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听微医讲一个55亿美元的故事

2021/4/6 8:34:00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成立已有十多年,期间多次传出上市传闻的微医,终于向港交所正式提交上市申请。

微医是国内最大的数字医疗服务平台,在互联网医院数量和数字医疗问诊量上,其市占率排名第一,超过2到5名总和。

现在微医旗下有27家互联网医院,平台注册用户量为2.2亿,平均月付费用户量为2500万,累计提供约4000万次数字医疗咨询服务。接入了超7800家医院,覆盖三甲医院数量超过95%,平台有27万注册医生。

在过去3年内,微医营收从2018年的2.55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8.32亿元,实现了倍增。但是营收的可观不意味着利润也好看,连年亏损的微医在2020年的亏损高达8.69亿元。

如果微医本次能顺利上市,那么毫无疑问,它将成为继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后的互联网医疗“第四股”。

分析招股书,不难看出第四股到底想给资本讲一个不同于前三股的故事,难的是这个故事能不能走得通。

get?code=NmZjODk5OWMyNjZhNTUzODU1ZThjOWIxYjhmN2Q2NTIsMTYxNzYxODI1MjY3Mg==

微医的前世今生

挂号网创立时是2010年,在互联网医疗这条赛道上花了11年才走到上市这一天。这11年都发生了什么,只有创始人廖杰远自己知道。

廖杰远在北大时期就读于自动化控制专业,毕业后尝试研究将语音合成软件的雏形,那个时候他还不到25岁。

廖杰远成立的硅谷天音,也被人认为是科大讯飞的雏形。

2010年,一次不愉快的就医经历,让廖杰远义想要做出点什么来改变现状。

本着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让普通老百姓就医更方便的初心,当年创业的激情再次被点燃,已过不惑的他孤身一人来到之前没碰过的医疗行业,创立了挂号网。

在廖杰远眼里,微医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挂号网起家,一步一步成为国内流量最大、用户最多的数字化医疗健康服务平台。

第二阶段,是以乌镇互联网医院为起点,微医建立起全新的智能健康医疗服务和远程医疗平台,打通线上线下问诊全流程。

第三阶段,以2018年为新起点,微医开始以地域为单元,跑通“市、县、乡、村,医、药、保、养”,创建以数字化为引擎的“健共体”。

在第一个阶段,廖杰远遇到的难题是如何让医院把围墙打开,使得内外能够连通合作。

只有让医院合作,才能通过个人终端预约挂号,直接连接医院的窗口,把医院的窗口外移到互联网上。

从2010年开始,在廖杰远的带领下,微医从无到有在全国连接了7200多家公立医疗机构,让老百姓在家就可以和医院无缝交互。

在第二个阶段,微医依旧是第一个是吃螃蟹的。

2015年,微医创办的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不仅开具了全国第一张互联网医院电子处方,还首创了在线诊疗、电子病历共享、电子处方等新兴医疗服务。这对微医来说是富有深刻意义的一年,挂号网也在这一年品牌名升级,改为微医集团。

与此同时,公司完成了3.94亿美元融资。

融资后的挂号网拿出3亿美元建设全国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为1亿1000万用户提供线上线下闭链的医疗及健康服务保障。

2016年,微医与众安保险的合作让其完成从医疗服务到支付的闭环。

当时,微医的雏形已经初定为3个业务品牌:挂号网—微医集团的Web入口、微医—微医集团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微医ACO(责任医疗组织)—微医集团的健康保障体系。

微医云是微医极具想象力的一块业务。通过微医云完成了西医AI“睿医”、中医AI“华佗”两款医疗AI产品的开发。

微医是医疗健康领域增长最快的独角兽,通过预约挂号和导医业务打入市场,陆续做出了互联网医院、全科诊所、健康商城、商业保险和微医云等业务线,形成了自有的闭环体系,同时,微医还持有国内第一张互联网医院牌照。

微医8年内完成了7轮融资,估值将近55亿美金,被资本青睐的微医开始迈入资本化。

get?code=ZjM3YWYwY2E5Nzk2Y2E1OTAzYTBkN2UxMDA1ZTVjMTMsMTYxNzYxODI1MjY3Mg==

新故事虽好,盈利难

表面看,微医迟迟未上市是因为外界因素,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微医没办法找到让人满意的盈利模式。

早期微医主要靠挂号业务给保险业务引流赚钱。

这一商业模式,属于线上保险中介这块,和平安好医生差不多但又没有平安好医生做的好。

而且互联网医院,主要赢利点还是卖药,光靠问诊服务难以盈利。微医云的收入主要来自政府,而云业务收入则要依靠企业。

虽然,微医曾在2016年对外公布实现盈利。但是微医在2016年到2018年三年累计亏损将近20亿元,而且雪上加霜的是,微医的用户数一路下滑。

中国互联网医院的发展目前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单体医院的互联网服务;第二个阶段是平台型互联网医院;第三个阶段是由平台型互联网医院牵头的健康责任共同体。

根据微医原CFO蔡强的说法,所有平台型互联网企业还处于“数据健康2.0”阶段,而微医已进入3.0阶段。

在微医的规划中,3.0的重点就是获得医保接入资格。

微医主要是通过“健康服务共同体”的搭建,将各级医院互联网化。根据彭博社的报道,微医的数字医疗业务体量在2020年业绩是2019年的三倍之多。高增长的背景则是微医启动的医保业务。

在上述报道中,微医2020年的会员式健康维护服务收入占比超过50%。

今年2月武汉市为微医互联网总医院开通了医保支付。

3月3日,国家医保电子凭证在微医互联网总医院上线。山东医保部门也与微医合作成立全国首个省级互联网医保大健康平台。截止2020年年底,微医旗下互联网医院数量已超28家,其中17家获得了医保资质,打通医保在线支付。

微医这种“线上+线下”的打法符合整个互联网医疗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可以通过线下医院资源打通线上医疗多个场景,同时帮助微医快速扩大用户规模。

但营业收入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利润,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如何解决盈利后移现象是需要微医应对的难题。

有时候,规模大并不代表公司后期一定能赚到钱。这在微医之前的挂号、问诊业务上得到了充分证明。

医保基金支付的相关药品的费用,难以直接转换为互联网医疗企业的利润,所以它也没有改变互联网医疗企业难以盈利的局面,问题根本没有得到解决。

未来,如何能找到成熟可行的盈利模式依旧是微医的首要工作。

get?code=MjI4ZjIwOTcxOTkzYjY0NDAxNGE1NDIxYzkwYWNmN2IsMTYxNzYxODI1MjY3Mg==

上市不是出路

对于微医来讲,上市是寻求资金的一条好路,其想要跑通“线下+线上”的商业模式必须要花更多金钱投入以及资本的关注,才可能将自身的战略野望变为现实。

但最重要的还是公司的自身实力,只有微医保证医师资源、用户规模及互联网技术等不弱于同行下,才能尽早上市。

因此,不论是哪家企业或都不能光靠上市来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相比有着“电商基因”加持的医药电商,以微医为代表的数字医疗赛道,更偏向于传统医疗,长期处于慢热赛道,这或许也是微医一直难以上市的重要原因。

去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为互联网和传统医疗之间的连接提供了契机,特别是互联网医院在疫情中的突出表现,不仅促使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密集出台,数字医疗也借此机会扩展版图,为资本市场带来了相比医药电商更加宽广的想象空间。

如今的数字医疗赛道越来越火热,可以说,微医身为中国最大的数字医疗服务平台,其上市不仅会为数字健康行业开创道路,而且也是一个里程碑的存在。

微医的上市,或许只是互联网医疗上市潮的开端。

已经把自身优势全数展现的微医,如果依然无法向资本市场证明自己规模化盈利的前景,即便上市也解决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

微医现如今已经成功走到了港交所的门口,离上市只有一步之遥。

但是,在医疗这个行业,上市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只是一个开始。而且微医需要认识到的是,上市不是出路,做好产品、服务好每个需要医疗服务的人才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专家介绍

中央国际广播电台《新财富时间》连线嘉宾,江苏电视台财经评论嘉宾,国家域名注册服务监督员,美国格理集团专家,美国格尔曼集团专家,《中国经营报》、《证券日报》、《人民网》、《法治周末》、《南方都市报》、《每日经济新闻》、《新京报》等媒体采访嘉宾,研究方向:互联网、通信、手机、家电、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