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评网易最终回应:开诚布公,责之加勉

2019/11/29 23:15:00

  1

  裁员事件发生数天后,出人意料的是,网易和当事人又发布了事件处理结果。

  通读声明全文,这一次看得出来,网易在调查事情前后原委的同时,真正意义上把这几天的业界批评和建议都听进去了。一方面认识到了整个事件中存在的问题,郑重的表达了歉意,同时也对相关涉事人员做了程度不等的处罚,更为重要的是由个案延伸到整体,强化了未来针对员工的权益保障制度。

  透过当事人“你的游戏我的心”最新微信推文,也可以看得出来,双方达成了和解,正在积极的配合治疗。

  批评的声音很多,但从网易后续的这个公告来看,可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明此事件也敲醒了网易,帮助网易在公司发展和员工权益保障之间,找到了一个公约数,并且强化了网易企业文化建设和制度贯彻。长远来看,利大于弊。

  2

  早在网易裁员事件发酵初期,我就接受《时代财经》等媒体采访,深度聊了这个话题。

  我说了几个核心观点:

  第一:突兀的热点往往会有复杂性的一面。现在只是一个单方面(被裁员者)的声音发出来,未必客观,我们还是等等网易的官方声明发出来后,两两对比之后,才好明辨是非。

  第二:一开始我就说,虽是一则个案,但我们应该透过这则个案,去思考管理问题,公司有了规则,如何让人在执行时不出偏差非常重要。

  第三:企业应该建立合理的人力优化制度,以“末位淘汰制度”为例,企业应该把此种制度标准化、流程化、透明化。

  网易作为一家成熟的商业企业,基本的企业人力制度都有,这次的问题核心其实不是大家所认为的“补偿多少与否”,而是“沟通不顺畅,误会叠加”。

  29日的最新声明发布后,在微博、朋友圈等社交网络平台,也有不少业界人士给出了客观的评价。我随手截几条:

  这些评价都在说明,在各方的关注下,现在当事双方都已经和解了,取得了令各方满意的结果。至于看热闹的吃瓜群众,该散就散了吧。

  3

  网易事件爆发后,不少朋友又讨论起一个话题“公司到底是不是家”?

  我想来柳传志老爷子的一段论述:一个企业应该遵循的最根本原则就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做到为股东、为员工、为社会几个方面负责;而从发展的角度出发,企业就必须上进,内部就必须引进竞争机制。员工在联想既要有感到温馨的一面,更会有奋勇争先而感到压力的另一面,因此不能把企业当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是必然的。

  柳传志也重点强调“要爱惜资源,特别要爱惜员工,牢牢记住以人为本”。

  我建议,网易乃至其他互联网企业的相关负责人,都应该去学习这些科技业界的前辈们在塑造员工关系上所做的工作。

  网易方面看起来通过这次事件也学到了很多,在声明中也表示“未来将更注重基层员工关怀,强化员工绩效考核的及时反馈机制,并进一步疏通员工内部反馈渠道,在KM平台搭建统一的意见交流及投诉平台。”

  4

  我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当经济周期到了关键的转型之际,人员管理问题就会变得异常敏感,所有和裁员、离职有关的话题,总能引发关注。

  前几年双创、共享经济、区块链风口火的时候,有那么多企业大规模的招聘和大规模的裁员,大家都能习以为常。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剧,所有人的神经都变得脆弱,仿佛到了谈裁员色变的地步,甚至去年有很多公司的员工宁愿自降薪资、主动966,也要保住一份工作。

  这两年,一些企业,尤其是巨头型企业,为了“团队年轻化”的政治正确,短期内裁撤了大量的老人,让大批的年轻人走上了核心管理岗位。这犯了“为了奋斗而奋斗”和“为了年轻化而年轻化”的形式主义错误,大批只有激情但缺乏经验和的年轻人蒙眼狂奔,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这对于团队的稳定性和公司的长期发展来看,弊大于利。

  在我看来,新的经济周期阶段,企业人事层面的关键不在于“新司机走老路”,而在于“老司机走新路”。

  老员工和老领导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他们虽然思想上可能比较滞后,但拥有丰富的经验,以及年轻用户所欠缺的业务和管理的专业性。重新焕发老员工、老同志的奋斗精神,就是要让他们接触新鲜的业务和岗位,在新的赛道中为企业创造价值。

  如何互补,新老搭配,找到双方的最大平衡点,才是企业人力资源甚至核心高管要考虑的工作。

  5

  说个巧合的事情,我在望京凯德星巴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隔壁一个女士正在和人通话,在电话里不停的质疑“降他的级是因为什么原因,你们的考核是否合理?”

  你们看,职场上的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各家公司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公开透明的按照规则办事,既要让员工的升降褒贬有规可循保障员工基本利益,也要在符合公司利益的前提下大刀阔斧的进行人力优化。

  这次公告实质性的内容很多,能够看出有诚意,最重要的还是看后续能不能执行到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