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财报公布后暴跌20%,唯品会为何被资本市场彻底抛弃了?

2020/8/20 22:15:00

8月19日晚间,唯品会公布今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显示,唯品会第二季度净收入达241亿元,同比增长6.0%,高于市场预期的237.84亿元。


尽管这是唯品会连续31个季度实现盈利,但资本市场显然并不买账,8月20日,唯品会盘中一度跌幅超过20%,最终收盘跌19.45%,创下2018年5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CFO离职,高瓴资本减持,唯品会彻底凉凉


抛开股价来看,唯品会在本季度算是交出了一份相对稳健的财报。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从唯品会表现来看,一季度仅营收微跌,净利润实现逆势上扬,二季度业绩进一步反弹,特别是活跃用户恢复了双位数增长。


股价暴跌的原因,市场认为或与其CFO杨东皓辞职有关。财报显示,杨东皓因个人原因将于今年11月辞去公司CFO职务,公司董事会已将其任命为新的非执行董事。截至目前,唯品会尚未对外披露新的CFO人选,仅对外表示已开始新CFO的调查程序。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1年起,杨东皓开始担任唯品会CFO一职,经历了唯品会上市、与京东腾讯联盟、收购杉杉集团等重要时刻。任职期间,杨东皓曾多次接受媒体采访,并向媒体传递唯品会的业务方向及业务重心相关信息。


临发财报才换CFO/审计机构,本就是上市公司大忌,容易引发外界遐想。唯品会还在财报里官宣CFO离职,确实是撞正在枪口上。美股投资者经历瑞幸财报造假之后,本来就如惊弓之鸟,再被唯品会骚操作一吓,自然夺路而逃。


截止成稿前,唯品会公司仍未就杨东皓离职作进一步解释,这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本市场的担忧。不过,据市场消息,唯品会此次CFO离职是被某美妆国货之光品牌高薪挖角,是正常市场行为,与唯品会本身并无太大干系。

  

值得一提的是,高瓴资本正在从唯品会的股东阵营中有序撤出。今年8月,高瓴资本在美国证监会网站发布的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的美股持仓情况显示,其减持了持有的唯品会股份股票,合计156.77万股,也减持了京东409.46万股。


作为有着全球视野,且管理着亚洲最具资产规模的基金,高领资本投资了包括腾讯、百度、京东、携程在内的500多家企业,对中国市场投资尤为敏感,高瓴资本保持了一贯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原则,在投资上高领资本一贯坚持重仓中国理念。


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曾这样表示:“重仓中国是高瓴资本一个长期的发展。中国腹地辽阔,在一二线城市发展之后,还有三四线城市,仍然充满了创业机会。中国不仅是企业家的宝地,也是价值投资者的天堂。”


高瓴资本作为今年最成功的基金之一,很多时候也是中概股投资的风向标。如今大幅减持唯品会,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对唯品会未来的担忧,这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营收增速掉队,长期盈利可能是罪魁祸首


比杨东皓的离职对股价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唯品会对三季度的业绩预期持悲观态度,公司的业绩指引称三季度营收区间为206亿元至216亿元,同比增长5%至10%,这一数值低于分析师的预期。在京东单季营收突破2000亿,增长提速之际,唯品会的业绩无疑显得相当惨淡。


事实上,二季度因为疫情,中美电商均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京东、亚马逊、SE、ETSY这些中美电商巨头,二季度的增速都是明显加快,但唯品会显然没有获得疫情红利。不出意外的话,唯品会的业绩增长势必也会远远落后于拼多多和阿里巴巴,在电商行业开始掉队。


在唯品会财报公布暴跌之后,一度有人认为被资本市场错杀,给出的理由是「由于受到疫情冲击影响,1至6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256亿元,同比下降11.4%。虽然网络零售要比线下零售好一些,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4.35万亿,但也仅同比增长14.3%,而服饰类商品下降2.9%。所以以服饰为主的唯品会能够取得6%的营收增长和9%的GMV增长,已经非常不容易」。


深究这个看多的逻辑,无疑存在巨大的漏洞。众所周知,一季度中国零售经历了断崖式下跌,但上半年线上零售却已经率先同比14.3%增长,这恰恰说明二季度的报复性消费带来了强势复苏。从李宁、耐克、阿迪达斯和斯凯奇等公司的二季度财报来看,线上销售额普遍实现了同比两位数的增长,京东的财报也证实了6月的电商大促所有品类都在恢复增长,这其中也包括服饰类。一系列的证据都在佐证,唯品会二季度取得6%的营收增长,明显是大幅跑输了整个行业。


唯品会跑输行业,这可能和长期追求盈利有着莫大关系。在互联网领域,电商是典型的烧钱行业。除了阿里之外,保持长期盈利的很少。京东成立12年,今年才走向盈利,拼多多更是被戏称为一台“碎钞机”。背后的逻辑很简单,比起盈利,增长其实更加重要,但唯品会却是个例外,据唯品会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唯品会已经实现了连续30个季度盈利,这家公司一直把盈利当成是首要目标。



近年来唯品会的净利润增速远高于营收,主要原因是公司大幅削减经营费用,同时将低毛利的品类由自营转向第三方商家供应,并放弃了自营物流公司品骏快递。本季度,在营收增速下滑的同时,唯品会进一步削减了不少成本,包括核心的研发投入等。财报显示,唯品会2020年第二季度的技术与内容开支为3.054亿元,而2019年同期为4.223亿元,同比骤降27.7%。这也意味着,唯品会必然采取了裁员、降薪等手段。


这其实已经给唯品会的未来埋下了隐忧。本质上,唯品会平台的用户粘性来自于平台产品的性价比,当其他电商平台给出更高的性价比时,用户自然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一方。站在市场角度观察,拼多多挑起的百亿补贴战,已经蔓延至各大头部平台及几乎所有常见品类,各大电商平台都在烧钱争抢用户,而唯品会似乎一直在不断收缩。


唯品会近年营收增速明显放缓,直接原因就在于新增用户停滞,以及客单价难有提升。尽管得到微信和京东的流量入口,但唯品会的新增用户数量有限,而且与竞争对手距离被逐步抛开——从活跃用户规模看,唯品会今年的月活跃用户徘徊在3000万左右,去年年活跃用户规模也只有6900万,与阿里、拼多多和京东4亿至7亿的体量无法相提并论。


当整个电商市场都在积极争抢用户的时候,唯品会更把更多心思放在盈利上,最终的掉队实则是一种必然。


电商平台进入飞轮转动时代,唯品会已经失去未来


每当说起亚马逊的发展,“飞轮效应(Flywheel Effect)”都是一个必定被谈及的话题,这个来自于管理专家吉姆·柯林斯(Jim Colins)《从优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一书的概念在诸多科技巨头的发展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复盘已经公布二季度财报的一系列电商公司,一个很明显的趋势,那就是电商平台们都不再只是依靠电商,而是更多的将业务进行多元化发展,进行飞轮转动。亚马逊和阿里自不用说,在线上电商蓬勃发展的同时,云计算、线下零售、流媒体和移动支付等各项业务都在加速。


刚刚单季度收入突破2000亿元的京东,在核心电商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京喜正逐渐帮助这家公司深入下沉市场,但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京东物流、京东健康、京东数科成为了新的三驾马车,京东旅游也在不断拓展边界,这一切都在给投资者带来新的想象力。


东南亚电商巨头Sea则依靠游戏产生稳定现金流,不断支撑电商业务发展,而电商订单持续增长又进一步带动支付钱包金融业务,最终一环闭一环,一旦越来越多用户习惯使用Sea提供的电商、游戏、电子支付等服务,Sea从每个用户身上赚取的费用也会更大,这自然会有很大潜力提高它的市值增长。


拉丁美洲的电商巨头Meli同样是遵循类似的发展逻辑,在电商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以Paypal为模型的付款系统Mercado Pago正在成为这家公司新的飞轮,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电商业务的增长。如今金融业务已占这家公司营收的33.78%,重要性日益增长。


这一切的变化其实都在告诉我们一件事,那就是电商巨头们都在探索多元化发展,遵循贝索斯飞轮效应的理论,用高速发展的电商平台,不断拓展自身的边界,以便更好的应对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但这一切却和唯品会没有什么关系。


唯品会CFO杨东皓曾表示,未来唯品会将形成以“电商、金融、物流”为支持的“三驾马车”架构,但唯品会的“三驾马车”如今已分崩离析,物流业务“卖身”顺丰物流,金融业务也大幅收缩,只剩下特卖业务在苦苦挣扎。


唯品会短期内可能仍然会继续盈利下去,但淘宝、京东、拼多多在品牌补贴、低价方面不断烧钱,唯品会乃以生存的品牌特卖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没有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唯品会的未来正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