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观点:碎片化社交媒体形成碎片化的知识体系,喜忧参半

2019/11/6 14:19:00

前段时间刷微博时,偶然看到一张图片,最大的圆圈代表人类所有的知识,而我们从小学初中、本科、硕士在到博士,不同颜色代表每个阶段所掌握的知识。然后从大学开始,每个人都开始有自己的“专业”,我们穷极一生,可能就是在学习一个或者几个专业的知识。

是的,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学会而且做好,古人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这是最理想的学习状态和知识体系。

但是这种专注且渐进式的学习模式,正在被当今碎片化的社交时间撕得粉碎。

碎片化的社交生活

据2018年《国民手机用眼行为大数据报告》显示,网友平均每天看电子屏时长近6个小时,占全天时间的24%;每天使用手机的次数达108次,即一天24小时中,每13分钟就会使用一次手机。

同样是2018年,统计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发布安卓手机用户每天解锁次数和亮屏时间数据:国外安卓手机用户平均每天要解锁65.8次,累计看屏幕的时间达到了4小时。

这两个数据的统计维度不同,但可以确定的,我们一整天的时间被日常作息和手机切割成了5分钟、20分钟,1小时等长短不一的碎片时间。每当我们手上没事干、或者大脑空白的时候,本能的就会拿起手机、查看微信消息、刷刷朋友圈、今日头条、微博等。

那么,这些碎片化的时间我们都在干什么呢?我想重点探讨下手机或者电脑上的碎片化的时间。

比如我经常会查看的微博热搜,通过这个分钟级实时更新的榜单,可以一目了然当下几个小时网络上有哪些热门事件,这些话题话题往往最高可达数百万人次的互动,曝光量几百万到数亿不等。

除此之外,还有微博日榜、周榜、年度新闻关键词等,对于这些话题。一方面,是不同观点激烈的互喷,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另一方面,我觉得是积累知识的过程。比如某话题是“卫星成功发射”,网友在看这个新闻热点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就学习到了有关宇宙、太空、卫星的基本常识。

拿最短的碎片时间来谈,5分钟,可能就是上个洗手间的时间,我们可以看1-3篇文章,十多篇热门新闻,或者几十条朋友圈。如果没有智能手机,我们这个5分钟,可能就只是发呆了。

有很多人叹息,现在国人阅读量太少了,那说的是读书的数量比较少,其实我们的阅读量一点都不少,如果查看消息、刷朋友圈、微博看新闻等所有都算起来,我们每天阅读平均字数应该超过3万字,按照一般的图书20万字来算,你一周时间的阅读量就相当于一本书了,这本书的名字应该叫《碎片化社交中的人类社会》。

我们有理由相信当然这本“书”肯定也是有价值的,什么价值呢?举个例子吧。

近几年非常令我有感触的是,在网络上经常出现的高铁霸座、抢公交车方向盘等热门案件。

说实话,这些霸座抢方向盘行为我之前从未如此了解过,通过最近几年网上的热搜才见到真人真事的,当时第一感觉就是震惊“现在居然还有这么低素质的人存在?”。这些热点事件的天然就是好的教材,它的教育意义,比师长苦口婆心教育晚辈,走到社会要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等这些话的效果要好得多。

我觉得再过几年,关于霸座、抢公交车方向盘话题,通过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讨论,最终会得出一个关于此的法律法规和道德标准,经过话题洗礼的人,会自觉的遵守,这种低素质行为或许会彻底绝迹。

这就是我们碎片化社交的价值所在,无数网友每天在互联网上学到的大大小小知识点、经验,最终会全方位的提高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渗透到我们的日常行为举止和思维方式中去,而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国民素质日益提高’的一部分,同样,大学生不断增多同样也是其中一部分。

碎片化知识体系的隐忧

根据上面的分析,在碎片化的社交生活下,某个人的知识体系可能是这样的。(用电脑自带画图软件P的,请谅解我拙劣的P图技术)

这张图片的基础部分还是文章开始提到的那张图,假设这是一个本科生,毕业后,他经过每天的碎片化社交,他的知识体系可能是那条黄色的折线,红色的线圈代表他同学历同龄人的平均水平,他有一些知识点比较优秀,甚至堪称鹤立鸡群,有一些知识则比较落后,但是他的整体知识储备和上大学时期相比,应该是增加了的。

但是这个图是完美状态下的理想图,我们不能忽视两点:一是人的天性是趋利避害,好恶分明,扬长避短。二是如今社交媒体平台都有一个统一的功能叫做“智能推荐”。

何谓智能推荐?我们在社交平台上看到的内容,都是平台方经过对你进行大数据分析,推荐给你爱看的内容。相反如果你特别讨厌足球,平台方给你推荐了几次你都不看,以后你的页面可能就极少出现足球内容了。

我们来看今日头条的官方介绍内容:

震惊吧,他不仅能知道你感兴趣的内容,甚至知道你有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并将它们精准推送给你。

碎片化社交媒体和智能推荐内容的日积月累,会导致网友只看喜欢看的内容,而且越看越爱看。而网友讨厌的内容,知道的越来越少,知道的越少认知就会更偏激,最终导致他的知识体系严重失衡。所以在碎片化的社交生活下,现实中某个人的知识体系应该是这样的,有点像华为的logo。

图中黄色曲线才是一个人真实的知识体系,他有一些知识经验比较优秀,甚至堪称鹤立鸡群,而且这些知识经验往往是“扎堆”出现,有很多兴趣点是相关联的。比如一个人看过《血色浪漫》一书,可能会被书中观点影响继续去看《在路上》,更向往不断挑战、不断尝试的生活状态,可能会爱上旅居,成为旅游达人。有的人爱看《盗墓笔记》,可能会把《鬼吹灯》《茅山后裔》等等有关盗墓及其相关题材的书都看了,甚至会成为一个考古专家。

但是与之相反的,有一些他讨厌的知识不仅大幅低于同龄人平均水平,甚至都退化了。

举个例子,某个天天只痴迷研究各种武器的军迷,他可能对烽火连天的战争充满了向往。而另一个军迷,同时他也是医院的保安,每天看到各种伤残病痛,能更加深刻的体会战争的残酷,而不会成为一个好战分子。

这种严重偏科知识体系的人,往往会形成某种极-端分子,不会理性看待问题,遇到问题容易走极端,我觉得这会成为碎片化社交生活和智能推荐背后的隐忧。

当然,碎片化知识体系利大于弊,整体上我是看好的。

文/赵宏民 一篇网络创始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专家介绍

  • 赵宏民

    总访问量:158838
    全部文章:283
赵宏民,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等自媒体人,曾任百度高级网络营销顾问,原微媒体主编,现任速途传媒上海办总经理,从事新媒体营销策划工作,专注泛互联网领域资讯评论。微信公众号:haipo1023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