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危险的宜人贷

2019/3/23 16:45:00

来源 | 地歌网

文 | 朱健

 

 

3月22日,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非持牌机构、“贷超”导流平台、网贷机构等违规从事现金贷相关业务的风险提示函》,要求“APP商城”“贷款超市”等导流平台立即下架所有现金贷或变相现金贷产品,对合作机构进行业务资质审查……

 

3月20日,厦门市金融工作办公室网站披露一则来自厦门市地方金融协会的通知,主题是开展厦门市助贷及民间借贷机构摸底排查专项工作……

 

3月19日,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也发布了风险提示函,将对全市持牌与非持牌放贷机构展开摸排检查,是否存在“超利贷”和“现金贷”业务……

 

3月19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互金协会)在京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要求即日起就高息现金贷等违规业务对自身及合作机构开展全面排查……

 

密集的排查动作再度展开,相信更多的动作还在路上,这离上一次整顿“现金贷”业务仅数月之遥。引发此轮排查的导火索是央视3.15晚会曝光的“714高炮”高息现金贷等乱象,显然,问题依然存在,行业仍不健康,监管加码已是趋势。

 

3月15日当晚,涉事企业融360子公司简普科技股价暴跌,盘中跌幅一度达15%,收盘大跌12.86%。与此同时,同在美国上市的宜人贷却“平稳着陆”,当天收盘股价还略有抬升。

 

那么,未被央视315晚会点名的宜人贷,是否已是国内网络现金贷的表率?它的前路是否就真的一片光明呢?

 

在地歌网的调查中,发现宜人贷并未承担起“行业一哥”的表率作用,它同样是“断头贷”、高利息等违规行为的拥趸。一方面是监管的愈加严厉,另一方面是表里不一的猫鼠游戏,宜人贷似乎正在折射网贷行业的另一面。

 

光鲜宜人贷

 

方便与快捷获得贷款使得网络贷款业态一面世就受到了追捧,而国内网贷行业更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目前,我国网络贷款市场需求依旧旺盛。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网络借贷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显示,自2011年以来,我国P2P网络借贷市场交易规模连年攀升,虽然从2016年之后其增速开始大幅下降,但总量依旧庞大,仅2018年,我国网络借贷交易规模就高达3万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宜人贷便是国内网贷行业的先驱与龙头企业。

 

宜人贷于2012年3月正式上线运营,率属于宜信公司;2014年9月宜信成立恒诚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独立运营宜人贷平台,全量业务资金存管上线时间为2015年8月24日。

 

上线运营一年之后,2014年的10月,宜人贷随即推出基于大数据风控的极速模式借款服务,在手机上实现1分钟授信、10分钟快速批核的模式。站在智能手机急速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滚滚而来的风口上,宜人贷一飞冲天。

 

2015年5月,宜人贷平台总体累计交易促成金额就突破50亿元,当年7月,宜人贷累计注册用户即超过500万。

 

同时,针对P2P行业最为公众所诟病的“资金池”问题,宜人贷亦反应灵敏。在2015年的6月,宜人贷即与广发银行达成P2P资金托管业务合作。其官网公开信息显示,宜人贷在广发银行开立了交易资金托管账户、风险备用金托管帐户和服务费账户三类账户,由广发银行对用户在宜信宜人贷平台上的每一笔交易进行全面托管,实现用户资金与平台资金的有效隔离。

 

2015年12月18日,宜信宜人贷作为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带头大哥”,成功登陆纽交所。

 

乘互联网技术大潮,宜人贷创新实现了从客户获取、风险控制、交易达成到客户服务全流程线上操作,极大方便了用户体验。

 

风控管理上,宜人贷紧跟时代步伐,利用移动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进行风控创新,广泛采集多维度信息及用户授权数据进行交叉比对,通过自动化征信体系和反欺诈系统,实现智能决策,并以云技术数据处理中心提供强大数据支撑,以智能技术指导产品优化及运营。

 

这一整套运作理念,在当时遥遥领先同行其他竞争对手。

 

此后,宜人贷一骑绝尘。上市几年间,宜人贷就给纽交所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2016年实现全年净营收人民币32.380亿元,同比增长146%;净利润为人民币11.164亿元,同比增长305%。2017年全年净收入55.43亿元,较2016年增长71%;2017年净利润13.72亿元,较2016年全年增长23%。

 

2017年10月24日,宜人贷股价日内最高到达53.23美元 ,创历史新高,市值超30亿美元。

 

然而,风光背后,宜人贷是否真的是网贷标兵,行业良心呢?

 

随监管“荡漾”的业绩

 

在各大P2P平台屡屡“暴雷”的危局下,2018年,互联网金融行业迎来了严厉监管,伴随着各类政策的颁布,行业进入合规化流程。

 

这一时期,《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P2P网络借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的通知》、《P2P合规检查问题清单》等文件相继颁布,网贷行业风声鹤唳。

 

在更早的2017年12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还曾共同发布了《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了“现金贷”业务开展的六大原则,明确规定了36%的年化利率上限等内容。

 

那么,作为行业龙头,宜人贷的合规化做得如何呢?

 

据公开资料显示,宜人贷上市三年以来,网络放贷依旧是其主营业务。2018年第三季度,贷款服务占其主营业务的63.49%,第二季度占比69.53%,而第一季度该占比为88.03%;2017年的第三季度,贷款服务占其主营业务的比例更是高达94.73%。

 

资料来源:东方财富网资料来源:东方财富网

 

而这一核心业务,却呈现下滑趋势。

 

据宜人贷最新财报披露,2018年第三季度,宜人贷为96402名合格个人借款人提供了65.462亿元的贷款,借款人数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0%,比第二季度环比减少了46%。

 

贷款人数大幅下降的背后,是2018年第三季度的总营收同比下降了26%,仅为11.21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50%,仅为1.516亿元。

 

资料来源:宜人贷官网资料来源:宜人贷官网

 

针对这一季度的业绩表现,宜人贷首席执行官方以涵尚持乐观态度,她表示:“虽然本季度的行业环境充满挑战,但我们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宜人贷首席财务官丛郁却表态“由于行业正经历监管评估,我们保持谨慎的风险增长政策。”

 

表面上看,宜人贷官方希望通过财报尽力向公众传递这样的信息:净收入总额的下降主要是由于贷款发放量的下降。但如果仔细分析,不免能发现另外一些端倪。

 

撇开营收和净利润,我们看到,宜人贷2018年度的销售和营销费用为4.51亿元,去年同期为8.442亿元。

 

销售费用一直是网贷平台的支出大头。然而,在营销成本大幅下降的状况下,宜人贷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却较少了50%。

 

很明显,监管部门围绕“现金贷”市场所开展的一系列整顿,针对的仅是违法违规乱象,并非实行“一刀切”政策,作为行业龙头、上市公司的宜人贷,从逻辑上应该受惠于行业的“劣币清理”,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宜人贷似乎深受整顿力度影响,财务数据不增反降,而且是大幅下降,这不能不引人深思。

 

高利贷广泛存在 “断头息”改头换面

 

实际上,海水与火熖不仅仅是监管与业绩,宜人贷近来被举报存在向借贷人发放高利贷、收取“断头息”、实际利率与放款约定利率不一致等违规行为频现。

 

所谓“断头息”,指的是给借款者借款时放贷方会先从本金里面扣除的一部分钱。目前,监管部门已明令禁止此类行为。

 

殊不知,躲过315晚会点名的宜人贷,仍在悄悄地玩着“断头息”的套路。

 

湖北黄冈的刘女士向地歌网反映,她于2017年12月在宜人贷APP上申请了一笔贷款,根据提示,贷款65000元,分36期偿还,每月还款额为3034.23元。

 

但刘女士却偶然发现,虽然实际贷款额是65000元,但合同金额却赫然是73800元,其中的8800元是所谓的“信息咨询服务费”,但每个月的还款额却是按照73800元除以36的所得数额,即3034.23元。




无独有偶,据湖北荆州的金先生向地歌网透露,宜人贷通过发短信的形式向他展示了宜人贷贷款信息,在金先生点击信息后,宜人贷通过电话形式,向其介绍了宜人贷相关借贷业务。此后,金先生通过宜人贷APP贷款5万元,与刘女士所遇情形一致,放款时这仅仅5万元的贷款收取的信息咨询费就高达14935.06元,36期下来还款总额高达89420元。

 

 

笔者随后又采访到了河南郑州的李先生以及浙江温州的熊先生,李先生告诉笔者,他在宜人贷APP上贷款35000元,信息咨询费是6600元。熊先生贷款20000元,信息咨询服务费是2857.14元。

 

无一例外,刘女士等人在通过宜人贷贷款时,都被收取了一项所谓的信息咨询服务费。

 

根据2017年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办颁布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文件内容,其中就明确规定,禁止从借贷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以及设定高额逾期利息、滞纳金、罚息等。

 

我们以刘女士的这笔贷款为例,在这笔贷款中,宜人贷虽然没有将利息在本金中预先扣除,但是却将一项信息咨询服务费用8800元增加到本金中,并一同计算还款利息,这类似于变相地收取砍头息行为,是监管部门明令禁止的。

 

随后笔者从宜人贷官网了解到,目前宜人贷针个人贷款主要分为“公积金模式”、“工资卡模式”、“极速模式”,这三种模式最高分别可贷20万元、20万元、10万元。关于借款利率,其官网宣传的是“月费可低至0.78%。”

 

刘女士借款65000元(实际到款额),被收取的信息咨询服务费是8800元,这笔费用占实际到款额的比例约为13.54%。而在还款时,每个月的还款额却是按照73800元计算,36期下来还款总额高达109232.5元,年利率约为22.68%,总利率高达68.05%。

 

金先生借款50000元(实际到款额),被收取的信息咨询服务费是14935.06元,这笔费用占实际到款额的比例约为29.87%。还款时每个月的还款额按64935.06计算,36期偿还总额为89420元,年利率为26.28%,总利率高达78.84%。

 

由此可见,金先生的信息咨询服务费费率和贷款利率都比刘女士的要高。

 

令人奇怪的是刘女士与金先生的“信息咨询服务费”费率并不相同,年化贷款利率也不尽相同,至于其间原因,尚不得而知。

 

而据笔者了解到,当前央行规定的1年(含1年)之内贷款基准利率为4.35%,1至5年(含5年)贷款基准利率为4.75%。

 

对比不难发现,刘女士、金先生在宜人贷上借款的利率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虽然未超出相关规定,但如此高的息差,能否还网贷行业一个健康未来?

 

宜人贷玩的这些“套路”使得自己近期不断遭到贷款人投诉。据聚投诉平台公开数据显示,目前,针对宜人贷的投诉帖已高达2582条。

 

资料来源:聚投诉资料来源:聚投诉

 

显然,虽然未被3.15晚会点名,但宜人贷在其贷款业务上存在诸多违法违规行为,监管趋严背景之下,作为行业龙头的宜人贷不仅没有引领行业走向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而是在“玩火”。

 

逾期率风险

 

路不孤行,伴随宜人贷简单粗暴赚钱而来的,就是其逾期率的显著攀升。

 

逾期通常是指贷款人最后一次还款后,出现了在下一个还款日停止还款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后这笔贷款就被认定为逾期。

 

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宜人贷15-29天的逾期率为1.1%,30-59天的逾期率为1.8%,60-89天的逾期率则为1.5%。在上一季度,15-29天的逾期率是0.8%,30-59天的逾期率是1.2%,60-89天的逾期率是1.3%。而在2017年,以上三项对应的逾期率仅分别为0.8%、0.9%、0.7%,以往年份这一数值更低。

 

资料来源:宜人贷财报资料来源:宜人贷财报

 

宜人贷表示,逾期率上升的部分原因是贷款增长放缓和公司的资产信贷表现持续变动。但这看似“正确”的原因背后,也意味着宜人贷的逾期率不仅没有因为大数据征信、自动化征信体系和反欺诈系统等技术加持而降低,反而出现了上升。

 

同样,宜人贷的坏账率也在节节攀升。截止2018年9月30日(三季度),2015年发放贷款的累计净坏账率为10.3%,相比之下截至2018年6月30日(二季度)发放贷款的累计坏账率为10.1%;截至2018年9月30日(三季度),2016年发放贷款的累计净坏账率为9.6%,相比之下截至2018年6月30日(二季度)累计坏账率为8.7%。截至2018年9月30日(三季度),2017年发放贷款的累计净坏账率为8.5%,相比之下截至2018年6月30日(二季度)累计坏账率仅为6.0%。

 

图表来源:地歌网图表来源:地歌网

 

贷款的逾期率、坏账率出现了明显上升,可以分析得出宜人贷的坏账总金额在不断上升,规模正在扩大。

 

宜人贷将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分为 A、B、C、D 四类,信用等级为 A 则代表借款用户信用水平最高,D则代表借款信用水平最低。而目前,C、D 类借款用户的借款金额占宜人贷借款总额的绝大部分,针对C、D类用户高额的借款利率又是宜人贷重要的收入来源。

 

显然,征信较差的用户正是宜人贷的主力用户,这似乎与行业龙头的定位并不相符。

 

从宜人贷的财报分析中,可以得出一个大致结论:以高利贷模式,向征信并不优质的用户发放贷款,以行业通行“潜规则”如断头息等取得超额回报。

 

但此种模式下形成的高逾期率、高坏账率,不仅严重影响用户对宜人贷的信任与依赖,更是直接造成借款人借款利息居高不下,偿还压力增大;当借款人无力偿还不断增加的本利总额时,逾期率、坏账率又将进一步上升,坏账金额不断增长,陷入恶性循环。

 

相信,这样的恶性循环,不是宜人贷的未来。但令人惊讶的是,这却是宜人贷正在走的道路。

 

笔者相信,随着我国“网络贷”市场的不断规范,靠变着花样玩“断头息”、“高利率”攫取利益无异于自取灭亡。在法律法规的界定范围内,遵守合规、提高产品的多元化、丰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是阳光大道。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征信、AI等技术赋能,进入到合理息差水平,从而一方面实现借贷、融资的便利,另一方面实现逾期率、坏账率水平的逐步下降,或许才是网贷领域的康庄大道,而宜人贷呈现的另一面,似乎正在背道而驰。

 

宜人贷作为行业一哥,尚且如此,显然,网贷的良好商业模式,依然路漫且阻。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宜人贷用户均为化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