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关于近期在线旅游行业的负面,我有不一样的看法

2024/1/30 22:01:00

临近春节,在线旅游行业不太平。飞猪、携程等平台因为负面舆情被推上热搜或者媒体热点版面。

  我仔细翻看了网友在社交网络平台的留言,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就是“大数据杀熟”。仿佛只要祭出反“大数据杀熟”,就可以包治百病,行业呈现健康发展态势。


  实则,很多网友把“大数据杀熟”和“动态调价”搞混淆了。目前针对在线旅游行业关于大数据杀熟的控诉,绝大部分都属于动态调价的范畴。

  很多媒体的理解也出现了偏差,我看到很多媒体把“动态调价”理解为“大数据杀熟”,这种文章只会激化矛盾,无益于解决实质存在的问题。而且盲目的把“动态调价”理解为“大数据杀熟”,很容易打击到商家经营的积极性,同时也掩护了真正的“大数据杀熟”企业的撤退。

  就此,我做客《北京新闻广播》节目,由近期热议话题引申的“大数据杀熟”和“动态调价”之争,以及“小数据杀生”等话题,谈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今天分享几点核心观点(有补充)。

  1、要区分“大数据杀熟”和动态调价

  大数据杀熟和动态调价并不应该划等号。以在线旅游为例,不同的价格差异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如工作日和假期的价格不同,会员和非会员的价格不同,不同渠道的价格也有差异,还有新用户的额外补贴等等。机票也同样如此,新用户可能享有折扣,提前预订可能享受提前优惠,高级会员也会有一定的价格优惠。因此,我们不能将这些价格差异简单归咎于大数据杀熟。

  出行行业也是如此,当我们骂滴滴“昨日和今天,同一行程价格不一样”的时候,忽视了早晚高峰的1.X倍的价格调整来缓解供需矛盾。而且就算平时,也因为拥堵不一、交通灯等待因素,也会导致服务时长和路程的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导致价格差异。PS:外卖和出行的动态调价机制类似,这里也不再叙述。

  机票行业近年来出现的关于“大数据杀熟”争议,大部分其实属于动态调价的范畴。当然,动态调价的合理性也值得商榷。比如,某一天机票价格突然下降500元,而在另一天就上涨1000元,这种价格波动是否合理,有待商榷。

  2、监管越来越严苛 大企业极少敢大数据杀熟

  其实,人们对于大数据杀熟的认知更多的还停留在几年前。在“大数据杀熟”一词火了之后,有人认为使用昂贵手机的用户具有更高的消费能力,因此向这部分用户推送更贵的产品和服务。但在这几年经过有关部门的治理和媒体的曝光,此类情况已得到很大改善。

  如今,大规模的大数据杀熟几乎是不存在的,主要的几大互联网平台都面临着严格的监管。这些企业不敢公然进行大规模的大数据杀熟。

  同时,这些主流互联网企业已经与监管部门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不仅在大数据杀熟方面,还在用户隐私保护等多个层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合规化经营已经成为行业的主旋律,这些企业没有必要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收益,这很不划算。

  PS:简单来说,这种大型企业,通过合法收入比违法收入赚的钱更多,为啥要干违法的勾当呢?

  3、消费者如何薅到“低价的羊毛”?

  既然存在价格差异,那么消费者如何买到便宜优惠的好物?

  经常使用互联网的老网民应该已经掌握了一些购买高性价比产品和服务的方法。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成为相关平台的会员,享受会员专属的优惠折扣;二是利用一些网站对新用户的额外补贴和优惠,可以通过注册新账号薅羊毛,获取到这些优惠;三是参与近几年流行的拼团、邀请好友等玩法,也能享受到较为优惠的价格。

  对于出行服务,提前预订可以享受更多的优惠,并选择更好的位置。

  4、如何打击真正的大数据杀熟?

  几年前某些平台确实存在根据算法向具有更高消费能力的用户推送更高价格的产品和服务的情况,这就是典型的大数据杀熟。然而,这种情况在近几年已经非常罕见了。针对这种情况,市场监管总局等多个部门已经出台过规定,如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这些规定意在防止平台利用算法和大数据优势进行区别对待。经过几年的整治治理,情况已经好了很多。

  针对“大数据杀熟”,《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应当保证决策的透明度和结果公平、公正,不得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通过自动化决策方式向个人进行信息推送、商业营销,应当同时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向个人提供便捷的拒绝方式。通过自动化决策方式作出对个人权益有重大影响的决定,个人有权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予以说明,并有权拒绝个人信息处理者仅通过自动化决策的方式作出决定。

  《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第十五条 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基于旅游者消费记录、旅游偏好等设置不公平的交易条件,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

  简而言之,用好现有的法律法规,执法当严,就能较好地打击大数据杀熟。另外,利用好“新浪黑猫投诉”等平台,也能对大数据杀熟起到震慑作用。

  5、携程、飞猪等企业应该主动发声

  大部分情况下,用户对大数据杀熟存在一定的误解。携程、飞猪等互联网企业应该主动发声、进行科普,让用户明白什么是大数据杀熟、什么是差异化的定价、什么是动态调价。

  只有将这些概念科普清楚,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和矛盾。

  6、相比“大数据杀熟”,“小数据杀生”更值得关注

  这十几年,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服务在中国高速发展,商业社会的诸多环节变得越来越透明,各个领域的价格歧视和价格差异逐渐被抹平。换言之,互联网和大数据恰恰是避免杀熟、限制因信息不透明带来差异价格的有限手段。

  10年前,你通过街头信息部找一辆卡车拉活,有些信息部报价1000,有些报价800、500元,而现在通过满帮这样的平台,服务者接单的价格基本都差不多;10年前你买手机,同一款手机在不同的手机店价格五花八门,今天我们无论去京东还是天猫,差距非常小;10年前,你找保洁阿姨上门收拾家里,价格和服务都参差不齐,现在有了天鹅到家这样的平台,家庭服务流程也变得标准化,价格极为透明......

  总之,互联网行业大数据杀熟的情况远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严重。真正应该警惕的是小数据杀生,而不是大数据杀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