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阿里和上海这次玩大了!

2020/5/6 9:42:00

最近有研究团队用卫星记录了上海每晚20时的遥感数据,发现4月的灯光亮度比2月大幅增加了24.16%,显示经济活动的恢复,正让“夜上海”重新亮起来。

在阿里联手上海的“五五购物节”首份战报中,仅上海地区18个小时的剁手金额就突破100亿元,随着各项活动的全面铺开,被疫情压抑的消费热情正全面激活。

如何复苏经济,各地都有高招,曾被认为最没有互联网基因的上海,这次却恢复的最快,截止3月26日,社消零售总额已经回升到疫前的7成水平,抢了众多互联网城市风头的上海,到底做对了什么?

关键是找到了冷启动的突破口。

目前各省已经发放百亿消费券,对社消起到了3.5倍的拉动效应,因此未来消费券的发放规模可能达到5000亿元,但健康的经济需要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让消费氛围再度活跃也不是狂发消费券那么简单。

上海的地基在5年前已经打好,2015年5月15日,上海市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智慧健康、社会信用体系等多信领域展开深度合作,这是“互联网+”战略首次在超一线城市落地。

上海的这波复苏抓大不放小,有人气,有底气,才有烟火气。

据不完全统计,疫情让中国600万家小店面临困境,上海的零售商业密度高居全球前三,大部分是小微商企,去年支付宝曾经发布《中国小店经济图谱》,显示这些小微企业是经济活力的源泉,让这些最具市井烟火气的业态保持健康,才是上海的成功之道。

再就是新品牌,新技术,新玩法,新商业模式的快速迭代。

这段时间上海接连出台了两项3年行动方案,分别针对在线经济和数字基建,其中明确5G、AI等新技术是主要突破口,说明上海从根本上认同阿里的逻辑。

发展经济不贪小便宜,不讲短期效应,而是让在线新经济产生普惠红利,带动整个社会需求的复苏,追求的是“长肌肉”,而不是“打激素”。

经济复苏不仅靠刺激,更靠挖潜。消费复苏不是靠打折促销,而是推出满足和超出消费者预期的创新。

有学者对比这次疫情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发现GDP波动很大,但生产价格指数(PPI)和核心消费价格指数(非食品CPI)表现温和,说明经济基本面仍然健康,用户和需求都在,变化的是满足需求的方式,考验的是城市经济的应变能力。

上海与阿里5年合作,使得这座城市能够拿出一整套措施应对疫情对消费的影响。

2017年阿里新零售的试点就在上海大型国企百联集团落地,合作深入到金融,物流和供应链层面,上海地铁集团引入了蚂蚁金服的新技术,上海大剧院与阿里娱乐打造了新型的演艺生态,今年,支付宝上海研发中心、盒马鲜生总部也分别落户浦东。

刚刚过去的“五五购物节”可说是上海和阿里抗疫能力的一次完美展现,而且这一次,新品牌,老字号,街边小店,无人缺席。

在这个上海团市委与阿里为年轻人打造的专属节日,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领取的优惠券,在盒马、饿了么上选购各种时尚新品,整个阿里体系就为消费者节省了20亿元。

阿里平台品牌的吸引力众所周知,去年全球有20万个品牌在天猫共发布了1亿款新品,按《淘宝直播新经济报告》的数据,上海是“淘宝直播之城”,正成为爆款制造机。

在阿里的“数字化首店”活动中,上海是主要受益者,过半数的大品牌会选择淘宝直播为线上首发平台,上海是线下推广第一站,去年上海新增数字化首店近1000家,今年截止3月19日,也有21个国家的71家数字化首店,选择在上海注册。

老字号也迎来新机遇,去年有52家老字号在天猫年销过亿,在“老字号品牌亿元俱乐部”中,18个是上海品牌,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那些最有特色的海派小店尤其受到重点关注。

阿里拿出了淘宝直播、网商银行无接触贷款、本地生活大学培训、饿了么数字化工具四大举措,重点解决到店客流减少、现金流不足、销售不畅的问题。

上海五五购物节象征着一种新经济范式的诞生,流量和技术为品牌精准赋能,超级平台降低了新品牌的入市门槛,直播融通线上线下,补贴帮助了优质小店蓄客,向经济末梢的毛细管网注入活力,消费体验和商业机会完美整合。

阿里和上海的在线新经济基本是分三步走。

第一步,在2015年数字基建的基础上,2018年双方打响“上海购物”品牌第一枪,阿里提供出云计算、物联网等研发能力,蚂蚁金服发挥区块链、移动支付和数据交互等优势,上海则展示了成为新经济试炼场的开放心态。

第二步,2017年盒马鲜生的店在上海金桥开业,目前沪上已有22家是全国店面最多的城市,疫情期间上海市政府率先给盒马颁发了食品经营许可证,让盒马得以餐饮、食品二证合一,在抗疫期间把无接触配送做到极致。

除了盒马,阿里与星巴克合作的烘焙工坊,与耐克合作的天猫智慧门店以及首家无人书店等模式创新也都选择了上海。

第三步,2018年3月大润发杨浦店成为了传统商超升级新零售的试点,接受数字化改造,接入淘鲜达,单店业绩增长率就超出其他未改造门店近10%。

可以说,阿里和上海联手创造了城市经济数字化浪潮的标准路径。

中国互联网已进入价值创造时代,阿里是这股浪潮的引领者,在阿里看来,不能扎扎实实耕耘、赋能各行各业的业态,都只是在做简单的存量转移。

1、疫情本质上是用户的再获取,增量和存量的基础都是创新。

这次疫情让用户心理经历了复杂变化,最初是恐慌,捂紧钱包,消费仅限于生活必需品,然后是补偿性消费,疫情得到完全控制后,新的体验消费才会彻底崛起,未来的客群,感性体验,理性消费是主流。

所有生意都面临从模式到业态的重构,只有大流量和高潜客的超级平台才能带动消费氛围,才能用模式创新释放消费者的代偿心理。

2、数字基建与在线经济提升了城市抗风险能力。

2018年互联网平台生态已经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去年又得到互联网女皇的背书,以数字基建为核心的超级平台是人、货、场的集散中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未来城市经济的主要导向。

阿里成为城市经济的主要施能者:去年阿里大脑已经落户全球11座城市,1+2+2+N的数字政府架构以及5G示范街等项目陆续推出,这次疫情期间,阿里健康的核酸检测预约就覆盖了70余城,互联网深入社会生活的能力还在加强。

3、消费的娱乐化基因越发明显。

网红直播带货成为新经济的主要形态,消费的娱乐化、参与性和实时互动特性崛起,主播人格魅力圈定了粉丝生态,带货的信任感和临场感得到加强,这都刺激了变现能力,在上海的在线经济3年行动方案中,特别提出 “100+”创新型企业,推出集聚“100+”应用场景,打造“100+”品牌产品,突破“100+”关键技术,说明上海联手阿里,成为直播带货第一城不是偶然的。

与其说“五五购物节”是一次强力消费刺激,不如说这是上海和阿里5年来合作数字基建和创新实践的一次全面检验,上海的营商环境,政务创新,模式转型,保障能力,阿里的超级平台,流量输送,用户体验,技术赋能等等,都成功经受住了这次极限的压力测试,“五五购物节”所做的只是将供需两端的潜能全部调动起来而已。

如果我们从一个更长的周期来观察,在未来的新经济中,每个个体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既是构建者也是参与者,阿里与上海的经验证明,颠覆的越彻底,收获的成功越大,疫情终会过去,但一切都已不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