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从改变市民到改造城市,这份报告揭示智能城市建设三大规则

2019/1/10 22:40:00

中国互联网经过20年左右的发展,正迎来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之后的,第二次非连续性。

从上半场到下半场,从2C到2B,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互联网行业从来没有如此步调齐整地进行整个行业的同步转身。如果说在上半场、2C、消费互联网时代,BAT改变的是城市里人,改变的是人的沟通、连接、生活方式的话;那么在下半场、2B、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BAT要改造的则是人生活的城市,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商业、智能政务、智能管理、智能教育、智能制造等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CES 2019大会期间,Gartner和百度联合发布了《全球智能城市建设中的机会与挑战》这一报告,报告认为,使用AI来为IoT智能城市增加价值,必须遵守三大规则,这其中包括:随时间逐步管理并利用;超越技术;营造积极正面的第一体验等等。报告还指出,全球已启动或者在建的智能城市已达1000多个,中国以500个试点城市位居首位。

很明显,从改变“市民”到改造“城市”,中国以BAT为主导的“换城”之旅已经开启,而且这不是以往某个领域的局部性、阶段性竞争,而是全局、全域、全系统、全节点的综合比拼。通过对包括BAT在内的科技企业2018年在智能城市领域角逐中的盘点,我们发现百度凭借着四大要点领先了整个行业一个身位,也成为了引领此轮智能城市建设大潮的“领头雁”。

四大因素推动智能城市建设爆发,有其偶然性但是更有其必然性

智能城市建设在2018年大爆发,从时间节点上看,或许有其偶然性,但是从事件结果的角度看,却有着历史的必然。影响这种“必然性”出现的,至少有四大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国家因素。众所周知,出口、消费和投资,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这其中,出口方面由于大家知道的原因,面临着一定的变数和挑战。而消费方面,随着大环境的下行,以及大家对未来的谨慎态度,让“捂紧钱袋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以今年7月为例,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仅为8.8%,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的实际增速更是只有6.5%,创下了近年来新低。

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值得一提的是,投资尤其是基础建设投资,要避免过往存在的简单粗暴甚至是重复建设,而不断要走向信息化、数字化、科技化、智能化、人本化,就成为必选路径。实际上,这就和当下火热的智能城市建设高度相关。

其次,是城市因素。站在城市管理者的角度去看,积极拥抱智能城市建设:一是,可以树立自身拥抱变化、勇于开拓、屹立潮头的创新者、实干家的角色;二是,造福百姓,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可以获取老百姓的良好口碑;三是,能够切实推动城市的改造和升级步伐,让城市焕然一新;四是,能够通过智能城市建设拉动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些和Gartner报告中提出的,智能城市建设可以提升居民幸福水平,提升城市综合治理能力,为实施企业提供广阔市场空间,也是不谋而合的。

再次,是市民因素。现如今大部分市民对当地的交通状况、相关部门办公效率等,可以说都颇有微词。以交通为例,来自百度地图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市民在单程平均通勤拥堵损失时间方面,北京、上海、重庆分别占据了前三甲,损失时间分别为23.5分钟、20.6分钟、17.9分钟。在时间成本高企的当下,浪费时间无疑就是在慢性自杀。

因此,通过智能城市建设,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几乎成为了每一个市民翘首以盼期待解决的痛点。要知道,李彦宏曾经说过,“利用百度的技术,根据预算,可使交通拥堵时的等待时间减少30%-40%。”

最后,是企业因素。大环境的下行,行业预期的不乐观,人口红利消失,流量费用高企,C端业务开发受限……所有这些都让互联网厂商,必须进行转型。因此在互联网下半场,寻找B端、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先期红利,让互联网时代积累的技术优势进行成果落地和转化,构建企业的下一个增长点等等,就成为了当下最紧迫的任务,智能城市建设毫无疑问是一个值得也必须探索和布局的领域。

智能城市领域门槛极高,四大能力不可或缺

在上半场、2C、消费互联网时代,绝大部分细分领域,比如门户、移动资讯、直播、短视频、文学等等,进入的门槛都不算太高;但是在下半场、2B、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很多领域天然的就耸立起了极高的门槛,智能城市就是这样的细分领域之一。如果缺少四大方面的能力,都很难迈进智能城市的市场,更遑论参与市场竞争了。

一是,系统输出能力,这是基础。智能城市建设,需要包括互联网基础技术、算法能力、计算能力、以及云计算、大数据、场景、AI、运营经验等等方方面面的能力。因为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解决Gartner报告中指出的,智能城市建设面临的:缺乏政府层面自上而下的整体规划,核心数据相对孤立,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参与缺失等三大问题和难题。而放眼中国互联网,能够系统性、一站式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只有BAT这样的大厂。当然,其它中小厂商也能够在智能城市建设的大潮中接单,但是以主角身份进行“总包”很难,而作为某一领域的小分包商倒是有机会。

二是,单点突破的能力,这是前提。智能城市和其他很多细分行业不一样,其客户主要以政府等相关机构为主,因此在切口细分领域第一单、第一战尤为重要。这和Gartner报告中认为的规则之一,要“营造积极正面的第一体验”是一个道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第一单与其说是做生意,莫宁说是“做证明”,证明自己有这方面的实力。

要知道,就百度来说,除了自动驾驶之外,Gartner报告中还透露了百度的诸般武器,比如系统建设智能城市的底层能力体系;构建智能城市交通系统坚实基础的智能交通地图;为城市大数据存储与计算能力提供保障的百度智能云;为智能城市提供跨域数据管理模式的百度区块链;全面提升智能城市各系统感知与决策能力的百度大脑;全面提升智能城市交互水平的对话式人工智能系统;以及助力打造智能城市无缝体验的旅行服务产品矩阵……

这其中,以百度智能云为例,在CES 2019大会期间,百度智能云为产业互联网及城市AI化,带来了国内首个边缘计算产品BIE;还带来了国内首个开源边缘计算产品OpenEdge。此外还有为车内AI机器设计的BIE-AI-BOX、为移动设备检测设计的BIE-AI-Board、超级AI计算平台X-MAN3.0等产品。

这些武器要想发挥出它们的威力,只有在切口上的第一单形成单点突破,才能有后续的更多的机会。实际上,无论是百度的自动驾驶,还是阿里的ET城市大脑,无论是腾讯的政务云,还是华为的5G,都是从一个切口进行单点突破的典型。

三是,打造标杆的能力,这是关键。仅仅有切口上第一单单点突破的能力还不够,因为那只是做成了一次生意,要想获得更多的企业级客户的选择,就必须有把业务做成行业样本、标杆的能力。

举个例子,百度在和长沙市政府签订,共同建设“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创新示范城市”协议仅仅两个月后,就协助湖南省长沙市开通了国内首条开放道路上的智慧公交示范线路,成立了湖南湘江人工智能学院及百度实训基地,并做出了全球最多的自动驾驶车型亮相长沙的壮举……毫无疑问,所有的这些都是在打标杆、树典型。

四是,方法复制的能力,这是核心。有了标杆之后固然好,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从中提取出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方法论,并让下一个客户相信你的这种经验和方法论是可以复制的。由此,才能更有效率的成单,也才能更为迅速的对业务进行复制式的快速扩张。

比如,百度就在和政府客户的合作中,不断总结并最终提出了百度AI城市的“ACE王牌计划”(Autonomous Driving、Connected Road、Efficient City)——也即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能城市。其实,更严谨地说,这其中还应该包括智能路网、智能交通。而如果引用Gartner报告进一步细化的话,则有智能城市交通治理解决方案、车路协同解决方案 、智能停车及自动泊车解决方案、智能车辆管理与调度解决方案、城市大数据解决方案等八大解决方案。

以车路协同解决方案为例,在CES 2019发布的最新最强的百度Apollo3.5上,百度Apollo开源了智能车路协同系统IVICS,同时开源的还有全球首个面向自动驾驶的高性能计算框架Apollo Cyber RT,此举极大加速了自动驾驶的落地,同时也可以看出AI City已然成为百度等头部厂商未来最重要的业务方向之一。这也解释ACE王牌计划一经推出,就成为了百度乃至很多其他厂商在智能城市建设领域的标准进阶模板,这就是产业互联网方向和复制的力量。

BAT对智能城市有着四大不同理解,或将带来差别巨大的结果

虽然都认为智能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但是在思考智能城市建设进程的各种问题时,BAT在四大方面,却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

第一,他们的思维不同。BAT各自的思维大体上看,都和他们现在或者未来的核心业务息息相关。比如,阿里倡导的是新零售思维;腾讯主张的是“互联网+”思维;而百度倾向的则是人工智能思维,李彦宏甚至说,“互联网思维已经过时了,现在是人工智能思维。”

实际上,这些思维并没有说孰好孰坏、孰优孰劣,说到底“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当然,这几种思维,也是有一点的差别的,比如新零售思维、互联网+思维,就更温和一些,希望的是通过数字化介入、工具化加码,先进行表层的改造,进而循序渐进深入底层。而人工智能思维,则显得更为猛烈一些,希望直接从最根本的底层入手,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成,一种是改良主义,另一种是变革主义。改良主义第一步更好走,但是很难彻底打破“旧社会的旧制”;变革主义第一步很难,但是一旦做成,就是再造一个美丽新世界。

第二,他们的角度不同。虽然都是人工智能在智能城市建设的场景,但是阿里的新零售主要是站在C端去看问题;腾讯的政务云,主要是站在B端去看问题;而百度的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则是站在“B+C”端去看问题。

同样的,这几种角度也没有高低之分,只不过对厂商的能力要求不一样而已,比如站在C端看问题,更偏向于结果导向,是从结果反推过程的方式;站在B端看问题,是从把控过程的方式去瞄准结果,笃定的是过程对了,结果也就对了;而站在“B+C”端去看问题,则是希望在过程和结果两者之间,做动态平衡和校准。

可以说,这三个角度都能“找到看见”智能城市这个方向,无非是成本、效率的问题而已。如果从距离智能城市最近的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的角度去看的话,百度目前的身位无疑是领先的,不过这是否就是“B+C”端看问题的优势带来的,现在还不可下定论。

第三,他们的视野不同。这一点上,阿里崇尚的是绝对把控、亲力亲为、上阵父子兵;百度选择的则是,广发英雄帖、“让朋友多多的”、合纵连横,从百度Apollo自动驾驶生态联盟体系、百度Apollo车路协同开源、百度DuerOS以及百度大脑的开放等,就可见一斑;而腾讯则更加居中一些,介乎阿里和百度之间。

第四,他们的格局不同。TMT行业里曾经出现过多次,由于行业非连续性变化造成的“死亡事件”。比如从大型机到PC机不连续性过程中的IBM,比如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诺基亚,比如从门户到搜索的雅虎,再比如从PC芯片到移动芯片的英特尔……

一方面是没能跨越非连续性的“死亡”,另外一方面则是跨越了非连续性的重生或者逆袭。如果仔细对比一下TMT行业里各种跨过和没能跨过非连续性的案例,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跨过非连续性的,大部分都不是“头名选手”,核心原因就在于头名选手的历史包袱、当下利益太重了,壮士断腕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出来的。相反,恰恰是好比百度之于互联网行业这种位置的企业,更容易跨越非连续性,因为他们没有包袱,一心向前。

写在最后的话:

智能城市领域的爆发势不可挡,如果说此前互联网很多2C业务,还可以让一部分人在自主性上不选择、不接受的话,那么在智能城市这一2B业务的变革中,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城市里的人,都被覆盖其中,只能拥抱无法逃脱。

相比于互联网尤其是各个2C领域的百花齐放,智能城市的竞争会更加聚焦于头部厂商,对于任何一个头部厂商而言,对手虽少,竞争却更加激烈。虽然现在BAT包括从通信领域杀将过来的华为,这些巨头之间比拼的结果还不得而知,但是从他们的思维、角度、视野、格局等各个维度去分析,就可以感觉到百度AI的后手拳力量,也可以看到百度引领科技企业智能城市建设潮的苗头和趋势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专家介绍

  • 土妖

    总访问量:1062090
    全部文章:431
土妖,互联网评论家。 微信公众号:菠萝财经(boluocaijing); QQ:527085579 欢迎沟通交流、约稿爆尿!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