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我为瑞士疫情的走向捏一把汗”

2020/3/22 9:31:00


在很多人心中,瑞士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通常与社会安定、经济发达、生活水准高联系在一起。然而,今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并没有“放过”这个宁静的国家。截至3月20日晚,瑞士累计确诊人数3863,累计死亡33例。对于国土面积不足45000平方公里、人口850万的瑞士来说,这一数字已对当地居民造成了恐慌。而随着周边国家如意大利、德国的疫情爆发,瑞士更是面临着巨大的防疫压力。本文将着重分析瑞士疫情加重的原因,并简单介绍对瑞士的影响。

瑞士疫情加重的原因

1、永久中立国,没有欧盟的支撑

瑞士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被确认为永久中立国,此后未卷进任何一场战争,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为中立方,至今没有加入欧盟。

地理位置上,瑞士是一个内陆国家,南邻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德国,没有自己的出海口。这就意味着,除了空运,所有运往瑞士的医疗物资都将经过其他国家的口岸。这时,作为非欧盟成员国的瑞士在几个老牌成员国的包围下就显得有些孤单。

在当前疫情加速扩散、物资极其紧张的情况下,欧洲各国陆续宣布征用本国的医护口罩,并禁止口罩出口,这对几乎不生产医疗耗材的瑞士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不但不能指望从周边国家进口物资,前段时间甚至出现了瑞士订购的口罩等医疗物资在运输过程中被德国和意大利拦截的情况。

目前,瑞士国家传染病预防中心要求医护人员更换医用外科口罩时间从2小时延长至8小时,其医疗资源匮乏程度可见一斑。

2、人口流动性强

瑞士的外籍人口占总人口的近30%,其中大多数是来自邻国如法国、意大利、德国,这几个国家的疫情已相当严重。加上欧洲各国出入境非常便捷,容易出现意大利人携带病毒进入瑞士,造成大规模传染的情况。3月1日,瑞士累计确诊病例共18例,全部为输入性病例,此后每日累计病例数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3月10日起,确诊人数上升速度明显加快,其中,3月16日和3月20日两天的单日新增病例数都超过了800例。当前,由于医疗资源有限,瑞士各医院不再对轻症患者进行新冠病毒检测,瑞士的实际感染人数难以确定,可以预见短期内还会持续增长。

3月16日,瑞士联邦主席索玛鲁加宣布将全国疫情警戒级别从“特殊状态”上调至最高级别“非常状态”。此前,瑞士已在意大利交界处设置了检查站,从当地时间17日零时起,在法国、德国、奥地利交界处也将设置检查站,对人员往来实行限制措施,只允许瑞士公民、持瑞士居留许可及跨境劳动许可的人员入境。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地,瑞士的外来输入病例将得到一定的控制。

3、民众没有戴口罩的习惯

在瑞士,佩戴口罩是生病的标志,政府鼓励只有在出现呼吸道病症如打喷嚏和咳嗽时需佩戴口罩,其他时候佩戴口罩甚至会招来异样的眼光。

三月初,在瑞士联邦委员会会议上,一位议员因佩戴口罩而被怀疑携带病毒,国民院议长认为其扰乱了会议秩序,最终这位议员因拒绝摘下口罩而被要求离开会场。

在此之前,著名瑞士免疫学家Beda Stadler还公开表示:“如果身体健康,还戴着面罩到处走,那一定是狂欢节玩家,大家笑笑就好了。”

作为控制疫情的一项重要手段,佩戴口罩在瑞士如此不被大众所接受,也不禁让人对瑞士疫情的未来走向捏一把汗。根据在瑞士生活的华人反馈,目前随着确诊病例数迅速升高,逐渐有人开始在外出时戴口罩,但大部分瑞士人依然选择不戴口罩。

疫情对瑞士的影响

工业、金融业和旅游业是瑞士三大支柱产业。瑞士的工业以机电金属、医药化工、钟表制作为主。其中,钟表业是瑞士的第三大出口行业,瑞士拥有众多享誉世界的钟表品牌。但随着近期疫情的加重,这些品牌在瑞士的工厂陆续宣布全面停工。

前不久,劳力士宣布将三间位于瑞士的工厂关闭10天,等待疫情舒缓后再考虑让员工逐步复工。劳力士在全世界共有四家工厂,此举预计将影响近三万只手表的生产,也意味着劳力士的生产链条已处于暂时性停滞的状态。除劳力士外,百达翡丽和宇舶也相继宣布停工。

除此之外,瑞士的旅游业也受到了重大影响。作为瑞士最重要的服务出口行业,旅游业一直是瑞士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对GDP贡献率约为6%,带动就业约15万人。近期由于疫情原因,几乎全球旅游业都进入暂停,并且由于瑞士紧靠疫情最为严重的意大利,旅游业的恢复还将受到邻国疫情状态的影响。究竟何时才能完全恢复正常,也难以预估。

最后,衷心希望瑞士人民能保护好自己,愿疫情早日平复,让瑞士重新变回美丽的“世界公园”。

本文由“苏宁财富资讯”原创,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专家介绍

苏宁金融研究院是苏宁金服集团旗下的大型专业研究机构,通过整合苏宁控股集团内部资源,与政府、同业、高校、智库等机构广泛合作,为政府、企业和第三方提供定制化研究咨询服务,定期发布专题研究报告,着重于国内消费金融、贸易金融、互联网金融和产业金融等研究领域。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