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从虎门销烟到抗战胜利,重走“百年雪耻”之路

2020/9/4 22:37:00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

  有媒体发起了一个讨论“抗战胜利纪念日,我们该如何纪念?”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我在很多年前就思考过。对于难以回答的问题,我的一贯原则是,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屡次遭受列强侵略和欺侮,屡战屡败,签订了各种不平等条约,统治阶层总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标志着近代100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雪了百余年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在过去多年里,从虎门销烟开始到抗战最终胜利,我行程数十公里,重走完了“百年反侵略”之路。

  在太谷三多堂,我为慈禧政权的仓皇出逃扼腕叹气;在雁门关城楼上,回望八路军120师的伏击大捷,我精神大震;在卢沟桥抗战纪念馆,每次看到那面“死”字旗,我泪流满面;在昆仑关战役遗址,瞻仰戴安澜将军的遗像,缅怀革命先烈......

  今天,就按照历史时间线,从虎门销烟之行开始,来分享下我的“百年反侵略”重走之路历程。

  虎门销烟:反抗外来侵略的开始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震惊中外。

  时隔180年,我来的时候虎门销烟池只剩下两汪清水,水中鱼儿自由自在游耍。在进入博物馆之际,我背诵了上学时教科书上描写的虎门销烟的经历和历史意义: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关于虎门销烟的褒贬,至今依然有着两极分化的评价。我们正统的观点当然认为虎门销烟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标志事件,但也有人认为虎门销烟给了英国人侵华的借口,以此开始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史。

  在虎门销烟遗址,我和同行的一位企业老板说,要多带员工们来此地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火烧圆明园:文明史的屈辱

  “这是万方安和,刚刚经过的是武陵春色,再往前走是茹古涵今。”云七书坊的创始人纭七柒冒着酷暑,给我们边走边讲圆明园西北景区的遗迹。

  “可我什么也看不到啊。”终于有人提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团。

  “这些都没有了,现在只能靠大家自行脑补了。” 纭七柒无奈的回答。

  1860年,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没能挡住3500人的英法联军。圆明园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就被劫掠、焚毁。

  圆明园我去过很多次,这是一个让我们时刻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耻辱之地。

  义和团廊坊大捷:匹夫有责

  义和团成员其实并不像传说中的“刀枪不入”,相反成员主要是吃不饱饭的穷苦农民,大部分时候所逞的是匹夫之勇。

  义和团的成名之战是震惊中外的廊坊大捷,廊坊大捷也是写进历史教科书的必背条目。在举事之前,义和团成员在关帝庙总坛口高喊“上法抵外寇,还我好河山”,在廊坊打败了英国海军提督西摩尔率领的2000多名侵略军。

  今天的廊坊,我走遍大街小巷,也找不到任何义和团的纪念遗址。可能这和义和团本身的各种争议有关,不太好公开纪念。

  太谷三多堂:慈禧西逃补给站

  匹夫义和团和腐败的清朝军士最终当然没有抵挡住八国联军,等八国联军打到北京后,慈禧太后携手光绪仓皇弃京出逃,跑到西安避难。

  慈禧西逃很是仓促,经常一整天也吃不上一顿饭,团队士气很是低落。按照当时的队伍消耗,能不能撑到西安都是一个大问题,清朝也有可能提前灭亡。

  直到慈禧来到山西,希望又重新涌现“我去,大清朝还有这么富庶的地方”,出逃的盘缠总算有着落了。到了太谷时,有人推荐了太谷首富曹家(就是那个拥有三万匹骆驼,分公司几百家的曹家),最终曹家慷慨解囊,借给了慈禧大把银子,慈禧此后才得以体面的一路游玩到陕西。

  老佛爷借的钱,那能叫借吗?后来慈禧回京,当然不愿还这笔钱,于是就将当时看起来推诿扯皮但现在看来价值连城的“金火车头钟”、仇英的《清明上河图》摹本、翡翠羽毛镜、赵铁山多幅真迹赐予了曹家。

  我到太谷曹家三多堂参观时,不禁感慨:幸亏慈禧没有还钱,要不然现在这批稀世之宝指不定流落在哪个国家的博物馆呢?

  武昌辛亥革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既然无能的清政府面对外来侵略总是退让、割地、逃跑、丧权,那么换一片天地呢?

  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来了,清政府没有了,民主共和思潮涌动,为后来的革命燎原之势,准备了点点星火。

  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失去了代理人,此后帝国主义忙于一战,又给了中国一段相对平和的发展时间。同时,辛亥革命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

  简而言之,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反抗侵略、奋发图强的里程碑。

  我在武汉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时,看到很多学校组织学生来参观纪念馆,这让我倍感欣慰。

  共产党成立:嘉兴南湖,烟雨朦胧

  登上浙江嘉兴南湖的烟雨楼,有一种别样的烟雨朦胧美,这种美是金庸《射雕英雄传》给我们营造的。

  在烟雨楼畔,停靠着一艘不起眼的红船。可能大家猜到了,就是在这艘红船上,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我去嘉兴南湖的时候,这艘红船被保护了起来,无法登船,只能凭栏仰望先辈们“敢叫天地换新颜”的风采了。

  广州黄埔军校:培养反侵略人才

  现代企业创业离不开高级管理人才,反抗外来侵略也离不开高级管理人才。打仗是一门高深的管理艺术,历史终将证明黄埔是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重地。

  抗日战争期间名将辈出,国共两党的很多高级将领均出身于黄埔军校,如林彪、徐向前、陈赓、郑洞国、戴安澜、胡琏、胡宗南、杜聿明等等。近期因为《八佰》热映而备受关注的谢晋元将军,出自黄埔四期。

  我们有句老话叫做“精工出细活”,可我在黄埔参观时,感受到这句话不适用于黄埔。黄埔军校的名将上的都是“速成班”,从入学到毕业,几个月搞定。几个月时间,能学到什么扎实的东西呢? 但后面的历史证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乃至后续的解放战争,主要是这帮速成班的学生在打。

  我们还有句老话叫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或许黄埔军校有很多像周恩来这样的“君”,让学员们短期内学到了“胜读十年书”的知识。就好比令狐冲学独孤九剑、郭靖学降龙十八掌上的也是速成班,但是所遇皆为当世名师,最终也学有所成进而纵横天下。

  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的开始

  卢沟桥事变是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全民抗战的开始。卢沟桥事变的爆发,让全民族看清了日寇的真面目,“放弃幻想,开始战斗”成为了共识。

  在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随后蒋介石也改变了摇摆不定的立场,在“庐山谈话会”上正式发表抗日宣言“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国共达成一致,共同对抗外敌,彪炳人类史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就此拉开帷幕。

  后来,在卢沟桥畔,修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我每次去参观,总能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面对着展品,拿出手帕,擦拭眼角的泪水。

  2020年9月3日,在这里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仪式。

  我一直和家人说,要让我们的子女记住、缅怀这一段历史,只有不忘过去,才能开创未来。

  延安《论持久战》:窑洞里创作的纲领巨著

  我和我认识的朋友,多半都是内容创作者。经常有朋友说进行内容创作,需要一个优良的环境,有一个好的心情,在明亮的书房里,呷一口茶洋洋洒洒三五篇,岂不美哉。

  太闹、太暗、太不稳定的环境,还怎么进行内容创作?

  《论持久战》就是在艰苦的窑洞环境下创作的,我在下沉市场走访时也经常住黄土高原窑洞,窑洞里的蚊虫、蝎子就不提了,潮湿的环境也不提了,不流通的浑浊空气也不提了,昏暗的光线就让人失去了创作的欲望和能力。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毛泽东创作了指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件《论持久战》,有力的反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抗日战争各个阶段的发展走向,就是按照《论持久战》分析、指导来进行的。

  到延安后,我参观了枣园革命旧址、宝塔山、南泥湾等红色遗迹,不过延安很多革命遗迹都是解放后新建的,我们也只能遥想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了。

  阎锡山故居:率先拥护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各方认可、参与了我党倡导的统一战线。

  正所谓一双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提及统一战线,不得不提阎锡山。阎锡山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个评价两极分化的人物,但在统一战线方面,工作可圈可点(至少前期的工作是到位的)。

  早在1936年10月,阎锡山就同我党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接受我党共同抗日的主张。抗日战争开始后,阎锡山的部队和八路军多次配合,大挫日军锐气。

  1937年10月到11月2日,双方共同进行的忻口会战是台儿庄大战之前双方合作的最为胜利的一次战役。

  电视剧《亮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刘伯承部的李云龙和阎锡山部的楚云飞,践行统一战线方略,联手抗击日寇,尤其是大闹日寇宴会那一个桥段,极具象征意义。

  参观完毕阎锡山故居后,仅仅开车20分钟我又来到徐向前故居参观。谁能想到,后来打败阎锡山的,会是他这个小老乡?

  长治武乡八路军总部:百团大战振奋人心

  这两年,网络上总有一些不明真相和别有用心的人抹黑共产党、抹黑八路军,大意为抗日主要靠国军,共产党消极抗日、坐享成果。

  对于这帮人,我真心建议他们来山西看看,走走太行山和吕梁山,尤其去长治武乡八路军总部以及活动地址去参观参观,哪怕稍微了解一下当年发在是事情,加上自己的一点点判断,都不会人云亦云,不加思考的抹黑共产党“消极抗日”。

  八路军在山西打的最有名的战役是“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最能体现共产党八路军抗日打仗的特点:不进行大规模正面对拼,化整为零,积小胜为大胜,利用地形优势和群众优势打运动战、游击战、袭击战,让日军疲于奔命,战斗力无法有效发挥......

  百团大战仅前三个半月期间,进行大小战斗共1824次,杀伤日军20645人,算下来平均每次只有十多人的战果。

  总之,我们只有亲身来到山西黄土高原、太行山的沟沟壑壑里,才能明白敌后抗日到底是怎么进行的。才不会问出“既然抗日根据地一个个规模不大,日军为什么不都打掉呢”这样的小白问题。

  巍巍昆仑关:戴安澜将军千古

  昆仑关战役遗址距离南宁市还有较远的距离,公共交通不是很方便。在南宁下飞机后,有朋友借给我一辆红旗轿车开,得以完成昆仑关走访之旅。

  这次来昆仑关,主要是瞻仰“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戴安澜将军,养浩然正气。

  1939年,年仅35岁的戴安澜升任第5军200师师长,奉命参加桂南昆仑关战役,毙敌6千,击毙日军前线指挥官第5师团第12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扬我国威,再一次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当时媒体盛赞戴安澜颇具北宋大将军狄青的风度。

  1942年,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壮烈牺牲,埋骨他乡。

  毛泽东为其赋诗《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另外,经济之声《王冠红人馆》推出了一期特别节目《精忠报国的海鸥将军:戴安澜》,推荐大家收听。

  写在最后:上述,只是我重走“百年反侵略”路上的部分代表地点。由于篇幅所限,我走访的青岛一战纪念炮台、冉庄地道遗址、红军东征纪念馆、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南昌起义纪念广场、雁门关大捷、孙中山故居、古北口长城纪念馆等上百个革命遗址、纪念馆没能体现出来,以后有机会一一呈现。

  PS:本文作者丁道师,关于本文所述观点,欢迎来信探讨,微信:dingdaoshi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