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凉山孟阳”案背后反思:如何遏制网红经济乱象?

2024/3/22 22:13:00

2024年3月21日,我做客《北京新闻广播·新闻天天谈》节目,讨论当前备受热议的网红经济乱象。

  背景大概介绍下。

  几年前,一个以“凉山孟阳”为名的年轻女孩在网络平台上迅速积累了人气。她以父母双亡、自己不得不辍学在家照顾弟弟妹妹的悲惨故事为背景,日常生活似乎仅依靠土豆度日(后被证实此为虚假人设,背后有团队操作)。这些令人同情的叙述为她赢得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同情。随着人气的飙升,“凉山孟阳”开始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进行直播带货,短短几年内便吸引了高达386万的粉丝关注,并且获取了巨额不法利益。


  前不久,昭觉县人民法院对“凉山孟阳”案进行了一审宣判。包括该公司负责人唐某和网红阿西某某(凉山孟阳)、阿的某某(凉山阿泽)在内的8人,因犯虚假广告罪被判刑。其中,唐某被判刑1年2个月,处罚金10万元;阿西某某被判刑11个月,处罚金8万元;阿的某某被判刑9个月,处罚金4万元。同时,他们的非法所得也全部被法院没收。

  该案件引发了社会各方关注,有人反思网络时代的道德底线,有人反思网红经济的畸形发展,更有人深入思考如何构建一个健康、正向的网络环境。

  由此,就有了《北京新闻广播·新闻天天谈》的这期节目。在节目中我就网红经济乱象背后的操作流程以及净化网络空间的建议等方面谈了看法。

  今天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流量时代,“凉山孟阳”不是第一个虚假摆拍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这些主播走的都是什么路子?

  丁道师:让你掉下眼泪的,全是商家预设好的套路。

  其实,经过这些年的媒体曝光,我们大概可以总结下这些虚假摆拍的一个套路了。

  开场设定:主播通常以一个悲惨或困境中的形象出现,描述自己的不幸遭遇或艰难的生活环境。环境描述往往夸张,以引起观众的同情。

  情感渲染:在直播过程中,主播会不断强调自己的困境,并通过讲述感人故事、流泪、甚至跪拜等方式来加强情感渲染,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和同情。

  产品引入:随后,主播会自然地引入要销售的产品,通常声称这些产品能够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或摆脱困境。产品往往被描述为具有特殊意义或来自不易的渠道。

  促销手段:为了增加销量,主播会采取各种促销手段,如限时抢购、打折优惠等,同时强调购买产品就是在帮助他们。

  我们按照这个套路,来看看凉山孟阳是不是这样的?

  开场:主播凉山孟阳声称自己来自贫困山区,生活条件艰苦。父母双亡,14岁时不得已辍学打工,为的就是让家里的弟弟妹妹有饭可吃,有学可上。

  情感渲染:她经常在直播中流泪,讲述自己为了走出大山、改善生活的努力。视频中的她总是皮肤黝黑,干各种农活,衣服破烂、满脸污垢。

  产品引入:她推销的是声称来自大凉山的原生态农产品,比如核桃,这才是关键所在。

  促销手段:凉山孟阳会采取各种低价的方式,声称购买就是在帮助大凉山山区的人。

  然而,这种剧本往往缺乏真实性和可持续性,一旦真相被揭露,主播的信誉和形象将受到严重损害。现在,当我们通过各大平台看到这种主播,基本不会信任了。

  二、随着“凉山孟阳”等被判刑,流量变现的制假售假灰色产业链浮出水面。这是一条怎样的产业链?

  丁道师:俗话说,无利不起早,这波直播卖惨的网络乱象,就像我上次讨论过的大胃王直播一样,它背后一定是有一条成熟的产业链,让链条上的参与者获利的体系。

  细看这些人的牟利路径,不难发现其背后的非法产业链。一开始,他们通过卖惨、扮穷等手段吸引关注,博取同情。然后,他们雇佣网络水军进行刷流推广,扩大影响力。最后,他们利用虚假宣传销售商品,实现流量变现。这条非法产业链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和信任度,也严重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诚信体系。

  这个体系中的参与者包括机构、主播、供应链、营销团队等等,他们各司其职,完成所谓的服务闭环。

  大概运作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是机构或网红公司进行整体把控策划。它们负责策划、包装和推广主播,为主播提供流量支持和资源对接。同时,这些机构会开通网店或者小程序,便于消费者下单购物。

  至于主播,是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他们通过编造故事、卖惨,以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博取公众的同情心,完成吸引粉丝关注。在“凉山孟阳”案例中,主播就通过虚构悲惨身世和贫困生活来博取同情和关注,进而实现流量变现。

  在这个过程中,营销团队发挥着推广和宣传的作用。他们负责策划各种营销环节,如刷流量、吸粉、水军造势等,以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商品。

  此外,供应链也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们负责寻找“性价比”高的产品,以次充好,谋求更大的利益。

  三、“凉山孟阳”因罪获刑,咎由自取,但虚假卖惨、欺骗消费者,已经实际造成了恶劣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丁道师: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个问题,这种编造的、摆拍的、虚假卖惨的直播和带货,究竟有什么危害?

  仅仅是骗取了平台的流量吗?仅仅是骗取了公众的同情心吗?绝对不是!

  他们的危害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劣币驱除良币。如果假的可以赚钱,就会挤压真的生存空间。虚假卖惨的直播和带货往往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流量和关注,扭曲了市场竞争的真实情况。这可能导致优质、诚信的商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被迫退出市场。这种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会阻碍行业的健康发展,降低市场的整体效率。

  2、给真正的商家带来品牌和销量损失。虚假卖惨,后续往往要带货,你想啊他们宣传都是假的,能指望他们卖真正的好产品吗?就这样,这些不法分子冒充好的产品,给消费者和商家带来损失。

  以赣南脐橙为例,有人用非赣南产地的脐橙假冒赣南脐橙,就严重损害了“赣南脐橙”地理标志商标权益、声誉及果农利益。消费者买到后,就会骂正品不好(他以为买到的是正品),导致果农们,以前橙子销路很好,现在越来越难卖了。

  3、损害消费者的权益。虚假直播和带货通常涉及夸大其词、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误导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这不仅欺骗了消费者的感情,还可能导致他们购买到质量低劣、不符合描述的商品,从而损害消费者的经济权益。甚至危害消费者身心健康,买到生活用品还好,试想如果买到的是不合规的淀粉肠、梅菜扣肉呢?

  四、如何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不让这类主播再大行其道?

  丁道师:解决或者减少这种问题,需要多措并举,具体来说是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策层面,是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这段时间,有关部门发起了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特别提到要整治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包括通过摆拍场景等方式,制作“扮穷”“卖惨”内容博眼球。

  另外,就是我们行业层面,一是要建立行业自律机制,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同时,行业内部也可以建立黑名单制度,对违规主播进行联合惩戒。二是我们的平台,要强化平台监管责任,加强对主播的审核和管理,建立严格的入驻门槛和持续监督机制。对于发现存在虚假宣传、欺诈行为的主播,平台应立即采取封禁、下架等措施。三是要加强技术手段,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直播内容进行实时监测和识别。对于发现存在虚假卖惨等行为的直播,可以立即进行干预和处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消费者层面,要加强网络知识学习,提示鉴别能力。我们要通过教育、宣传等途径,提高公众对网络虚假信息的辨识能力和防范意识。引导用户理性观看直播,不盲目跟风,不被虚假宣传所蒙蔽。

  写在最后:近期,有人说“就应该取缔网红和直播带货”。这是一种错误观点,我们应该认识到,虽然网红经济存在各种问题,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否定网红经济。凉山孟阳是一个反面案例,丁真、董宇辉就是一个正面案例。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网红经济、直播带货这种新业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正面价值要远大于负面价值。

  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个别案例的问题就否定整个网红经济和直播带货的发展前景。相反,我们应该加强监管和规范,引导网红经济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