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谦谦君子与疯狂观众,李彦宏反本能行为背后的好涵养

2019/7/4 7:53:00

7月3日上午,一段15秒的小视频走红社交网络,李彦宏再一次登上热搜,这一次的原因有一些意外,是因为被人泼水了。

从现场视频和泼水者的微博动态中不难看出,泼水者「疯狂」举动似乎是希望让李彦宏当众出丑,但李彦宏的回应却十分儒雅,虽然浑身湿透,但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窘迫,反倒是淡淡地调侃「在AI前进的道路上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但是前进的决心不会改变,AI会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

这种超脱本能和应激反应的表现无疑为李彦宏在这次突发事件中加分不少。

如何反本能,李彦宏给年轻人上了一课

在事件在社交网络中引发传播后,李彦宏在被泼水后的反应无疑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焦点之一,甚至不少网友津津乐道于猜测其他名人被泼水后肯恩恶搞的反应。

而在被泼水的过程中和这之后,李彦宏都没有任何过激的反应,甚至还以AI发展举例调侃自己,而在被泼水那刹那李彦宏的表现更是十分的冷静和儒雅,这种克服人应激反应和本能的做法无疑更让人钦佩。

在《隐性逻辑》一书中,卡尔·诺顿曾对人的本能反应的解释是「外部刺激——>身体反应——>大脑评价」,因为很多时候突发事件的整个过程非常短,单脑很多时候来不及做出反应。但从李彦宏这一次的反应来看,显然李彦宏没有很多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常见的惊慌甚至反击举动,而是很平静,这也就意味着李彦宏克制住了身体本能的应激反应,或者说儒雅平静早已成为李彦宏的本能。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早在100多年前,英国神经科学家约翰·休林斯·杰克逊就已经意识到,物种在原有的旧脑的基础上形成了精细的新脑系统,而旧脑作为基础的存在更为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行为。简而言之就是人们的大多数偏好和选择都更多地来源于人的动物性。

但是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人能够克制自己的本能,而这种能力的强与弱也成为了人类社会竞争中非常重要的能力。首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卡尼曼就曾在其《思考,快与慢》一书中将人的反应行为分为了「系统一」与「系统二」,系统一运作迅速,且自动运行,它包括本能、情感、人的动物性,也包括后天习得的联想与技能;系统二的调用则十分缓慢,但往往却很慎重和理性。

大多数人往往会有选择「系统一」作为思考的主体,因此出现了大量非理性行为,而在整个博弈中最终能获胜的人则往往是善于用理性的「系统二」克制感性本能的「系统一」的人。

显然在这一方面,理性的李彦宏给一时疯狂冲动的泼水者上了一课,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李彦宏在那种突发事件情况下做出如此平静的反应,背后是有着多好的涵养。

李彦宏的反本能举动,或将成为AI发展史上的经典一幕

李彦宏显然不是第一个遭遇这种突发事件的名人,2008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遭到了伊拉克记者扎伊迪当众扔鞋,小布什虽然没有李彦宏第一反应那么淡定,但在闪躲之后接受记者提问时,还是能很幽默地回答「就当他是向我掷来的棒球!可惜没有球杆,不然肯定会是个全垒打」。

科技圈同样也不乏这样的趣谈,1999年刚刚发布Windows 97名声达到顶点的比尔·盖茨便被人扔了蛋糕,不过盖茨显然没有小布什反应灵活,被扔了一个「大花脸」,但即便是蛋糕满脸,盖茨也依然面不改色,快速离去之后很快就又回到了活动现场。

对于公众人物而言,反本能似乎正在成为必修课,李彦宏面对突发事件时的高素质反应无疑也会成为一次经典,甚至可能会在未来当AI落地在各行各业后,被人们回忆起时会心一笑的经典场景。

而那些试图借助制造这样的突发事件哗众取宠的人,也从没有谁因此而被人们记住,因为真正会被记录在时间长河中的是那些真正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人,而非那些希望借羞辱他人而成就自己的跳梁小丑。

泼水事件的跨圈层传播是一个社会反本能能力的鉴别器

尽管发生在一场充满科技感的大会上,但这一事件在发生后很快就击穿圈层壁垒,实现了跨圈层传播,被社会各界广泛讨论,这在当下这个传播日渐分层化的时代显然称得上一件全民关注的大事件。

这一方面说明作为国民级产品和科技公司的百度及它的创始人李彦宏在中国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公众对这件事情的反应也成为了一次社会反本能能力的鉴别。

人面对突发事件时会有本能反应和反本能反应,这是由人基因所带来的动物性所决定的,由个体组成的群体也是如此,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就曾描述过群体在本能驱使下的盲目性,某种程度上而言,在虚拟世界中,群体反而更容易带来很多本能导致非理性行为,例如网络暴力等。

而在这次事件中,虽然有很多调侃的段子随之而出,但大多数人对这一事件中对李彦宏泼水的「直男上树」是持有否定态度的,这也说明了理性在这次事件的跨圈层传播过程中还是占据了舆论主流。

大家对于李彦宏理性、儒雅的反应大多都还是持赞赏态度,很多人也在社交网络上积极呼吁抵制这样的行为。

可以说,李彦宏的儒雅反应为人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临危不乱,方为君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