在当时,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相比于极星4586/2023/1352mm的车身尺寸,特斯拉Model S似乎显得更有“面子”,同时有着马斯克科技达人的名号加持,显然后者更适应国内早期的新能源市场。

在新车的宣传政策方面,极星显得更加不懂得中国的“人情世故”。2017年,蔚来斥巨资打造了EP9,与前者一样,EP9也被拿来当作标杆,但蔚来对它的宣传十分走心。

 
2016年10月12日新车还没有发布时,主机厂就在德国纽博格林北环赛道对其进行了测试,EP9创造了7分05秒的最快电动汽车圈速,11月4日又以1分52秒的成绩刷新了法国Paul Ricard赛道的最快电动汽车圈速。

并在新车发布后将其交付给了易车创始人李斌、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腾讯公司马化腾、京东创始人刘强东、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以及顺为资本CEO雷军,而这六位都是在各行各业影响颇深的人物。

反观极星既没有马斯克一般卖力宣传的创始人,也没有足够声量的宣传,只有在充满“极简风”的广告上,印上一句“不征服火星”,马斯克看了也只得微微一笑。


 
本应该来到国内市场冲销量的极星2,受到极星1没有树立好标杆形象的影响,也没有亮眼的表现,与其对标产品Model 3几乎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同时依然与上一代车型一样犯了同样的错误,对自己产品极为“自信”。同为紧凑型新能源轿车的小鹏P5起售价仅为17.79万元,而极星2的起售价就达到了25.78万元,直逼同为吉利旗下的中大型车极氪001。

虽然极星与极氪同“父”,但却不同命,极星更像是吉利的“养子”。

定位豪华品牌的极星,其问题或许不只是在于产品力强与不强,也在于品牌影响力大与不大。


极星:墙内开花墙外香?



2022年6月7日,在极星2上市两年之后,极星官方又公布了旗下的首款SUV车型—极星3,将在2022年十月实现全球首发,预计在2023年初在中国和美国两地的工厂同步开启生产。

极星CEO声称:“极星3将‘运动性’重新赋予SUV,也再次印证我们对高性能追求始终如一。”

 
为什么极星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高性能,原因很简单。

还从销量说起,2021年极星全球总销量的一半都来源于欧洲市场,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仅仅占了极星全球总销量的十分之一。

出生在欧洲的极星,凭借自己老大哥沃尔沃在欧洲混迹30余年的成果,本身就积累了一些市场基础和品牌影响力。

 
而“高性能”的概念也是源于欧洲车企,极星也不例外,从其“纯粹、先锋、高性能”的品牌理念也可以看出,极星更加注重欧洲消费者的需求。

从车型设计来看,极星也一直延续着北欧极简风格的设计。

极简风作为舶来品,在小家电上极受欢迎,不过在家庭大件产品上,大部分中国用户还是会三思而后行。对于中国用户来说,续航里程、服务、智能化以及个性化似乎更为重要,而这些方面极星都占不到优势。

 

另一方面,极星的工作重心依旧在欧洲市场,进军西班牙、葡萄牙和爱尔兰的同时,还将进驻阿联酋、科威特和以色列等中东市场,对于中国市场似乎并不在乎。

而国内自主新势力的崛起、中国消费者的观念改变,也都在进一步将极星推向中国电动市场的边缘。

不过,极星的存在依然有着自己的意义,对于中国车企的出海业务倒是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专家介绍

科技定义汽车,探索出行未来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