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30万起售的阿维塔12能卖的动吗?

2023/11/29 18:13:00

作者 | 魏启扬

来源 | 洞见新研社

今年前十个月,累计交付1.76万辆,这就是阿维塔11交出的成绩单。

作为一个拥有长安汽车和宁德时代作为资源支撑,华为提供技术支持的品牌,阿维塔11平均每个月不到2000辆的销量水平显然有失水准。 

因而,阿维塔12在不久前的广州车展上发布时,各方代表高调站台,希望借新车完成销量反转的意图非常明显。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董事长余承东表示,阿维塔12全系标配3颗激光雷达,搭载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ADS2.0,可以做到不依赖高精地图实现高阶智能驾驶;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阿维塔12拥有专属的“双能量井”脚踏下潜电池; 

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则表示,长安汽车全力支持阿维塔,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技术给技术。 

单纯看介绍,阿维塔12似乎很强,高管领导们表现出来的信心也很足,只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起售价达到30万的阿维塔12能如所愿吗? 

01 造型领先10年没对手

在广州车展的上市发布会上,阿维塔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谭本宏说过这样一句话:“阿维塔12的造型将遥遥领先行业10年,只有回头聊,没有对手!” 

谭本宏的表达或许带有部分自吹自擂的夸张,可是很多车友和媒体对阿维塔12的评价很高,当成帕拉梅拉的平替,这一点多多少少反应出这款新车在外观设计上还是有独到的可取之处。 

事实上,在外观设计之外,阿维塔12在座舱智能、驾驶操控、性能续航等方面也展现出了“遥遥领先“的实力。 

首先,华为为阿维塔12的智能座舱配备了鸿蒙OS 4.0系统,在车机的流畅度和UI界面的美观度方面,以旗舰手机为参照目标。 

车内部署的中控大屏和35.4英寸的4K远端屏实现了融合联动,这两块屏还能和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实现无缝连接。 

其次,阿维塔12全系标配12个超声波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和3个行业最高规格的激光雷达,基于华为MDC 810辅助驾驶芯片的总算力达到400 TOPS。 

基于以上硬件配置,阿维塔12成为首批搭载华为ADS 2.0智驾系统的车型之一,这套涵盖高速和城区道路的智驾系统,摆脱了对高精地图的依赖,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可用场景将逐步拓展至全国各级地区,而且具备大数据共享和持续优化的能力。 

最后,阿维塔12单电机后驱版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成绩做到了6.7秒,双电机四驱版破百成绩更是来到3.9秒。 

而续航的充电,阿维塔12没有区分大小电池版本,全部标配94.5kWh的电池组,后驱版续航700公里,四驱版650公里,由于有750V全栈高压超充平台的加持,经典的30%-80%充电补能,只需20分钟。 

如是看来,和友商竞品相比,阿维塔12虽没做到全方位的“遥遥领先“,但其竞争力还是不容小觑的,现在的问题是,上述硬件配置和性能表现让阿维塔具备了上牌桌的资格,能否赢下牌局则依然未知。 

毕竟,在此之前,综合素质同样不俗的阿维塔11也没有完成成为爆款使命。 

与极氪001、蔚来ES7、特斯拉Model Y、智己LS7、小鹏G9 等同级别车型相比,阿维塔11的智驾能力不容置疑;续航方面,电池容量更大、电池能量密度更高、续航里程更长,加速能力和这些车型也不相上下,可是一到市场上真刀真枪的竞争时,却卖不过友商。 

通用汽车总裁斯隆曾说过:“企业要想成功,要么与众不同,要么成本领先”。 

阿维塔11的销量现状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市场对阿维塔品牌的认可度,即在同质化内卷严重的赛道中,阿维塔品牌及产品并没有表现出“与众不同“,当销量没有形成规模之前,也谈不上”成本领先“。 

显而易见,阿维塔11没有解决的问题,阿维塔12也会遇到。 

02 成败皆华为

阿维塔12的售价为30.08—40.08万,从各品牌的产品布局来看,以Model 3为基准,主流新能源轿车的价格都在25万左右,华为和奇瑞合作的智选品牌不久前发布的智界S7,其预售起售价也只有25.8万元,极氪001近期开启降价促销活动,综合优惠高达8万,价格也降到27万以内。 

如今还在30万以上价格区间坚守的新能源轿车,也就蔚来ET5了,可是无论是现在的ET5,还是曾经卖到30万以上的极氪001,这些产品的月销量都只在5000元左右,并算不上真正的爆款。 

这也是说,行业还未像理想L7一样,找到30万以上价位新能源轿车的爆款法则,当大家都退守到30万以下价位寻求生存时,阿维塔12能否成为那个标杆,相信谭本宏心里也没有十足把握。 

其中相当大一个原因在于,阿维塔12如果能够成功,华为在背后的技术支持至关重要,可在华为不同合作模式下的“亲疏有别”,或许会让阿维塔12腹背受敌。 

今年11月9日智慧出行发布会上,余承东提出华为目前在造车领域有3种合作模式:提供标准化模块的零部件供应模式、提供全栈集成解决方案的解决方案模式(HI模式),以及被重新定义为“鸿蒙智行”的华为智选车模式。 

在阿维塔之前,广汽埃安和北汽极狐与华为的合作都是HI模式,可随着广汽埃安的坚决离开,北汽极狐转向智选车“鸿蒙智行”模式后,阿维塔成为唯一一家HI模式合作车企。 

与之对比的是,“鸿蒙智行”目前有4家车企参与,分别是赛力斯、奇瑞、江淮和极狐。 

在智选车模式下,华为会有更多机会涉足整车制造的全流程,包括对产品定义和设计、关键零部件选取和应用以及最终销售端的布局等全产业链,问界品牌就是华为在这一模式下打造出的样板典范。 

去年问界M7上市时,一度把理想汽车“打残了”,间接导致理想ONE的提前退市。 

李想后续复盘,在微博上发布长文透露当时的心路历程,“2022年三季度,问界M7的发布和操盘,直接把理想ONE打残了,我们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强的对手,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毫无还手之力”。 

今年9月问界新M7上市,其销量迎来爆发式增长,首月累计大定突破6万台;10月份问界全系车型交付新车1.27万台,其中新M7交付量过万。此外,问界M9在未正式上市的情况下预订量已经突破3万台。 

在问界之后,华为和奇瑞联合打造的首款智能电动轿车智界S7发布,延续着问界的成功,智界S7发布仅两天,预定了就突破了1万台。 

智界S7和阿维塔12发布时间相近,定位也大致相同,虽然智界S7只搭载了1颗激光雷达,但享受了HarmonyOS 4智能座舱的首发,还首发无人代客泊车功能,甚至率先应用华为途灵智能底盘。 

很显然,华为对智选车模式的合作品牌更为重视。 

在这里,补充一个细节,阿维塔12在广州车展发布时,余承东没有亲临现场见证发言,而是在鸿蒙智行的展台上,为新上市的问界新M7和智界S7站台,也为首次公开亮相的问界M9做预热宣传。 

余承东表示,问界和智界之后,还会有来自北汽和江淮的两个“界”。 

03 长安的抉择

阿维塔最尴尬的一点是,在长安汽车的新能源品牌布局中,阿维塔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阿维塔成立于2018年7月,前身是“长安蔚来”,由长安和蔚来共同合资成立,原始股比为50:50。后因合作不顺,蔚来逐步退出,这才有了长安拉上华为、宁德时代的组合。2021年5月,长安蔚来正式更名阿维塔科技有限公司。 

后续,阿维塔经过多轮融资,长安汽车以40.99%的持股比例位列阿维塔第一大股东,排在第二位的是持股17.09%的宁德时代。 

在阿维塔之外,长安汽车还控股着深蓝汽车。 

成立于2018的深蓝汽车原名重庆长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曾为长安汽车全资持有,后来长安新能源科技在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间,分两次先后引入12家投资人,长安汽车持股一度减少至40.66%。 

直至2022年底,长安汽车回购了部分股份,以51%的持股比例控股了深蓝汽车。 

深蓝汽车目前布局了轿车+SUV的产品组合,主攻20万左右的中端市场,深蓝S7和深蓝SL03两个系列用14个月的时间完成了10万辆的销售,根据计划,深蓝汽车明年还将推出两款新车,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冲击年销45万辆的目标。 

今年8月,长安汽车突然发布了一个新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启源,相比阿维塔和深蓝汽车背后繁杂的股东关系,启源由长安汽车百分百控股,更像是亲自培育出来的“嫡子”。 

从宏观的视角来看,阿维塔主攻高端市场,深蓝汽车主攻中端市场,在这两个品牌成为营收支柱之前,长安汽车还是需要一个能够支撑起整体销量的品牌。 

数据显示,深蓝汽车前10个月实现销量10.6万辆,仅完成全年40万辆目标的26.5%,阿维塔则在前10月实现销量1.76万辆,全年10万辆目标完成率仅为17.6%。 

加之这两个品牌还一直处于亏损之中,根据长安汽车半年报数据,阿维塔和深蓝汽车合计亏损28亿元,其中深蓝汽车亏损10.5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4.72亿元亏损有所收窄,但阿维塔的亏损却从去年同期的2.52亿元扩大至今年上半年的17.56亿元。 

图源:长安汽车财报 

因而启源品牌发布后,就开始了“下饺子”式的推新。 

根据规划,长安启源将会陆续推出包括A系列、Q系列和E0系列的新产品,其中2023年内将会陆续发布长安启源A05、A06、A07、Q05四款产品。 

目前,已发布对标比亚迪汉的B级车启源A07,与长安逸达极为相似的启源A05,SUV车型启源Q05也已在官网开启预售,上述车型的定价在10万至16万的区间。 

面对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车企将“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推出多个品牌“备胎”的操作已是“基操”。 

比如上汽有智己和飞凡,吉利有银河系列和极氪,长城有魏牌和欧拉,哈弗品牌也在积极向新能源转型,至于比亚迪就更多了,布局了王朝网、海洋网、腾势、仰望等多个品牌。 

如是一来,阿维塔的地位就很尴尬了,当产品销量和品牌声量长期不及预期时,长安汽车的抉择或将直接判定阿维塔品牌的生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