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千亿估值!滴滴上市背后:人才管理的“破格”玩法

2021/6/23 16:19:00

“常格不破,人才难得。”


滴滴出行,在端午假期前一天终于驶上了IPO敲钟舞台。


6月11日,滴滴正式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IPO招股书,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华兴资本担任承销商。


9年时间,滴滴从成立到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约车平台,与其在人才管理上的“破格”玩法有着密切关系。


今天,我们不谈滴滴的招股书,不谈它的海外业务,不谈它与Uber的“爱恨纠葛”,来谈一谈滴滴的人才管理。



图片

关于选人


小米被称为手机界最大的高管收割机。小米的前400号员工大都来自前Google、微软、摩托罗拉、比亚迪、百度、金山、阿里巴巴的部分的精英员工。小米的选人原则是:挑最专业的以及最合适的。


同样地,滴滴挑人也看中其专业性与跟公司的匹配度。


图片


众所周知,滴滴的总裁是柳青。而程维之所以选择柳青担任滴滴的总裁,不光看中了她在投资界丰富的人脉资源,更多的还是因为她的才华,或者说专业性。



柳青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并于2002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同一年,柳青即入职高盛亚洲。之后又晋升为高盛亚洲区执行董事和高盛亚洲区董事总经理。当柳青还是高盛亚洲区董事总经理,想要代表高盛投资滴滴时,开玩笑说了句:“不让我投,我就给你打工吧!”没想到,早已看中柳青的程维抓住机会,把“玩笑”变成了现实。


除了专业性,滴滴更强调的是与企业的契合度。为此,它提出了“企业DNA特质”的优秀人才概念。在滴滴看来,人才的DNA特质”包括“实操性”、“狼性”、“坚韧性”以及“乐观”等。但拥有“企业DNA特质”人才才是滴滴所追求的。


实际上,“企业DNA特质”就是与企业要有相同的价值观和愿景。以滴滴为例,其愿景是引领汽车和交通行业变革的世界级科技公司。而创造用户价值、数据驱动、合作共赢、正直、成长、多元组成了滴滴的所奉行的价值观。


图片

滴滴价值观解读  来源:滴滴官网


那如何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这一类人才呢?


对滴滴来说,招聘英才绝不是HR一个部门的事。业务部门也会参与到人才选拔和吸引的工作。


图片

 来源:互联网


首先,招聘和业务两部门相互合作,通过绘制人才画像,精准定位目标人才,找到优秀人才。然后再利用马太效应,用优秀的人吸引优秀的人。



图片

 关于育人


图片


有一段CEO与CFO之间经典的对话,告诉我们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CFO问CEO:“我们在人才培养投资,那万一这些人都最后都走了呢?”CEO回复道,那如果我们没有去培养他们,他们最后留下了呢?


CFO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指出了人才培养的风险性。而CEO却看到了事情的本质,若企业在人才培养上“吝啬”,不给员工提供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发展方向的指引,最终留下的只会“弱兵残将”,这些人终将被企业所淘汰,而企业也将被市场洪流所淹没。


滴滴深谙此理,因此特别重视企业员工培训,旨在打造全面走心的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分为“上树”、“上弦”、“DMW(DidiManagement Way)”和“天眼计划”。


“上树”和“上弦”是滴滴为新员工准备的培训项目,主要是通过大咖分享课、项目实战如地推等,训练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让新员工认识和认可滴滴的现在和未来,了解组织文化和做事方式,建立归属感。


而对于管理层,滴滴则推出了领导力培训项目”DMW(DidiManagementWay)”和“天眼计划”。前者是通过现实模拟、案例任务和授课等方式,培养管理者的领导力。而后者则通过组织管理者去国内外优秀企业沟通学习,帮助管理者拥有全球视野,找到不断突破的新方法。



图片

 关于留人


一直以来,滴滴通过两个方面来满足人才的需求。


一方面,滴滴会与员工们建立“联盟关系”,这与小米的“打造利益共同体“的留人策略还是有所差别的,这种“联盟关系”是用承诺捆绑而非利益。因此,滴滴更强调情怀。比如,在滴滴,员工有着共同的价值观,为共同目标而努力。



然而光有情怀还远远不够,毕竟情怀不能当饭吃。正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所言:在华为,没有家人、伙伴之说,大家都是雇佣关系,员工贡献价值,企业给予回报。而对大部分员工来说,优渥薪酬、良好的工作条件以及生活保障就是最直接的回报。


为此,滴滴构建了完善的薪酬激励和福利关怀体系,减少员工的后顾之忧。


据悉,滴滴的补充商业保险福利计划,不仅员工的全部医疗费用能够报销,还能通过弹性自选让爸妈、配偶、子女也享受这个福利。


值得一提的是,滴滴对女性员工的“格外关注”,这可能与有一位女性领导有关。为了女性职工更好的实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滴滴推出了“在家办公政策”,规定孕期或有孩子的女性员工每周可有一天申请在家办公。还提供假期幼儿托管服务,让有孩子的滴滴员工工作无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