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产业上云,腾讯开方

2020/9/14 0:07:00


文 | 周天财经

周天财经 原创出品

「‘用云量’将成为反应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和用电量相似,云计算将会带来新一轮产业革命。」

2017 年,马化腾在深圳的一场行业会议上给出如是阐释,彼时,移动互联网还有许多赛道激战正酣,云计算,对于许多互联网从业者来说,也是一个面目模糊的命题。

三年时间过去,要不要上云,早已不再是疑问,小马哥当年的论断也在一步步成为现实——腾讯研究院联合腾讯云近日在 2020 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发布的《数字中国指数报告(2020)》显示,2019 年数字中国指数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国用云量实现了 118% 的增长。


从行业来看,广电、文旅和汽车等传统行业处于上云的初级阶段,用云量增速均超过 400%。正如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所言:「‘数字优先’,将是构建未来经济、重塑产业发展的‘必须道路’」。

在这场正在袭来的数字化浪潮中,进军产业互联网近两年的腾讯与腾讯云,也逐渐摸索出了一张产业数字化升级的「处方」。

01 疫情后的产业数字化新局面

2020 年突发的疫情阻滞了世界经济,也给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新的变量——这种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都充分地暴露了出来。

汤道生表示,在疫情的冲击之中,「数字技术就像经济、社会运行的‘韧带’,通过‘高韧性’缓解‘硬冲击’,为产业‘V 型反弹’蓄力」。


是的,新冠病毒作用在物理世界,然而各种数字化信息仍然可以在比特世界自由、高效地流动,这就使得,能够迅速建筑起数字化通路的行业,就能够让业务在最大限度仍然保持正常运作。

比较浅层地,餐饮商家的堂食业务受到冲击,但仍然能够依靠外卖服务触达到用户,其背后就是一种数字通路。又比如,用户不能出来看房,经纪人也无法开展作业,但是通过 VR 看房的数字化技术,用户在手机上就能够深度考察房屋,经纪人也能够在线上实时讲房,完成带看。

短期看,对数字技术的使用差别,直接决定了企业、行业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迅速摆脱地摆脱影响。甚至包括对疫情本身的控制,数字技术也显示出完全不同于传统措施的疾控效率。

比如说,腾讯云云开发为「云南抗疫情」小程序提供了支持,为近 2500 万用户提供服务,累计亮码超过 7.7 亿次,日活接近 160 万人次,在这些数字工具的帮助下,中国几乎没有出现高烈度的二次爆发。

而长期看,疫情间接地完成了数字化技术的普及教育,这种对新通路的认知不会因为疫情结束就倒退回过去,道理很简单,数字技术所带来的降本增效,让相关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强的比较优势,最终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之中完成传播。

从根本意义上说,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了企业经营的必须要素。

汤道生提到的一个案例很有说明价值,北京地铁公司旗下有 450 座地铁站,5 万员工,在过去需要很多面对面的线下会议沟通,而在疫情之中,通过腾讯会议的远程协同,最多的一天就开了 142 次大型会议,已进行灵活地会议调度。

如果脱离掉数字技术,这样的效率是不可能实现的。

进一步地,尝到了数字技术甜头的企业,不但会保留下这些新的工作习惯,也一定会愿意进行更深入的数字化升级——地铁的调度和管理是否能够更加智能?结合传感器,轨道、列车的检修效率能否大幅提高?

因此,产业数字化的下一阶段,就是要向更深入的无人区进发,解决产业中更加复杂的实际问题。

和实体经济需要依靠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一样,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也离不开由数字技术构成的新基建,而以腾讯为代表的科技企业,正在发挥愈发关键的作用。

02 为什么「集团军作战」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唯一路径?

腾讯云是新基建的重要建设者,也是产业互联网的推动者。从 930 变革到现在已经快两年,腾讯云也逐渐摸清了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路径——生态共建,集团军作战。

为什么必须如此?

我们在以前的文章中曾多次强调,即便是被视作新基建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云计算」,也从来都不是一种能够「一招鲜,吃遍天」的通用解决方案,与传统基建中的公路和高压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用汤道生的话来说,「在产业互联网中,每个产业都有自己的生态」,以一家企业的力量去对抗一个生态的复杂,试图将所有业务大包大揽是不可能实现的。

举一个简单而真实的例子,一家区域性银行想要将业务完全搬到线上,只是对前端业务简单梳理,就涉及到了线上营业厅、客服、签约、结算、法务等多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涉及到不计其数的非标经验,因此想要将项目真正做好,就需要各有所长的多个供应商,给出一套完整的赋能方案。

只有联合作战,才能将产业数字化落到实处。而腾讯所在做的,就是聚集起一群「身怀绝技」的合作伙伴,逐步构建起产业互联网的开放生态。


在长沙「城市超级大脑」的建设中,腾讯联合东华软件、明略科技等近 40 家合作伙伴,合力完成了 98 套业务系统的整合接入,上线了 500 项政务服务,让市民能够一站式获取便民服务。

为了让生态合作伙伴能够真正形成合作共赢的深度信任,形成一个互补的整体,为客户提供价值,腾讯自己首先做到了充分的开放。

东华云计算和东华智慧城市集团董事长兼 CEO 郭浩哲曾向周天财经表示,「和腾讯的合作,准确说是一个进化的过程…腾讯从来不会因为投资了我们,就立刻要求我们做什么,而是大家在一起,联合去探索更多新的技术矩阵和服务模式」。

还有许多生态企业的负责人也都向我们提到,许多大厂都在组建生态,但在给出的合作协议中总会有些限制,但腾讯并没有提出过类似要求,「哪怕是口头,都没有传递过这个意思」。

深耕签约 SaaS 的法大大创始人、CEO 黄翔说得更加直接:「即便我们拿了腾讯的钱,他们也没限制我们和竞品合作,包括飞书。」

这是因为,随着产业数字化向纵深进发,向「无人区」深入,许多实际问题都是没有参考答案的,也因此,让生态伙伴在更多的真实场景练兵,也是在提升「集团军」的整体作战能力。

趋势已经明晰,产业互联网,将会是未来十年最激动人心的一波发展机遇,而目前已经拥有 8000 多合作伙伴,300 多项联合解决方案的腾讯云正在证明,生态共建是实现产业数字化的唯一路径。

03 什么是企业需要的「新基建」?

「新基建」成为当下产业界的重点议题,但其实在前些年已经有过许多相关讨论和实践,比较典型地,像是在 2010 年~2013 年期间,各地曾集中出现过一些「智慧城市」的试点项目。

这些项目大多由地方相关部门与传统 ICT 服务商合作,以配置 IT 基础设备作为典型特征,从结果来看,这些「大干快上」的项目也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城市发展学者李春华曾对此点评,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偏重建设,缺乏需求导向」,没有将「以人为本」放在首位。

是的,没有以需求为依归,「新基建」不但无法发挥应有效用,还会造成许多的资源浪费。

腾讯云希望打造的「新基建」,是用「软件服务」来定义的新基建,腾讯副总裁、腾讯云总裁邱跃鹏近日在数字生态大会上表示,新基建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最大的不同,是从硬件到软件的转变,也是从钢筋水泥到企业服务的转变。

而在此过程中,「SaaS 化企业服务的价值将越来越得到凸显」。

从本质上说,腾讯云与合作伙伴所打造的 SaaS 生态,就是为了解决真实场景下的客户需求。

在过去,SaaS 企业想要为企业客户提供服务,有着非常高的服务交付成本,按照腾讯云 SaaS 商业化中心总经理的说法,「中型和小型 SaaS 企业支持 1-2 个,或者几个 SaaS 项目之后,交付体系就要面临崩溃,对他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而随着腾讯云承担很多集成性质的底层工作,SaaS 企业能够更专注地迭代产品,挖掘客户痛点。

进一步,因为客户能够真的看到数字化技术对效率的提升,原本的订单天花板也会被突破——广东省的政务数字化单一来源采购订单规模已经达到 10 亿量级,而像美国国防部的云计算项目总额甚至逼近了百亿美元。

包括在最近,鲜少参与 IPO 打新以及科技股投资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也参与到了硅谷明星云计算服务商 Snowflake 的 IPO 融资之中,豪掷 5.7 亿美元。

作为个体,我们或许很少会在产业数字化浪潮中感受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式的巨大变化,但微小的变化加速积累,最终会在时间的发酵中,带领整个经济体走入新的纪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