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重新建立竞合关系,熬过汽车行业寒冬的不二法门

2020/3/23 23:54:00

       早在2018年,中国车市就进入了拐点,迎来28年来的首次销量下滑。2019年,中国车市进一步调整,产销量与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呈负增长。自主品牌更是跌破了40%的市场红线,仅有39.2%的份额,上一次跌破红线还是2014年。全球汽车市场也同样在经历寒冬。欧美汽车纷纷裁员、关厂,其中福特汽车裁员数千人捷豹路虎球裁员4500人,通用裁员超过14000人,奥迪计划6年内裁减9500名员工。2019年BBA的集体换帅,成为应对汽车行业的下滑一种无奈之举。

       原本汽车行业经历两年的震荡后,2020年有望迎来一轮繁荣,让人意向不到,疫情的爆发彻底将全球汽车行业拖入谷底。截止到3月底,仅在欧洲宣布已经停产和即将停产的整车工厂总数超过了70座。预计,福特有多达180家欧洲经销商正面临倒闭风险,最糟糕的情况是,欧洲汽车业有可能倒退十年。

      随着全球疫情的进一步爆发,汽车行业的情况会更加糟糕,加速汽车行业新的格局到来。即使没有全球疫情,汽车行业的旧格局也在遭受着严峻的挑战。今天的汽车行业,一方面是传统的车企节衣缩食、筹备过冬;另一方面是新造车实力开疆扩土,特斯拉的上海超级工厂见证新造车时代到来,华为造车吊足了外界的胃口。

也许从来并就不存在一个行业的好与坏,而只是行业中你的生存有好坏之分而已。放到汽车行业,这是传统汽车的至暗时刻,而是新能源造车势力的颠覆时刻;这是欧美汽车艰难求生的岁月,而是中国汽车千载难逢的新机遇。

面对全球汽车行业即将迎来洗牌的关键节点,中国汽车行业首要任务,强化战略同盟,处理竞合关系,辨清敌/友关系。从国际到国内,传统汽车行业应对冲击,应该选择结成战略同盟,从技术、渠道、市场、人才达成共享。

2019年末,上汽与广汽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联合开发核心技术、共享产业链资源、聚焦新商业模式、合力拓展海外市场开展合作。双方寄希望于以精细化管理、低成本、高研发效率,实现在车联网、无人驾驶、新能源等有所作为,携手共同抵抗外部风险。

在更早的同年7月,大众与福特达成全球战略联盟关系,谋求增强在电动汽车、无人驾驶领域的话语权,提高各自商用车型和中型皮卡在市场的占有率。福特成为首个使用大众旗下电动汽车架构和模块化电动平台——MEB平台的车企。大众与福特的牵手,直接将战火引向特斯拉,成为传统车企与新能源车企搏杀的一个信号。

一直引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比亚迪,聪明选择了与传统车企合作。2019年11月,丰田与比亚迪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开发纯电动车型新车型。此次合作,对于比亚迪最大的意义,实现自主技术的对外输出。基于技术对等,比亚迪依托丰田提升BNA架构和e平台运营。从比亚迪自身技术实力到国内电动车市场占有提升,丰田都是独一无二的合作伙伴。

目前,国内汽车行业最大的变数,华为造车以何种面貌登场。长安、上汽、江淮都与华为有过深度接触,达成初步的合作意向。可以确定的,华为着重输出的是软件,按华为的说法帮助企业造好车,输出的核心部件与解决方案、智能网联平台与生态等。华为凭借鸿蒙系统,将汽车打造为智能座舱,与手机终端打通,开创无人驾驶的新时代。

2020年,国内汽车行业翘首以盼的,莫过于恒大汽车的亮相。作为国内汽车业的新玩家,一出手让全球汽车业刮目相看。其实,也并没有什么新鲜的,和上汽、比亚迪玩的是同一路数,不同的是恒大的规模更大,烧的钱更多,更吸引眼球。恒大与科尼赛克合作开发售价高达130万欧元的跑车。显然,恒大已经把势造足,接下来等着看交付的产品到底如何。

       面对下滑的汽车行业,传统巨头相互借力,减慢的下滑速度,同时借助新赛道止住下滑的趋势;新造车势力,四处筹钱,借助灵活的运营机制,与行业同盟、消费者绑定在一起,树立未来汽车行业新希望的形象。

过去,我们更多纵向、产业链的视角倾向审视汽车行业的态势;今天,我们应当以横向、产业生态的角度看待汽车产业的格局。因此,在遭遇行业困境时,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就不是首选,而是建立产业协同,跨行业的合作,公司之间的联盟,以开放、共享的心态,重新看待竞合。

在一个低迷的市场中,汽车企业的制胜武器不仅仅是一款性价比高的汽车产、风行的直播卖货手段,而是建立的同盟力量,搭建行业的平台有多稳固。在这样同盟协作中,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完成自我拯救。临时的爆款产品,只能缓解你一时的压力,赢得一时侥幸。达成战略的同盟,从内到外完成一次大的检修调整,为长远发展埋下一颗棋子,释放出新的成长空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