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5年打造1000个“多多农园”,拼多多扶贫助农闯出农商新模式

2019/4/26 19:44:00

上个月,黑马哥回老家给父母盖房,自离开家乡上大学以来,20年来这是第一次在老家呆的时间超过两周。也正是这一段时间,让黑马哥重新认识了家乡和现在农民的生活。

黑马哥的家乡位于鲁西北,盛产苹果,在北京像老家那么脆甜的红富士,可真心不便宜。黑马哥原以为这些年果农们应该能赚些钱,没想到和他们一聊,很多人都在诉苦,说虽然苹果基本上都能卖出去,但是挣不到钱,有时候还会遇到苹果卖不出去的情况,那就只能等着苹果烂在树上,连摘下来的动力都没有。

这也很容易理解,在传统的线下农产品销售链条中,农产品从农民到消费者手里,要经历农民—原产地收购商贩—产地批发市场—销售地商贩—销地批发市场—终端(超市/菜市场)—消费者中间至少5个环节,各个环节都有物流、仓储的成本支出,并且形成了极高的损耗率。

由于下游市场的不确定性,加之各环节的劳动力和资本投入,每个环节所增加的成本都在30%~50%左右。农产品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这其中的每个环节挣的都是辛苦钱,没有附加值,更没有超额利润。所以经常出现农民贱卖、中间商不挣钱、消费者贵买的情况,整个产业链条里没有真正的受益者。

虽然电商、水果商超的出现,减少了中间环节,但是并没有提高农民在整个流通环节中的话语权,没有增加他们的利益。老家的果农说,虽然这两年也尝试通过电商、微商等形式销售,但要吸引来买家还是很困难。另一方面,农民对市场的变化依然缺乏感知和把握,无法及时作出应对,“猪周期、蒜你狠、向前葱”等周期陷阱依然存在。

而在黑马哥看来,目前中国农业供需之间的矛盾和流通环节的问题,是有望通过拼多多最近推出的“多多农园”得到解决的。

4月21日,拼多多宣布其创新扶贫助农模式“多多农园”首站落户云南保山,并宣称未来5年内将打造1000个“多多农园”项目。

云南保山是“多多农园”的第一站,中国唯一种植咖啡的少数民族傈僳族就是在这里繁衍生息。但是,近年来,随着国际咖啡价格持续走低,傈僳族咖农入不敷出,众多青壮年背井离乡。

▲90岁的傈僳族老人交蒙阿凤(傈僳语音译)在屋外扬咖啡,一年四季围绕咖啡劳作已成为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

但是,随着“多多农园”在保山落地,在国际咖啡价格不振的情况下,村里滞销的咖啡豆原料已经被溢价包销。而与真金白银一起进山的,是农研队伍、培训团队,以及加工厂的货车。傈僳族村民现在都学会了一个新的汉语名词:多多农园。

“多多农园”致力于通过改造种植、加工、销售环节,既带动农产品的销售,又从长远带动农业产业的升级。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拼多多主要从种植、加工和销售三个环节,从源头上发起一场革命,期望重塑整个产业链条,改变云南咖啡的严峻局面。在种植环节,平台与云南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合作,在丛岗村和赧亢村搞一块30亩精品咖啡核心试验田和一个740亩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精品咖啡核心试验田,将用最好技术种植铁皮卡、瑰夏等最好品种,3年培育成熟后收益让渡给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加工环节,热经所团队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引导农户改进水洗、日晒等工序,在粗加工环节实现标准化、品质化作业。保山及周边有多家咖啡工厂,未来3年内,这些工厂将在拼多多的引导下,帮助村民提供咖啡豆精制化处理。在销售环节,平台提供流量和数据扶持,加速保山优质咖啡上行。

▲晏永交(傈僳语音译)是丛岗村较早学习制作精品咖啡的农户,通过精细化加工生产,他家的咖啡豆每斤已经可以卖到几十上百元。

上海援滇干部联络组保山小组组长、保山市政府副秘书长周行君则表示,“希望‘多多农园’逐步覆盖整个保山,让滇西粮仓重振雄风,更加希望他们能够把好的经验和模式推广到全国。”

2019年,多多农园还将有5个示范项目在云南逐步进行,分别涉及茶叶、核桃、雪莲果、花椒以及菌菇等5个特色产业。5年内,拼多多在进一步扎根云南的同时,还将在贵州、甘肃、西藏、青海、新疆、海南、宁夏等8省及自治区落地1000个多多农园。

其实拼多多早就涉足了农产品电商,2018年拼多多也宣布投入100亿营销资源推广农产品,协助农产品上行,并且全年实现农产品和农副产品订单总额653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网络零售平台之一。而此次推出“多多农园”,拼多多在助农扶贫的路上走得更远,并且在逐渐探索中国农业新路径。

总结起来,“多多农园”是通过消费端最后一公里与原产地最初一公里的联结,更快速有效带动深度贫困地区农货上行,也就是通过拼多多的销售平台和公司合作,由公司直接从农户手中收购农货,加工后上平台销售,消除中间的差价,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从而达到脱贫的目标。

就像发布会上提到的,和GMV相比,拼多多更看重所能创造的社会价值。在黑马哥看来,“多多农园”的推出,其撬动的社会价值的确要远大于GMV,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多多农园”是在国家重点推进的精准扶贫这个方向上的重要探索。

中国的农民大部分都是辛勤劳作的,却难以致富,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无法顺应移动互联网社会的趋势,无法把握市场的动态,更无法应对市场的变化。而“多多农园”建立了“新农商”机制,即以档卡户集合的合作社为主体,建立农货上行和品牌培育的新模式。该机制中,拼多多将携手地方政府,打造以新农人为创业带头人,工厂、代运营公司提供第三方服务,政府监督、平台扶持的新农商发展模式,以确保档卡户的核心利益,帮助农民挣到钱,将利益留在农村。也只有这样,才能帮农村留住人才,促进后续的发展。

▲丛岗村村道旁的“多多农园”标识。拼多多在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的指导下,希望“把利益留在农村,把人才留在农村”。

第二,“多多农园”重新建立了供需双方的连接方式,也是供给侧改革的有益尝试。

“多多农园”和农民之间的连接不是简单的电商、售卖平台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与消费者之间也不仅仅是电商供给与消费者购买的简单关系,而是通过大数据用“建档立卡户”的方式直连4亿消费者,能直接将市场的需求反馈到供应端,让农产品实现从种植到最后售卖的无缝连接。

而除了产销升级一体化之外,拼多多更是深入到农产地的源头,介入到种植、加工的环节帮助农户适应来自市场的需求,对于解决中国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难以把控品质的问题颇有助益,有助于推动中国农业实现标准化、可控化、品牌化,进行产业和价值的升级。

第三,“多多农园”同时是消费升级的重要一个环节,是真正提升生活品质的一个途径。

衣食住行中,最能体现生活品质的其实就是吃,但也是最难把控,极易引发消费者焦虑的一个方面。虽然水果商超也好,水果电商也好,都在标榜其对供应源头的把控,但目前来看更多还是凸显产地光环,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溯源。“多多农园”在云端实现了产地信息和消费者需求的高度结合,在空间和时间上产生了归集效应,打破了农产区的销售半径和时间限制,将数亿消费者和数千万小农户无缝对接,既能让农户直接看到市场的需求,也让消费者对农产品源头清楚明白,建立信任感。未来,“多多农园”很有可能成为高品质、放心水果的认证标志。

在“最初一公里”实现了标准化,减少了流通环节以后,也能让消费者用更合适的价格买到放心的农产品,实现农户和消费者的双赢。

如果说,拼多多用3年时间,成就了一个中国电商界的奇迹,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胜利的话,“多多农园”的出现,则很有可能提供另一个农村连通城市的成功案例,相信这样的探索,对于改变中国农业的困境,帮助许许多多像黑马哥家乡那样的果农通过劳动致富,都会很有意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专家介绍

  • 黑马良驹

    总访问量:753809
    全部文章:484
张俊良微博id:黑马良驹,国内第一个社会化营销网站socialmouths(www.socialmouths.cn)和锐马传播创始人,致力于微博和社会化媒体内容策略和本土化案例研究,主张社会化营销的数字化、可视化和本土化。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