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消费3·15:八大消费事件触目惊心 “疯狂小杨哥”卷入

2024/3/16 8:58:00

作者:孙志富

据不完全统计,前10年的“3·15”曝光了超过20个食品安全相关话题,除了食品行业外,生产保健食品鱼肝油的大健康行业、违规进口“核污染区”食品的跨境商贸企业都曾涉及。

从曝光的内容看,相比于产品价格、虚假宣传,食品行业更关注食品生产加工卫生、违法添加剂等食品安全问题,比较典型的案例包括香精香米、假鸭血、土坑酸菜、被化了妆的鸡蛋、瘦肉精羊肉、危险的辣条等。

尽管有“四个最严”和“3·15”持续曝光,但是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屡禁不止。在近1年食品餐饮行业中涉及“食品安全”的企业风险舆情事件中,高热度事件主要涉及食品餐食中异物、产品原材料污染、销售有毒食品、食材掺假、餐饮门店卫生管理不当等与消费端密切相关的问题,东方甄选、青岛啤酒、“疯狂小杨哥”等都卷入其中。

1.高校食堂惊现“鼠头鸭脖”

2023年6月1日,一则“江西一高校饭菜中疑吃出老鼠头”的视频在网络传播,视频画面显示,饭菜中疑似有异物出现,男子告知食堂工作人员吃出来老鼠头,工作人员表示是鸭肉。

随后,2023年6月3日晚,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称,饭菜中的“异物”经当事人确认为鸭脖。情况通报还提到,南昌市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情况报告后,第一时间派出执法人员到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调查,确认“异物”为鸭脖。

2023年6月10日,江西省成立由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2023年6月17日,调查结果公布,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认真调查取证,发布“异物为鸭脖”结论是错误的。

在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发生“鼠头鸭脖”食品安全事件后不久,河北一所高校食堂也被曝吃出鼠头。

2023年10月10日,有网友爆料称华北理工大学的学生疑似吃出鼠头的异物,食堂的店家说是牛肉。当晚,华北理工大学后勤服务中心在学校官网发布公告,称宁波市江徽美食餐饮有限公司于2023年7月27日参与华北理工大学学生食堂委托经营项目招标并中标。2023年10月10日,该公司违反食品卫生相关规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食品卫生问题。经研究决定,解除与其之间的委托经营合同,并将依法依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2.青岛啤酒“小便门”事件

2023年10月19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山东青岛啤酒三厂,一工人爬进原料仓小便。第二天,“青岛啤酒厂工人被曝在原料仓小便”的话题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2023年11月1日,“平度发布”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称,系外包业务公司装卸工人崔某某在运送原料的货车车厢内小便,具有故意损毁财物的违法行为,对其予以行政拘留。青岛啤酒同日也发布了整改情况说明,并向消费者致歉。

3.王海“三打”东方甄选

2024年1月18日,王海在微博发文称,东方甄选带货的一款名为“TiQ天萁西梅汁”的产品,被检出有泻药成分番泻苷A和番泻苷B。而这款西梅汁在官网和多个社交平台的宣传都是“不含任何助泻成分”。

2月26日,海关总署官网发布消息,在华注册编号为CUSA24092203180057的美国饮料生产企业JERRY&SONS PHARMACEUTICAL INC在申请注册时提供了虚假材料,已撤销该企业在华注册资格。海关总署提醒,消费者不要购买其饮料产品,包括天萁西梅汁(TiQ Prune Juice),已获得该企业饮料产品的,请停止食用,与原获取渠道联系退货事宜。

西梅汁之后,东方甄选直播间五常大米也被王海盯上。王海称,东方甄选卖的近150万单的自营品牌“五常大米稻花香2号”,经过DNA鉴定不是稻花香2号,包装袋上也没有溯源码。东方甄选的客服则表示,DNA检测无法提供给消费者。

另外,东方甄选直播间的有机富硒玉米,也被王海质疑其有机认证标签有问题,且硒含量存在缺斤少两现象。

五常大米之后,王海又在微博爆料,东方甄选销售的自营厄瓜多尔南美白虾,隐瞒添加并超量使用了虾药(防腐剂、漂白剂)焦亚硫酸钠。东方甄选回应称送检结果符合国标要求,目前事件尚未盖棺定论。

4.网红“疯狂小杨哥”带货原切牛肉卷遭打假

2023年12月中旬,网红“疯狂小杨哥”直播带货的一款澳洲谷饲原切牛肉卷被质疑“货不对板”,这款号称“原切牛肉卷”的湖北某品牌牛肉卷,在“疯狂小杨哥”直播间的售价为89.9元4斤,被质疑为合成肉。

随着舆论的持续发酵,“疯狂小杨哥”在某电商平台店铺内的全部商品清空。12月17日,“疯狂小杨哥”电商店铺客服回应媒体称,“涉事商品是原切肉,商家所售商品都保证质量,涉事商品下架是因为没货了。”

但是,涉事牛肉卷产品上标注的生产商的负责人却表示,并没有与涉事电商(“疯狂小杨哥”)合作过牛肉卷这款产品,也不会出现工作人员私自授权的情况。

5.阿斯巴甜陷致癌疑云

2023年7月14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联合发布了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报告,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之列(IARC 2B组)。同时,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重申,阿斯巴甜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

在阿斯巴甜疑似致癌的新闻发酵后,引发群众恐慌。包括元气森林、蜜雪冰城、奈雪的茶在内的多家食品饮料公司纷纷发布声明,表示旗下产品均不含阿斯巴甜。

6.星巴克等咖啡再遇致癌传闻

2023年12月6日,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福州市20家咖啡销售单位的59款现制现售咖啡进行采样,均检测出低含量的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抽检样品涉及“瑞幸”“星巴克”等20个市面主流品牌,包括了美式咖啡、拿铁和风味拿铁等不同品类,基本涵盖市面在售的现制现售咖啡产品。

上述消息一经发布引发了舆论高度关注,“喝咖啡致癌”的消息更是不胫而走。消费者不仅对咖啡中丙烯酰胺的由来深感疑惑,更对于今后能否继续畅饮咖啡表示担忧。

7.临期商品回收当原料

2023年4月初,据媒体报道,有杭州吾尚食品有限公司员工爆料,称该企业生产乳酸菌饮料和钙奶过程中,存在临期商品回收后篡改生产日期再销售,临期商品及残次品拆除包装后作为原料再加工的行为。多段据称是内部员工拍摄的视频中,显示了车间内多名工人擦去生产日期和回收残次品的过程。

2023年4月3日,桐庐市场监督管理官微通报称,2023年3月19日,根据线索,桐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桐庐县公安局对杭州吾尚食品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经初步核查,发现该企业涉嫌存在将保质期尚未到期的产品拆除包装后作为原料再加工生产的情况。

8.直播带货食品合规性低

网络直播带货生动、直观,深受消费者喜爱,与“健康概念”食品结合,更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健康概念”食品本应是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追求的良品,然而却成了部分不良商家玩弄概念的舞台。部分直播间主播缺乏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滥用“无糖”“0添加”等标签,凭借营销话术将消费者带入误区。

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布“健康概念”食品直播带货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健康概念”食品直播间所售产品含糖量误导情况严重,“0添加”成为主要营销话术,“高、富、减、低”说法随意性大,直播带货食品标签合规性低。

9.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峻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2023年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703.49万批次,不合格率2.72%,较前一年下降0.14%。全年查办食品案件54.4万件,罚没金额26.3亿元。

2023年第三季度,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130838批次,发现不合格样品55473批次,监督抽检不合格率为2.60%,较2022年同期下降0.33个百分点。其中,消费量大的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制品,蛋制品,乳制品等5大类食品,监督抽检不合格率均低于总体抽检不合格率。但蔬菜制品、调味品、水果制品等10类食品抽检不合格率有所上升。

另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共收到食品类产品投诉88942件,同比增长13.54%,投诉量在全行业中排第1位,涉及到微生物污染、添加剂超标、成分造假、保质期等各个方面。

食品安全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为了守牢食品安全底线,确保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市场监管总局始终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和最严肃的问责。

从这“四个最严”不难看出,国家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于是,食品安全也成了“3·15”晚会最热的话题之一。那么今年的“3·15”,你觉得哪些食品安全问题会登上舞台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