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AIGC第一股”出门问问的“皇帝新衣”

2024/4/24 18:46:00

导语:出门问问为何不被红杉中国等资方看好?


 | 魏强



4月24日,“AIGC第一股”出门问问正式登陆香港交易所主板。当天收盘价3.68港元,市值54.89亿港元(按此计算,出门问问总股份数高达14.916亿股)。


据了解,出门问问本次上市全球发售8456.8万股股份,其中国际发售4228.4万股股份,公开发售4228.4万股股份——公开发售获117.39 倍认购。最终发售价每股3.8港元,全球发售净筹约2.67亿港元(扣除发行费用)。看似认购倍数很高,达117.39倍——创下港股2023年至今,规模4000万美金以上发行超百倍的认购股记录,一手中签率仅2%。但这是建立在出门问问仅全球发售了约5.67%的股份(如果按公开发售4228.4万股算,公开发售的股份只占总股份的2.83%)的基础上带来的所谓的稀缺性。这个比例的发行量,都比不上一级市场VC机构投资占股的比例。


在这些认购的机构里,还有国资。


据公开资料,中关村国际有限公司和南京经开聚智科创投资合伙企业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此次发行,分别获分配844.1万股、1648.4万股。中关村国际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关村发展集团,经开聚智的唯一普通合伙人及基金管理人为南京新港高投、唯一有限合伙人为南京高新园开发公司、最终受益人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财政局。这两家国资认购的股份总计达2492.5万股,占全球发售股份的比例为29.47%。


据天眼查数据,出门问问注册于北京海淀区—北京市海淀区高梁桥斜街42号院1号楼4层2-406,中关村发展集团也算出生于北京海淀的出门问问的“娘家”。同时,蓝鲨硬科技注意到,出门问问早在2020年就“落户”南京经开区。显然,南京经开聚智科创投资合伙企业的认购,是对出门问问落户3年多的“回报”,也是对辖区内明星AI企业的支持。这次出门问问成功上市,按惯例,南京经开区应该还有上市奖励。


只发行了5.67%的股份,且有1.67%属于国资认购,真正对外发行的只有约4%。如此低的发行股份数量,市值只有54.89亿港元,低于2019年9月出门问问的融资估值7.57亿美元(按港币兑换美元汇率为7.57*7.8337=59.30亿港元)。


公开信息显示,出门问问2013 年 2 月完成第一轮投后估值为510万美元的融资后,总计完成七轮融资,融资总额超 2.55 亿美元,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真格基金、SIG 海纳亚洲、Google、圆美光电、歌尔声学等。显然,真格基金等出门问问早期投资机构应该是能赚钱的(或早已退出),但后续进来的玩家就难说了。



AI新贵卖老股赚的钱都比出门问问上市募资多?


4月23日,AI独角兽公司月之暗面被界面新闻曝光创始人杨植麟卖老股卖了4000万美元(迅速被否认了),按现在的汇率计算(7.8337港元=1美元),人家AI新贵卖老股落袋为安的钱都比出门问问冲刺两次终于港股上市募集的钱还多。


这让出门问问情何以堪?


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拥有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学位,2016年曾创办销售科技领域企业服务公司循环智能(Recurrent AI),是AI领域的创业老兵


出门问问创始人兼CEO李志飞也是一名技术大牛。他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系博士,曾做过前Google总部科学家,是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专家。2020年1月,GPT-3还未发布,李志飞在公司年会上提出“生成式AI是未来”。2020年,出门问问推出能够理解并生成文本的大模型UCLAI,并发布生成式AI在中国的首个商业应用——AI配音平台“魔音工坊”。2023年,出门问问推出升级版通用大模型“序列猴子”。李志飞在AIGC领域的前瞻和努力,显然并没有让出门问问成为炙手可热的AIGC公司,并体现在市值上。


有意思的是,月之暗面的投资方中也有红杉中国和真格基金


据公开信息,月之暗面创立于2023年3月,2023年6月月之暗面完成超2亿美元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真格基金、红杉中国,投后估值约为3亿美元(对比出门问问第一轮融资的投后估值为510万美元,天壤之别)。月之暗面最为人称道的是2023年10月推出的全球首个支持输入20万汉字的智能助手产品Kimi AI。


2024年2月19日,月之暗面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金额超1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小红书、美团、阿里等,估值达约25亿美元(约180亿元),成为国内大模型领域的头部企业。


同样是红杉中国投资的AI公司,出门问问创业至今已达12年,但市值仅54.89亿港元,不到仅创立1年多的月之暗面估值的1/3。这次上市,红杉中国有没有继续增持出门问问的股票?不得而知。


目前,中国市场上估值超10亿美元的AI大模型公司除了月之暗面外,还有Minimax(超25亿美金),智谱AI(约100亿元)、零一万物(超10亿美金)、百川智能(超10亿美金)等,都比出门问问估值高。


显然,在新一轮AIGC创业浪潮里,出门问问并不被红杉中国等资方看好。


这源于出门问问存疑的增长性。


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出门问问的收入分别是3.97亿元5.02亿元5.07亿元(注意,2023年的营收只比2022年增加了500万元,这还是在冲刺上市的当口,营收数字实在不好看。)


当然,为了表现利好,出门问问拎出来了AI方面的收入增长数据,AI软件的收入从2021年的0.60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3.4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0%;AIGC解决方案在2021-2023年的收入分别为682.2万元、3985.7万元和1.1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超300%。


这些数据看似靓丽,但拆开就可以看到,其收入大部分来自于大客户的收入:一直到2023年6月30日,大众汽车的收入还占出门问问总收入的53.0%,2022年来自大众汽车的营收还占总营收的42.6%,相当于大众汽车2022年贡献了2.139亿元。


据出门问问招股书,大众汽车2017年就投资了出门问问1.4亿美元,一直到2019年9月还认购了1500万美元。大众汽车这个投资方,还是出门问问最大的“金主爸爸”,营收过半靠股东,试问出门问问的增长性在哪里?如果不小心丢了大众汽车这个大客户(比如被其他AIGC公司撬走),这对出门问问是否是致命打击?



出门问问称自己在国际化的道路上,TicWatch系列产品凭借精美的设计、优质的用户体验和极致的科技创新,成为全球AI可穿戴领导品牌。但实际上,出门问问2020年-2023年6月,来自中国大陆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0.8%、24.4%、58.2%、73.8%,出口业务占比越来越小。


2022年时,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的收入就已经明显下滑。


出门问问打出了“AIGC第一股”的旗号并成功港股上市,确实踩在AIGC和出海两个大风口上,但营收业绩等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让其市值倒挂。蓝鲨硬科技希望出门问问以此次上市为契机,快速找到爆发性的AIGC应用场景,走出低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专家介绍

蓝鲨硬科技追踪前沿科技,引领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蓝鲨硬科技致力于追踪全球新能源、AIGC、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通过深入浅出的故事让普通人也能读懂最深奥的科技。同时积极报道前沿科技与各产业深入融合,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佳实践案例。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