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丁道师:杜甫的公路诗

2024/1/26 20:52:00

1

  我们知道,有一种电影类型叫公路片或者公路电影。按照百科解释,这类电影的故事主题或背景往往设定在公路上,主角通常为了某些原因而展开一段公路旅行。这段旅程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的戏剧冲突,并在旅行的过程中完成生命体验、思想变化、性格塑造,或者与他人的、与自我心灵的交流。

  像我们熟知的《菊次郎的夏天》《末路狂花》《无人区》《后会无期》《人在囧途》《阿呆与阿瓜》《心花路放》《落叶归根》等,都是典型的公路片。

  其实,在唐诗中,除了山水田园诗、送别诗、宫体诗、咏物诗、悼亡诗、怀古诗,也有一种往往被我们忽视是诗歌类型——公路诗。

  被很多人誉为中国最伟大诗人的杜甫,就是写公路诗的大家。

  就像公路电影一样,在杜甫的公路诗中,“路”只是一个载体,诗歌内容更多的是一场关于生命、家国、个人情感和社会规则的深刻探讨。

  2

  在这些诗篇中,杜甫或孤身一人,或拖家带口共赴未知之地,他们在路上历经风霜雨雪,饱受战乱之苦,一次次见证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和妻离子散。


  正所谓“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二十一家齐入蜀,惟残一人出洛谷”。

  杜甫在奔跑、逃难、会友、投亲路途中的每一处景致、每一番遭遇、每一次见闻,都成为他笔下流淌的不朽诗篇。而这些诗篇背后,往往隐藏着对时代命运的关切、对人性光辉与阴暗的洞察、对情感复杂性的抒发以及对动荡时局的深刻反思。

  解读杜甫的公路诗,我们就先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开始吧。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不是杜甫的第一首公路诗,但堪称是杜甫第一首里程碑式的公路诗。众所周知的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出这首诗。

  那时,作为一名资深长漂,杜甫为了节约生活成本,让老婆孩子搬迁到了距离首都长安100公里的奉先县。像极了今天的中年北漂,男的在城里打拼,老婆孩子在燕郊、固安生活。所谓“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后来,经过多年努力,杜甫被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是一个从八品下,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锁钥的小官儿。这个职位虽然距离“致君尧舜上”的目标还远,但杜甫很是开心,想着赶紧跑去家里和老婆孩子庆祝、团聚。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杜甫不等天明,半夜里离开了长安城。隆冬腊月,气温骤降,杜甫满身都是寒霜。那个冬天有多冷呢?杜甫的衣带断了,想结上它,指头儿却冻僵了。

  杜甫的脚步不同,突然狂风大作,温度似乎又低了几度,杜甫冷得直打颤,这个时候杜甫想到的不是自己的遭遇,而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我自己好得是个国家公务员,尚且如此惨,可是老百姓呢?他们怎么办。

  杜甫继续往前走。天蒙蒙亮的时候,走到了骊山脚下,在骊山高处,那里有皇帝的御榻,还有举世闻名的华清宫。华清宫里有温泉,那儿像王母的瑶池仙境,温泉里暖气蒸腾,比春天还要温暖。唐玄宗携嫔带妃,率领一众大臣们欢饮达旦,一派大唐盛象。反观杜甫,攀登在结冰铺霜的山路,瑟瑟发抖,时不时滑到了,又爬起来继续往前走。这一幕形成了极强的反衬对比,这种创作手法,在杜甫的诗里经常可以看到。

  更讽刺的还在后面。杜甫继续往前走,他想到那些赐浴温泉的达官贵人,所穿的绸帛都出自贫寒妇女的艰苦劳动。她们的丈夫和公公,被官家鞭打绳捆,一车车丝绸被运进京城。此情此景,让人触目惊心。讽刺的是,贵人们穿的是貂鼠皮袄,吃的是驼蹄羹汤,他们穿也穿不完,吃了吃不了。反观大门之外,有穷人已经冻饿了。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种强烈的对比更加突出了社会的不公和矛盾,使得杜甫的讽刺意味更加浓厚。

  杜甫折而向北,继续赶路。赶到泾、渭合流处的渡口,又改了路线。从河上过桥的时候,杜甫听到桥柱子却吱吱呀呀响个不停,摇晃震动,仿佛随时可能被河里的浮冰冲毁。可是顾不得那么多人了,想到了在奉先县的老婆孩子,硬着头皮过了桥。

  过河后继续北上,又走了100多里地,终于到家里了。

  如果按照公路电影的剧情,此时应该到了电影的尾声,以大团圆的形式结束。可是杜甫的经历,远比电影来的更真实残酷。杜甫回到家,一进门就听到家里人嚎啕大哭,原来他那小儿子,已经被活活饿死了。邻居们也赶来了,看到这一幕惨状,忍不住泪流不止。杜甫内心无比惭愧,做父亲的人,竟然没本事养活孩子!

  即便到这个时候了,杜甫仍然想到的不止是自己,而是天下苍生和黎明百姓。所谓的大唐盛世,早已经千疮百孔、大夏将倾。

  果不其然,在杜甫创作这首公路诗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了。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也被后世看作安史之乱的预演和反思之作。

  3

  还有杜甫的代表作“三吏”“三别”,也都是典型的杜甫公路诗。

  公元758年,杜甫秉笔上书为房琯求情,触怒了皇帝。杜甫没能成为下一个被皇帝视为镜子的魏征,反而被皇帝讨厌,贬为华州司功参军。那一次,杜甫离开洛阳返回华州,历经新安、石壕、潼关,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官兵残暴、豺狼虎豹横行,诗人触动极大,写下了史上最伟大的公路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创作“三吏”“三别”的时候,杜甫的诗风已经大成,他摒弃了所谓“精美文笔”,而是以“公路行走+白描实录”的形式,直接叙事,直抒情歌。

  这六首诗,既是诗,也是史。用今天的话说,杜甫在那个流离失所的年代,扛着摄像机,用现场报道的形式,忠实的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人和事。他的诗歌,就是那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一段段感人的影像,它们忠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人和事,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宝贵的历史资料。

  没有任何矫揉造作,没有任何夸大和想象,也不加掩饰,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无论是官吏的残暴、人民的疾苦,还是战乱的残酷、社会的动荡,他都毫不留情地将其呈现在自己的诗歌中。这种真实而深刻的表达方式,使得杜甫的诗歌具有了更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民的苦难。

  在新安地界,他看到当地在点兵,很多半大的孩子也被抓进“壮丁”中,杜甫发出疑问“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得知这些孩子们马上就要上战场时,杜甫发出“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的控诉。可是老天爷听不到他的话,况且国家兴亡,和每个人都有关系。杜甫此时的心里是非常矛盾的,于是完了又安慰他们“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大家都振作起来吧,郭子仪对军士非常好,这是唯一的安慰了。

  离开新安县杜甫又继续西行,有一晚投宿到了石壕村。好家伙,白天征丁也就罢了,这帮吏卒居然深夜又开始捉人,老百姓还有没有活路了。在石壕村,杜甫压抑内心的愤怒,再也没有去“打扰”兵丁,而是作为一个旁观的画外人,以极其冷漠的笔头,一字一句写了下传诵千古的《石壕吏》。《石壕吏》用了纯白描的手法,每一个字都普普通通,但每一个字又重如泰山。

  离开石壕村,杜甫继续西行,又来到了潼关。看过《神雕侠侣》的朋友应该都记得,杨过之所以“由坏转好”,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一次次听郭靖吟诵“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然后借此了解了杜甫,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明白了“贩夫走卒,只要有为国为民之心,那就是真好汉、真豪杰了”的道理。

  这首诗就是《潼关吏》。初读这首诗时,我不明白杜甫说的“万古用一夫”是什么意思?直到我驾车来到了这个地方。

  那是2023年8月14日,我来到了潼关岳渎公园。登上岳渎公园的木栈道,向北望去,豁然开朗。忍不住大呼“壮哉,壮哉,简直何其壮观”,心下释然,原来如此。潼关地势之高、之奇、之险,须得从此俯视,对照黄河奔腾,方可一探究竟。极目远望,只见黄河之水由西向东,奔流而下,随后和渭河相汇聚,冲击出一片平原泛区。

  杜甫当时也是亲自走过之后,才体会到潼关的雄奇,明白了这个是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塞。因此,最后说了一句“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意思是,潼关这个地方啊,只有咱们自己不犯错误,紧守城门,敌人就打不进来。

  估计杜甫的建议被后人听进去,此后的1000多年中,潼关一次次以守拒战,给进攻方以沉重打击。明朝末年,不可一世的李自成,在潼关之战中对上了孙传庭的守城战,吃了大败仗,元气大伤。

  4

  在杜甫的不朽诗篇中,能称之为公路诗的作品,至少有200首以上。

  公路诗《北征》,以诗人归途中和回家后的亲身见闻为题材,叙述了安史之乱中民生凋敝、国家混乱的情景。这不仅是杜甫一家的描述,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公路诗《负薪行》,是杜甫游历于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到夔州(治今重庆市奉节县)的路上所作。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对劳动妇女的关切,也隐隐体现了杜甫对战争的反思。

  公路诗《发秦州》,是杜甫从秦州前往同谷县写的十二首纪行诗。杜甫在描述秦州的险峻和寒冷时,流露出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而在叙述离开秦州的原因时,他又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境遇的不满和无奈。

  公路诗《登岳阳楼》,是杜甫由江陵、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登上了神往已久的岳阳楼,有感而发。诗人赞叹洞庭湖的包容和浩渺,但又想到自己晚年仍飘泊无定,国家也多灾多难,不禁泪流满面。

  公路诗《徒步归行》,是诗人荣授拾遗之职后依然困顿的真实写照。正所谓“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

  公路诗《三绝句》,是我最不忍读之的诗句。“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二十一家同入蜀,唯残一人出洛谷”这些诗句如果放在今天的和谐社会,是难以让人置信的。

  5

  杜甫,这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以“疏布缠枯骨”之身,将中国古典诗歌的现实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我们反复阅读那些“正能量”诗歌时,不妨多留意一下杜甫那些被历史尘埃遮盖的公路诗。它们或许没有山水田园的清新雅致,没有宫体诗的“好词好句”,但它们却有着独特的生命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深入挖掘。

  杜甫是公路诗的集大成者,他的公路诗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到“三吏”、“三别”,再到《北征》、《负薪行》等,这些作品无不体现出杜甫对家国天下的深切关怀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在这些诗篇中,杜甫以他的行走为线索,将个人的遭遇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弊端。

  杜甫的公路诗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更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他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意象鲜明而富有感染力。他通过对旅途中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和咏叹,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韵味和感情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对家国天下的深情厚意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

  我还是那句话,要理解杜甫的这些诗,不仅仅要多喝几碗墨水,更要和杜甫一样,以脚丈量我们所处的这片大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