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争议科兴中维:卖疫苗年赚800亿、被曝扣发年终奖,外资股东引关注

2022/5/12 23:09:00

雷达财经出品 文|李亦辉 编|深海

靠疫苗赚取巨额利润的科兴中维,近期卷入了舆论风波。

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网站显示,有网友留言申请调节“北京科兴中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恶意扣押年终奖,违法裁员”一事。

根据留言内容,2022年年会时,科兴中维公司以“科兴风头太大,要低调”为借口,提出“暂时先不发年终奖,等热度降下来再发”。

就在员工们期待分享公司数百亿收益时,等来的却是被裁员的消息。如今他们中不少人不仅没拿到年终奖,一些人甚至连工作也丢了。据传,科兴中维生产部门裁员70%。

发年终奖前突击裁员,且发生在备受瞩目的科兴中维,该消息很快在网络上引发巨大争议。

根据科兴中维母公司、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科兴生物”)财报,2021年实现营收193.75亿美元,约合1280.33亿元,净利润144.58亿美元,约合955.41亿元。对于收入暴增,公司称主要得益于新冠疫苗CoronaVac(克尔来福)的销售。截至2021年末,科兴生物对科兴中维的持股比例为59.24%。

在财报披露之后,科兴生物的股权结构、未来市场空间、研发投入等引发投资者关注。

被曝裁员、克扣年终奖

据网传图片显示,5月5日,在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网上,有疑似科兴员工的网友留言称,自己被科兴中维“恶意扣押年终奖,违法裁员”。

该员工表示,其2021年2月入职,任职灯检岗。2021年,公司口头承诺将本年度公司10%收益作为年终奖。

2022年年会时,公司以“科兴风头太大,要低调”为由,承诺“暂时先不发年终奖,等热度降下来再发”;2022年2月,人事通知其被裁员,给出两个选择。一是自己提离职,公司给予N+1赔偿;二是无限期放假,工资按北京市最低工资80%发放,并且不能出去兼职。

问及年终奖时,人事表示没有年终奖,并“被人事欺骗诱导签了解除劳动合同”。

同时,留言咨询中还称,科兴中维从2月份开始到4月份陆续裁人,4月25日发放了2021年年终奖。“科兴为了降低赔偿金额,恶意扣押2021年年终奖,恶意减少辞退赔偿金。与公司协商,公司给出霸王条款,年终奖基数是留职人员一半,并且拒不补偿赔偿金。”

目前,科兴中维尚未对此事进行公开回应,而上述咨询帖子也已被删除。

知乎上,有法律人士表示,尽管年终奖属于企业自主管理的范畴,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考虑是否发放以及如何发放,但年终奖属于员工可以确定获得的劳动报酬,受到法律保护,只要员工的工作表现满足相关约定,就应当获得相应数额的年终奖。

另一职场大V分析称,被裁员能不能拿到年终奖,一个关键点是该员工是否参与了年度绩效考核、并获得了相应的绩效评估结果。从科兴中维被裁员工曝光的信息来看,23号裁完最后一波人、25号发年终奖。可以推断应该这些被裁的员工都是有绩效结果的。

他认为,如果该员工还没有在《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签字,就可以要求根据自己的绩效等级来发奖金、或者将奖金与经济补偿金一起写到《协议书》中并一起发放。

如果该员工已经在《协商解除芳动合同协议书》签字,即使其绩效被评估为绩差等级,只要公司没有明确制度规定绩差等级没有奖金,他也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要求公司为其补发奖金。

实际上,从网友的爆料来看,被科兴中维裁掉的员工数量不在少数。

知乎上“如何评价2022年科兴中维先裁员,再发放2021年终奖?”的帖子下面,一位网友在5月1日写道,今年1月20日直系领导开会通知下周发绩效奖金和年终奖,但等到年会那天,公司老板“一句细水长流说辞,就推翻了自己上一年年会中把10%利润分给员工的承诺”。

该网友表示,到了二月份,科兴中维裁员5%,有领导以降薪逼员工主动离职,但当时人数较少没有引起关注;三月份,组织公司两千多人打自产的三价疫苗,有部门领导要求不愿打就直接去人力;四月份开始大规模裁员,车间70%的员工被裁掉了。

4月25日,公司就下发了去年的年终奖,这也让不少刚刚离职的员工颇有微词。据济南时报,经过仲裁和与公司协商后,离职员工获得了追加的部分奖金。

但上述帖子中的网友同时反应,在职员工的奖金完全凭领导的喜好发放,事业部同岗同责的人,差距少的2倍、多的7倍之多。

对此,有律师指出,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年终奖属于劳动报酬,也必须遵循同工同酬原则。

去年大赚或超800亿元

雷达财经注意到,随着新冠疫苗放量供货、广泛接种,科兴中维去年赚的“盆满钵满”。

4月30日,科兴生物发布2021年年报,公司全年销售额为193.75亿美元,同比增长3694.36%,实现净利润144.59亿美元,同比增长7729.37%。

财报称,2021年科兴生物在中国大陆销售额109亿美元,其他区域销售额85亿美元。

虽然科兴生物并未单独披露新冠疫苗或科兴中维的收入,但其在财报中称,收入增长的原因包括新冠灭活疫苗CoronaVac(克尔来福)的销售增长。

截至报告期末,CoronaVac已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紧急使用授权或有条件批准,全球累计供应量超27亿剂,累计接种量超23亿剂,成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新冠疫苗之一。

此前的3月31日,港股上市的中国生物制药(下称“中生制药”)披露2021年财报,全年收入达268.6亿元,同比增长13.6%;归属于母公司持有者盈利为146.1亿元,同比增长427.2%。

中生制药称,由于个别联营公司业绩亮丽,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2021年为中生制药带来合计约136.3亿元的盈利贡献,同比增长约47倍,扣除相关税项后实质盈利贡献共约123.8亿元。

此前在2020年12月,该公司宣布出资5.15亿美元持股科兴中维15.03%,交易完成后,科兴中维在中生制药的财务报表中列为联营公司入账。

由此,不少投资者根据中国生物制药在科兴中维的持股比例,推算出科兴中维2021年的净利润达到824亿元。

如果按公司曾经承诺的“拿出本年度公司10%收益作为年终奖”,那科兴中维的奖金数将会是82.4亿元。但如果裁员,则可以剩下一笔开支。据悉,2021年以后进公司的普通操作岗年终奖发20多万,如果按裁员500人算,可以节省1个亿。

而如此惊人的业绩增长,背后的科兴中维又是什么来头呢?据公开资料,科兴能抓住疫苗的“风口”,离不开科兴生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尹卫东的努力。

1982年,尹卫东从河北唐山卫校毕业,进入该市疾控中心,从事疫苗研发工作。1985年,20岁出头的尹卫东分离出第一株甲肝病毒,因此入选了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

1988年,上海爆发甲肝疫情,当时31万人患上甲肝,国内医药企业却拿不出自己的灭活疫苗。面对巨大需求,尹卫东看到了知识变现的机会。

1992年,尹卫东决定下海创业,目标是甲肝疫苗。但很快遇到了资金难题,因为从国外经验来看,一个疫苗研究周期的投入通常需要5亿-10亿美元。

因此,尹卫东的事业一度陷入瓶颈,直到结识北大未名生物工程公司创始人潘爱华,尹卫东的事业才有进展。潘爱华先是提供500万借款搞研发,2001年北京科兴成立时,未名集团又出资5100万元占新公司51%的股份,尹卫东的唐山怡安生物工程以甲肝疫苗技术入股占24%的股份。

然而,前期科兴赚钱能力并不强。据悉,2003年的非典、2009年H1N1流感和2013年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时,科兴都涉足相关灭活疫苗研发,但在疫苗出来时,疫情已经过去了。

靠着2016年获批的手足口病疫苗(EV71)贡献利润,科兴得以正常运营。据安信证券测算,2017年EV71贡献利润接近1.5个亿,基本上是科兴的核心收入来源。

2020年,新冠疫情到来,科兴迎来了转机。2020年1月20日,在武汉封城的前三天,科兴中维负责研发的副总带着新冠病毒毒株坐火车回来,当日晚上进行样本提纯。

2020年6月,科兴中维研发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克尔来福” 在国内获批紧急使用,2021年2月15日在国内获批附条件上市,同年6月,被世列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EUL)。

手握疫苗,新冠疫情以来,科兴生物业绩平地起高楼。

外资控股下的身份争议

除了惊叹于科兴的吸金能力,市场上关于其外资控股的身份也讨论不决。

根据公开数据,科兴生物目前的股东中,除尹卫东持股8.89%以外,公司第一大股东赛富亚洲基金持股15.07%,第三大股东鼎晖投资持股 8.39%,第四大股东永恩资本、第五大股东维梧资本各持股8.25%。

而科兴生物之所以形成目前的股权,源自于公司在私有化时的一场股权争夺。

天眼查显示,未名医药全资子公司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下称“未名生物”)和科兴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下称“科兴控股”)分别持有北京科兴73.09%和26.91%的股权。潘爱华同时也是未名集团和未名医药的董事长。

香港科兴控股的母公司则是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科兴生物,北京科兴实际为科兴生物的主要经营实体公司。

2003年,北京科兴赴美上市。为了符合要求,未名集团出让第一大股东地位,并被承诺永久确保未名集团对北京科兴的实际控制人地位,可以委派5名董事中的三名,潘爱华将永久担任北京科兴的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且拥有重大事项一票否决权。

2015年9月,科兴生物启动私有化工作,潘爱华就初定的私有化方案召集尹卫东商量。但4个月后,尹卫东联合软银赛富基金,以6.18美元/股的价格,提出科兴生物私有化要约。潘爱华也不甘示弱,联合中信、中金前海等基金先后以7美元/股、8美元/股的报价,提出竞争性要约。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17年6月,这场私有化并购交易被报价更低的尹卫东一方拿下。然而,斗争并没有结束,2018年4月17日双方上演“全武行”,北京科兴车间多次被强行断电,多条疫苗生产线被迫停产。

2019年2月22日起,科兴生物停牌至今。而科兴在进入新冠疫苗领域时,尹卫东把该项目单独装入2009年成立的科兴中维,科兴生物通过全资子公司香港科兴控股持有科兴中维59.24%的股份。潘爱华的未名医药并未持股。

未名医药2021年度审计报告中,指责科兴中维涉嫌侵占北京科兴资源,造成北京科兴巨额经济损失。

报告称,去年11月12日,未名生物在北京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之诉。请求为依法判令被告(香港科兴、尹卫东、香港科鼎与科兴中维)连带赔偿北京科兴经济损失人民币2亿元。

据上海证券报,有市场人士表示,科兴中维外资控股的身份之所以被关注,或存在科兴疫苗在国内大规模接种时,存在医保基金大量流向海外的不平衡。

注:本文是雷达财经(ID:leidacj)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