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折叠屏手机扎堆亮相 这种测试视频只有三星敢发出来

2019/3/29 15:19:00

文/姚华

在三星Galaxy S10系列新品发布会上,备受期待的三星首款可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正式亮相。这款开创了移动智能终端的全新品类,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具未来感的全新使用体验。不过普通消费者对折叠屏手机的耐用性也感到疑虑。为了消除大家的顾虑,三星近日公布了一段关于Galaxy Fold的折叠测试视频。

QQ??20190329111634.png

视频中,三星Galaxy Fold在“可靠性实验室”里正在进行上市前的准备工作,一批全新的Galaxy Fold被不断地展开、折叠。视频从不同角度展现了Galaxy Fold的折叠形态。

据介绍,完成该测试需要一周左右时间,Galaxy Fold将接受假设使用时间为5年,每天展开与折叠100次的严格测试(开合超20万次,大大超过了用户的正常适用范围)。其目的是确认Galaxy Fold铰链设计和Infinity Flex Display的耐久性,以消除用户不便。

经过专业测试,才能放心使用

众所周知,折叠屏将是未来十年,通讯终端设备主要形态。今年年初华为、小米、OPPO等厂商也对外公布了折叠屏机型或折叠屏概念机型,不过这些产品或停留在PPT阶段,或被放在玻璃罩子里,总之让用户“看得见摸不到”。

实际上,从构思到形成草图,从完成一台折叠屏手机再到可以量产并非易事,其间需要经历繁琐的步骤及工序。折叠自如的显示屏、耐用的机械外壳和全新的配套用户体验,这些都考验了厂商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能力。

更重要的是折叠屏手机的铰链技术,因为折叠铰链技术需要兼顾折起来时的缝隙控制、打开时屏幕的平整度,以及打开过程freestop的机构能力控制,并且折叠开合次数是需要对屏幕的柔性、铰链的耐用性和贴合的考验,是需要经过反复折叠开合验证的。

纵观当今的智能手机业界,只有拥有全产业链优势的三星具备这样的研发能力,因此Galaxy Fold是目前唯一给出具体上市时间的折叠屏机型。从Galaxy Fold测试视频可以看出,三星在折叠屏设计上的耐用性,是经过专业的测试,用户可以放心的使用。

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合二为一

作为一款全新品类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折叠屏手机的意义不仅仅是黑科技的应用,而是最终服务于消费者的生活,让消费者受益。

笔者注意到,三星Galaxy Fold将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优点合二为一,采用了内向合拢设计,主屏幕是三星首款超边界折叠屏,尺寸为7.3英寸,折叠之后的封面屏幕是4.6英寸的Super AMOLED显示屏。当你只有一只手可用的时候,封面屏幕帮助你迅速发送邮件、编辑短信和拍照等。打开主屏幕,Galaxy Fold就是一台“小平板”,可以同时打开三项应用程序,你可根据需求浏览网页、处理工作、社交分享且互不干扰,聊天,工作,追剧,一个都不落下。同时应用程序在封面屏幕和主屏幕之间还可以进行直观流畅的无缝转换,保持连贯性的视觉与交互体验。

折与不折,拍摄功能都能方便使用

一直以来,三星在摄像头及影像方面极具实力。为保证折与不折,拍摄功能都能方便使用,Galaxy Fold配备了6个摄像头,其中三个在机身后面,一个在前面,两个在折叠屏内部。

据了解,在三星Galaxy Fold的封面屏幕上配有一个1000万像素F2.2光圈前置摄像头,可快速轻松地进行单手自拍、录制视频,捕捉精彩时刻;展开后,主屏幕上搭载了1000万像素的广角镜头和800万像素的F1.9光圈的景深镜头两个摄像头组合,配有先进的实时对焦功能,让用户轻松拍摄艺术肖像照片;后置搭载了三个摄像头,包括1600万像素F2.2光圈的超广角镜头、支持光学防抖的1200万像素标准广角镜头和1200万像素长焦镜头。通过6个摄像头的灵活组合,Galaxy Fold在任何状态下都能随时做好拍照的准备,将移动摄影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

引领行业走入下一个十年

作为一款开启未来十年的移动智能终端全新品类,Galaxy Fold搭载了当今最顶级的性能配置,7nm高性能处理器、12GB运行内存、512GB的存储空间、无线充电、无线共享充电功能以及AKG专业立体声扬声器,再加上内置两块电池组合,堪称一台微型的PC电脑。同时,该机还考虑到消费者日常使用的细节,指纹识别位于拇指自然停留的一侧,解锁更加轻松。

从大屏到曲面屏到折叠屏,三星一直引领着智能手机外观形态的发展方向,随着Galaxy Fold上市时间的临近,意味着折叠屏手机即将走向了成熟的市场应用阶段,三星再一次拔高了行业设计极限。更重要的是,三星所做的折叠屏创新都是基于用户需求而来,给消费者带来了新鲜、走心的体验。笔者认为,如果说苹果iPhone开启了智能手机的第一个十年,三星Galaxy Fold将引领我们走入行业的下一个十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