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国内市场不保,海外颓势尽显,小米帝国或处于大溃败边缘?

2019/2/19 9:45:00

笑到最后才能笑得最好。

近日,IDC 公布了2018年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最早布局该市场的小米手机依然稳坐冠军宝座,出货1050万部,但发力较晚的竞争对手呈现出更惊人的成长性,vivo、OPPO及OPPO子品牌Realme该季度总出货量高达880万部,vivo与OPPO增长率双双超70%,而Realme更是花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实现了零到2700万部的突破,曾经的小霸王学习机、步步高VCD操盘手段永平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国内市场不保,海外市场颓势尽显,雷军苦心构筑的小米帝国已经拉开一场大溃败的序幕。

脆弱的拓荒者

成名要趁早。作为湖北仙桃人,出生于1969年的雷军凭借一款打着民族品牌大旗跟微软OFFICE缠斗多年却始终未能上位的WPS,跻身国内IT业界知名创业者之列,早在而立之年前后就已扬名立万。不过,真正将他推上神坛的则非小米手机莫属。

2011年7月12日,42岁的雷军敏锐地感觉到移动互联网孕育的商机,在这场大潮爆发的前夜,宣布进军手机市场,成为互联网手机的拓荒者之一。

在小米团队亮相两周后,马云旗下阿里云才推出阿里巴巴YunOS,并联手手机分销商天宇朗通发布了首款基于YunOS的智能手机。

一年后的5月28日,罗永浩的锤子手机问世。当年6月,王晓雁联合谭文胜创立了小辣椒手机,这一年的10月底与次年末,中兴的努比亚与华为的荣耀也前后脚问世。

2013年12月17日,OPPO前副总经理刘作虎着手打造一加手机。而贾跃亭的乐视网注册乐视智能研发乐视手机与周鸿祎的360透过奇酷推出360手机时则是2014年7月以后的事了。

2011年12月18日,小米手机第一轮开放购买,3小时内10万台库存销售一空。2013年第三季度,小米已从不到两年前的无名小卒成功挺进该季中国智能手机三强,2015年则取得了国内出货量第一的成绩。

当竞争对手还在绞尽脑汁如何吸引国内消费者眼球时,小米2014年已开始发力海外市场,通过直接出口或本地进行组装等方式进军西欧、东欧、印度等市场。作为先知先觉者,雷军也享受到了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待遇,2015-2017年,小米来自境外的收入分别为40.6亿、91.6亿、320.8亿,占全部营收的6%、13%、28%。那句蹩脚的"Are you OK?"也没能阻挡小米在2017年晋级印度第一大智能手机品牌的脚步。

从不断被模仿到不断被超越

不过,这种领先建立在雷军"跑得快"策略基础之上,只有当小米保持持续领先时才可能奏效,一旦更为强劲的竞争对手学会这一玩法就有可能迅速取而代之,事实也是如此。

在国内手机市场那场血雨腥风的大战中,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亏本销售、明星代言、各种补贴齐上阵,不论是老牌手机制造商还是互联网手机新贵,大家为了争夺头部玩家身份进行了有史以来最残酷的血拼,主要竞争对手通过不断模仿雷军玩法,相继成功超越小米。

2016年,小米遭遇创业以来的最大挫折,据IDC有关数据,当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实现了同比8.7%的增长,OPPO、华为、vivo、苹果分别占据出货量前四名,OPPO、华为、vivo均实现不错的增长,小米却出现幅度高达36%的暴跌,从前一年的冠军直接跌到第五位。

随后,雷军不得不亲自披挂上阵,除了加强供应链管理外,最大的动作则是重新加码低端产品,发力海外业务,依靠红米和周边产品的扩张,实现了一次逆转,被雷军宣称为一个奇迹。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手机销量下滑后还能成功逆转的,除了小米。"

然而,小米当时并没有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去年第四季度,小米手机再次遭遇销量下滑难题,出货量同比大跌34.9%,市场份额为10.0%,排在华为、OPPO、vivo和苹果之后。

与此同时,小米进军海外市场的策略也启发了主要竞争对手,大家从国内市场死磕到了国外,在OPPO、vivo、华为们的猛烈进攻下,小米不仅在印度市场面临严峻挑战,雷军寄予厚望的整个海外业务都不容乐观。

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去年前9个月,小米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实现营收222.9亿元,排除掉Q1的125亿元,Q2与Q3总营收还不足100个亿,照这个进度,全年海外营收预计很难达到前一年320.8亿的水平,更不要说实现增长了。

小米之殇

雷军曾公开将小米这场大溃败的原因归结为荣耀的恶意攻击,事实上,再凶残的竞争对手也无法击垮一家优秀的企业,小米大溃败的根源在于自身研发能力的严重缺失,重规模、轻研发是雷军难以言说的小米之殇。

由于成名太早,雷军和他的小米长时间沉湎于以销量吸引外界关注上,而扩大销量的捷径无异于低价倾销与产品线延伸。红米手机长时间占小米整体销量的一半以上,虽然贡献了一部分销售收入,但这部分产品极易被竞品替代,很难保持长久的竞争力,同时又大大影响了小米在中高端产品上的投入,致使其远远落后于华为和OPPO、vivo,另一方面,低端产品的微利也让雷军没有余力加强研发力量。

2017年,小米研发费用为31亿,在1146亿的营收仅占比%2.8,这一比例不仅远低于腾讯的7%、华为的14.8%,甚至不如一家生产酵母的企业(安琪4.3%)。在IPO前,小米一再表示将强化研发能力,但在股价的绑架下,雷军正在重返老路。

2019年,小米已透露发力家电领域,人们热议的电子烟也成为雷军的目标,在这些陌生毫无技术积淀的领域,小米的运作模式注定是红米手机模式的复制,当这个市场成熟时,更强劲的竞争对手将再次赶来分享胜利的果实。

算上开发米聊的那段时间,小米数周后将迎来9周岁的生日。通常,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告别了幼儿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骨骼与肌肉,即将迎来一个快速成长阶段。9岁的小米本也应该如此,但猝不及防的成功、长达八年的厮杀与毁誉参半的评价让骨骼与肌肉尚未得到加强的小米提前进入了成人的世界,在规模之路上玩命狂奔,但这样的脆弱的小身板还能支持它走多远呢?

【沈氏三公子】是一个鲜活的科技财经自媒体,欢迎转发或参与讨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