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下沉市场走访观察:货拉拉遍地开花,助力灵活就业

2020/11/10 22:44:00

  “你为什么要加入货拉拉?”

  “这活虽然没有五险一金,但贵在自由,不用像打工人一样看老板脸色。我每个月给货拉拉缴纳600元服务费,每天大概能接10单左右,平均每单40~50元。算下来,每月能赚七八千,4万块买的五菱车,几个月就可以回本。”

  装卸苹果的过程中,聊起养家糊口的话题,货拉拉司机李静打开了话匣子,和我讲述他天南海北的打工经历。

  21岁的李静,少年辍学,拥有比绝大部分同龄人更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打工经验。加盟货拉拉之前,种过地,放过牲畜,当过搬运工,理发店也干了几天助理的工作。

  在我们谈话的时候,李静身怀六甲的妻子站立一旁,柔情似水的看着他,眼里满是崇拜之情。

  李静,只是货拉拉300万司机群体中的一个缩影。在中国,有超过40万的活跃货拉拉司机,辛勤的奔波在城市的角角落落,为3000万消费者提供物流运输服务。

  这40万司机中,有很多都是李静这样的家庭的顶梁柱,承担着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

  奔流不息的货拉拉释放信号:疫情影响消散,一切回归正轨

  2020年11月初,我又开启了下沉市场走访之旅。就我的实际走访观察来看,货拉拉不仅仅成为各大城市的货运运输生力军,在下沉市场也已经遍地开放,在城市大街小巷甚至村镇道路上,到处能看到货拉拉的车辆的身影。

  我之前说过,物流运输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城市物流的复苏节奏,可以看做是消费复苏甚至经济复苏的晴雨表。

  今年疫情爆发期间,货拉拉业务量同比下降了93%,单量只有疫情前的7%。同期,在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同比下降20.5%。三四月份开始,随着疫情的阶段性抑制和复工复产潮的来临,各方面的数据开始复苏。

  到了第三季度,经济数据开始转正,多个行业的运行数据超过去年同期,达到历史新高。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20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工业生产已恢复至正常水平,服务业则加速修复。货拉拉公布的最新数据也显示,在金秋拉货节总参与人数突破350万,订单数同比增长达82%,单日订单量和月订单量均创历史峰值。

  李静也和我说,这一段时间以来,他能明显的感受到订单的增多。这一切的态势都意味着疫情对国内消费内需的不利影响正在消散,这些向好的成绩不是冷冰冰的数据,它让我们更有信心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为什么选择货拉拉? 智能AI技术赋能两端

  作为一个消费者,选择一家货运平台时,除了价格因素,还会考虑到服务、安全、时效等要素。而作为一个“跑活”的司机,选择一个平台,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赚钱多”。

  李静和我说,他在选择进入这个行业时,在货拉拉和快狗之间做过对比,在他看来虽然货拉拉每月要抽取600元的服务费(如果不按照月度缴纳服务费,也可以选择让平台每单抽15%),但他认为货拉拉可以带来更多适合的订单和收入,所以综合对比后选择了货拉拉,此后的收入也证实了当初的选择。李静告诉我,他现在每月剔除所有的开支费用后,能结余8000元左右,这个收入在当地足够让人羡慕。

  很显然,对于李静这样的司机来说,他选择平台的唯一因素在于这个平台是否能够给他带来更高的收入。那么货拉拉为什么能给司机带来高收入,原因很简单,因为货拉拉本质上是一家技术公司,这家公司拥有AI和大数据技术,通过信息化能力的输出,构建了一个智能化的调度体系,高效的匹配了车·货两端,让消费者可以迅速连接到司机,让司机可就近接单,大大提高货运效率。任何行业,效率一提升,价值就会迅速显现出来。

  有一个朋友认为,本质来说货拉拉就是货运版的滴滴。

  我认为这个论述只对了一半,对一半是因为货拉拉和滴滴的智能匹配技术有很多共通之处。另外一半在于货拉拉运输的是货,运输货比运输人难度最大的地方在于货(主要说货的体积)不是标准化的“标的”,这就导致了货拉拉只能实现匹配端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而在实际承运的货物端,依然很难触及。

  不过,货物端的数字化这一难题正在被货拉拉解决。货拉拉研发了一个AR技术,帮助师傅用手机就能实现的物体测量,测量平均误差低于5%。对于司机师傅来说,这个功能使用门槛很低,用一部带有摄像头的手机就行,最终可以做到根据货物测量体积与车厢容积匹配结果提供车型推荐,让车货匹配更高效。

  PS:这个功能如果今年能推出并且大规模应用,我认为是行业福音,也建议货拉拉开放给德邦这样的合作伙伴。前不久,我通过德邦运输了四个大包裹,在人工测量体积环节,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我觉得这个时间可以节约出来。

  互联网城市货运市场的三国杀,谁将颠覆谁?

  在国内,提及城市互联网货运市场,主要的玩家有三个,分别是货拉拉、滴滴货运、快狗。

  经常有朋友问我,这几家谁会把谁干掉?

  我的答案是:市场足够巨大,完全可以同时容纳多家巨头,同台竞技。短期内,谁也不会挤掉谁,谁也不会把谁吃掉。

  从基本面来说,同城货运的数字化渗透才刚刚开始,智研咨询的数据显示,这个市场2018年超过400亿元,2019年达到496亿元,同比增长21.9%。看起来不小了吧,但中国同城货运市场2019年的市场规模是12732亿元。相比上万亿的市场,几百亿的在线服务市场占比非常小,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市场蛋糕很大,还够切很长一段时间。

  从格局来看,三大平台都各有优势和生存依托。货拉拉发力较早,有几大顶级资本支持,商业模式已经跑通;由58速运升级来的快狗,虽然已经独立运营,但58系的势能和资源还一直为其提供支持,子弹相对充裕;滴滴货运虽然发力时间较晚,但势头很猛,8城的日单量已持续突破10万,单位效率冠绝行业。

  或许还有人会说,当年滴滴和快的不也合了嘛,货车帮和运满满不也合了嘛,这个行业的数字化渗透率是否低下、蛋糕是否庞大和行业之间拼杀以及兼并重组似乎没有直接关系。

  所以,我的回答前提,加上了“短期内”三个字。 那么这个行业发展格局的变数出现在哪里? 在我看来,不在于货拉拉和快狗,而是滴滴。 我们要密切关注滴滴对货运市场倾注的资源以及它后续的发展势能,滴滴货运在接下来一年的发展节奏,将会促使各方重新审视连横关系。

  PS:本文作者丁道师,关于本文所述观点,欢迎来信探讨,微信:dingdaoshi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