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又一家消金公司宣布“去中介化”!线下业务迎变局

2023/12/28 15:37:00

来源 | 镭射财经(leishecaijing)

受获客、风险以及助贷调控等压力影响,越来越多的消金公司开始将目光转移到线下,去年以来,消金线下市场挤满玩家,三四线城市机构下沉已成常态。

就在消金公司扎堆布局线下之时,营销策略也发生变化,直营逐渐成为主流展业方式。「镭射财经」了解到,布局线下业务仅一年左右的中原消费金融,也旗帜鲜明地宣布坚持去中介化业务模式,成为继长银五八之后明确去中介化的消金公司。

去中介的意义很明显,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提升业务自主性,有效控制坏账风险,并且减少客诉隐患。但在获客压力下,去中介的战略执行起来并不容易,消金直销团队与中介私下合作,比比皆是。

有从业者对此表示,消金公司线下去中介更多是展业标准的体现,如今中介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加之客户经理自主外拓能力普遍较低,客户经理与中介合作早已是看透不说透的事。

“之所以大家重申去中介化,主要是因为部分中介收取的费用较高,抬升客户融资成本,一旦还款受阻,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客诉问题和逾期风险。”

就整体线下市场而言,无论是去中介的直销模式,还是代理渠道模式,本质都脱离不了获客难题。在参与者众、边界模糊的线下,任何模式都将面临考验。

去中介不易

作为线下新秀,中原消费金融宣布发力线下贷款业务以来,动作不断。一方面,与股东中原银行网点协同,加速向大本营河南各地市下沉;另一方面,积极招兵买马,向省外的重庆等地区扩张。

中原消费金融线下主推大额产品柚卡,客群涵盖小微群体。在展业策略上,中原消费金融采取直销团队的直营模式,坚持“去中介化”。甚至在招聘城市负责人时,都要求不得从事过金融中介。

在持牌消金行业,从事线下业务的消金公司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代理渠道模式,代表机构有中银消金、中邮消金、锦程消金、招联等;一派是直销模式,代表机构有兴业消金、杭银消金、长银五八、哈银消金、金美信消金等。

相比代理模式和中介渠道,直营模式在持牌消金中占主流。近年新入场的宁银消金、小米消金、南银法巴等,也均采取了直营获客模式。按照直营规则,消金公司信贷经理亲访亲审,独立地推拓客,不依赖中介,但在实际展业过程中,想要真正做到去中介,较难。

首先,直营模式管理成本高,为了提升规模,消金公司就必须增设更多服务网点,但在产品优势不突出的情况下,消金公司线下业务利润并不理想,跑通循环存在一定难度。

其次,头顶放款KPI,仅靠直营模式很难实现规模突破,因此消费金融公司直销人员通常与渠道合作进件,目前这种模式也是线下获客的常态。中介渠道主要通过对客收费获利,这对消费金融公司的合规和风险控制底线造成挑战。

之前就有市场消息称,一直秉持去中介化的长银五八,可能被中介渗透。一些渠道方表示,在长银五八产品最热的时候,渠道接入成本可能高达4个点,如果渠道成本在4个点左右,对客普遍要收取10个点以上,才能获利。

针对中介渗透的传闻,长银五八多次重申贷款业务未与任何中介合作,用户办理贷款除合同约定的贷款利息外,无其他费用。此外,在办理业务过程中,长银五八设置信贷从业人员清廉信贷从业告知书,督促市场人员合规展业。

在从业者看来,所谓去中介化,无非是想规避中介对客收费带来的风险。从贷后角度,中介对客收费与客户逾期存在正相关关系,收费越高,逾期概率越大,越低影响越小。“一般逾期客户,大部分都是被收取了较高的中介费。”

即便如此,与中介合作仍成为很多客户经理的展业手段。现在尤其是年轻客户经理,营销陌拜能力很弱,基本上都是靠渠道获客,业务可持续性比较差。

知情人士透露,虽然有些消金公司在形式上宣称去中介,但私下里都是渠道的业务,去中介可能沦为一个口号,他们太清楚业务是怎么来的。

消金线下混战

就在消金公司与中介相爱相杀之时,线下消金市场混战加剧,存量之中,消金公司纯直营获客压力陡增。

目前,消费金融公司的线下业务主要围绕ABC三类客群和小微群体,涉及八大行业、高学历、房贷类、社保公积金等客群。这类客群对利率较为敏感,因此要求消费金融公司具备较强的定价能力,然而在商业银行的消费贷产品和信用卡产品面前,消费金融公司的额度和定价并不具优势。

银行和卡中心凭借资金成本、品牌声誉和额度优势,直切消金公司的线下份额,定价甚至下沉到13%-18%的客群,而该类客群正好与消金公司线下大额业务的主流客群重叠。

某消金公司线下直营团队负责人称,现在线下消金领域主要压力就是银行,银行信贷产品和信用卡大额分期产品可以覆盖消金下沉客户,甚至消金公司批不了的客户,到了银行都可以批,只要信用卡使用量和账户达标即可。

为了体现优势,消费金融公司不得不尝试放宽客群准入门槛,并在征信和查询条件上优于商业银行。但当消费金融公司的进件门槛降至趋同时,行业内的竞争依然无法避免。

优质客户有限,玩家扎堆,意味着线下客户之争必然激烈,部分客户经理依赖中介渠道进件也就顺理成章。在渠道方看来,消金公司的直销人员之所以愿意顶着违规压力与渠道中介合作,主要因为风险可控。“直销人员禁止对客收费,但中介渠道可以收费。中介有相关话术引导借款人保密,在金融机构回访时避开收费禁区。”

尽管线下市场竞争白热化,但对于部分消金公司而言,线下仍然是一块宝地。业内人士表示,消金业务最重要的原则是守住风险底线,线下市场因为有人为干预,风险可控,而线上不仅面临市场饱和、获客成本高的压力,而且后期贷后压力较大。

也有观点认为,现在消金线下业务越来越混乱,业务逻辑虽然能自洽,但是实际效果还有待观察。如果获客端成本、风控以及共债管控没做好,消金线下可能就在风险暴露时一地鸡毛。

即便是把线下业务作为一次尝试和探索,消金公司也应审慎对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