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拒载赔偿6万!受尽窝囊气的网约车司机,快挺不住了!

2021/8/3 12:02:00

网约车司机拒载生病老人,遭索赔61万!

因拒载,赔偿6万!

网约车司机刘某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因为拒载,摊上一起官司,最终工作也丢了,还落得赔偿6万的下场。

上面这起事件,来源于最近被公开的一起案件,关键信息如下,网约车拒载哮喘老人后阻碍就医,家属索赔61万,司机被判10%责任。

时间拉回到2017年3月,一老人在家中发病,儿子林某用网约车软件叫车。

网约车司机刘某按时到达地点,但拒绝搭载患病老人。正当刘某准备离开时,老人的儿子强行阻止她离开,并损坏了车窗玻璃。司机被激怒了,要求老人的儿子林某赔偿。

双方争执不下,矛盾进一步激化。

最终,司机刘某选择报警处理。

另一端,老人被邻居送往医院,抢救无效身亡。医院方给出的死亡证明表示,老人在来医院的途中猝死。

事发之后,网约车司机的从业资格证被扣了,被处以500元罚款,也告别了客运行业。

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老人的丈夫和儿子一纸诉状,将网约车司机刘某告上了法庭,要求赔偿61万。

他们状告网约车司机刘某的原因如下,司机拒载、阻止病人就医、以及阻挠拨打120种种行为,延误了老人的就医时间,间接造成老人死亡。

对此,法院给出的解释是,司机的拒载和延误行为并没有直接造成老人死亡,但却影响了老人的最终救治,而且在发现老人病情严重的情况下,依旧拒绝运送,没有尽到客运行业应尽的社会公益义务。

基于以上,司机被判赔偿老人家属以下费用,包括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损害抚慰金613590元的10%,计61359元。

事件曝光后,很多人都同情网约车司机的经历,那么网约车司机到底冤不冤呢?

母亲病重,儿子省钱叫网约车?!

这一次,很多网友都站在了网约车司机这一边。

大家同情网约车司机的理由,主要集中于两点。

一方面,司机并不是一开始就拒载,而是得知乘客是老人且患病的情况下,才选择拒载。搭乘患病老人,的确是一件是高风险的事情,所以司机拒载可以为人理解。

另一方面,司机和乘客之间的矛盾,乘客方有很大的责任,他隐瞒了病情,而且被拒载之后砸了车窗玻璃,进而激起了司机的愤怒情绪。

基于以上,网约车司机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人,有自己的利益考量,也有自己的情绪。

然而,情理是情理,法理是法理,法院的判决结果无可置疑。

司机的确有不很多不妥的地方,比如,被砸车窗后,其有阻拦老人及其家属乘坐其他车辆就医的行为,这是司机需要担负法律责任的核心原因。

按照最规范的做法,司机应该拨打 110,耐心等待警方的处理,并对车窗损坏索要赔偿。

总之,司机千不该万不该,情绪一上来,出现阻挠对方就医的行为。

说回案件本身,老人猝死,家属占99%的责任。

首先在明知老人高龄且患病的情况下,儿子林某却搭乘网约车,而不是选择方便快捷、医疗服务更好的120救护车,这本就给救治增加了困难,也增加了老人病情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再者,在面临司机拒载的第一时间,林某不是想办法打120或者改乘其他工具,而是阻拦网约车离开,甚至砸碎网约车玻璃,让事态进一步恶化,延误了救治。

最后,老人去世后,家属迅速火化了尸体,没有尸检,以至于无法确定老人的真实死因。

综合以上三点,老人的离世,跟家属为了省钱、意气用事关系重大。

至于那名拒载的网约车司机,出于自身利益考量,担心搭载病重老人引火烧身,本无可厚非。

生死问题,从来都不是小事。就像网友说的,司机没搭载都被告上了法庭,遭遇61万的索赔。倘若接了这单,万一路上出点事,比如急踩刹车、等红灯,司机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不过话说回来,法院的判决也有理有据。只是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博弈,太考验人性了,而人性向来是经不起考验的。

为情绪买单,网约车司机身体累、心更累!

网上曾流行一句话,人这一生,都在为情绪买单。

上述那名赔偿6万块的网约车司机,又何尝不是在为自己的情绪买单。虽然网友都在为她叫屈,但她确实犯了情绪的错。

她的故事,不禁让人想起今年3月,那名暴怒撞死乘客的滴滴司机。

当时的情况是,男子张某和女友深夜搭乘网约车。上车后由于一些原因,张某和司机起了争执。最终,司机取消订单,张某下车。下车后,张某把手中的饮料瓶砸向司机的车,引起司机暴怒,开车撞倒乘客,反复碾压导致乘客死亡。事后,网约车司机报案自首。

这起案件中,司机的反复碾压,已属恶性行为了。

据网约车平台披露的资料,司机合规注册,有19年驾龄,没有任何安全类相关投诉。残暴背后,只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劳动者。只是当负面情绪积累到一个点,他也就爆发了。

总之,乘客小错在先,司机大错在后。两个犯错的普通人,也都为各自的错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重点说一下网约车司机群体,用他们业内的话说,他们挣的钱里有大约30%是受气的钱。身处服务行业,长期面临驾驶中的各种压力,比如交通拥堵、恶劣天气、车辆事故,导致他们积累了太多负面情绪。

一面要应对复杂的路面情况,一面要服务好部分难缠的客户,还要面临来自平台、家庭的压力,司机的身心健康和情绪状态长期处于高压状态,所以容易一点就着。

最后,借用滴滴的一句提议,希望网约车司机和用户之间没那么多纷争,“恳请每一位司机和乘客,遇到纠纷时多一份理性,司乘之间多一份尊重和包容。”

作者:爱码字的木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