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戴逸先生千古

2024/1/25 19:50:00

据多家媒体报道。2024年1月24日上午,著名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一声叹息,戴逸还是走在了《清史》面世之前。

  24日下午,写了一首《无言》,追赠戴逸先生。

   《无言》

  回望神州三万里,秉笔著史七十载。

  安能畏人千万言,垂老矣矣事未尽。

  何当再举班校书,人间难寻太史公。

  却道浮生如过客,举杯停著意茫茫。


  另:2015年6月, 我写了一篇文章《<清史>迟迟不出世让人揪心 》,今天以附录的形式发出来。

  附录:《清史》迟迟不出世让人揪心

  周末和友人小聚,纵谈中国历史风云变幻。有人提出“编修工作启动这么多年,《清史》为什么还没出来呢”?

  友人这里说的《清史》,正是指我们官方的《清史》,这项工程在2002年启动,当时中央领导经过详细调研和缜密考虑,认为重修清史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经江泽民、朱镕基、胡锦涛、李岚清四位政治局常委的批准,做出了启动清史纂修工程的重大决定。工程由中央财政划拨专项资金,约6亿人民币,用10年或10余年的时间完成。为了这项工程,专门成立了清史编纂委员会,知名清史专家戴逸领衔,并由清史学界的专家学者组成,全面负责清史纂修的学术组织工作。

  众所周知,中国有《二十四史》的说法,这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历史上,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把编修前朝的历史作为极为重要的工作,其重视程度绝不亚于我们今天官方重视的的南水北调、神舟飞船、三峡水利等工程。

  《清史》工作一再“跳票”让人揪心

  《清史》的工程是2002年批准的,按照当时预期的进度“用10年或10余年的时间完成”,到了今天已经到了出版面试的时间,但迟迟没有面世,让一众关心历史的群众不免担忧。

  2011年12月,有媒体报道戴逸反复强调,2012年必须向中央拿出一部近一百卷、三千五百万字的“送审稿”。戴逸说,如果到2012年还完不成的话,就要像干将莫邪炼剑一样,跳进沸腾的熔炉。但清史工程的进展似乎并不顺利,很多研究者由于忙于各自的工作和社会活动而一再拖稿,让戴逸焦虑万分。

  后来(2012年初)有媒体报道,《清史》编纂工作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截至2011年年底,《清史》145个项目已有130个项目提交了送审稿,审改工作全面展开。按进度,2012年年底将基本结束审稿工作。这条消息让我们这些明清历史的爱好者看到了曙光,当时我感觉再怎么迟2015年肯定可以看到《清史》的面世。

  但项目的进展没有我预想的顺利,笔者注意到,2013年12月戴逸在人民大学参加一个颁奖典礼后表示“由他领衔编纂的清史历经11年工作,近百卷的初稿已经完成,整部清史预计将于三年后面世”。也就是说,《清史》最快到2016年我们才能看到,而且戴逸先生用了“预计”二字,说明年清史也有一定可能不会出来,而且以戴逸先生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清史》还真可能跳票。

  《清史》编修工作没有得到国家足够的重视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断代修史!每当一个新的朝代建立后,不管皇帝是明君还是昏君,不管经济落后还是先进,都要为前朝修史,否则说明你这个王朝不是中华民族的正统。《明史》是清朝的人编修的,《元史》是明朝人编修的,按照这个节奏我们新中国的人当然要编修《清史》。

  事实上,历代修史都是由宰相、大学士来牵头,说白了历史上负责编修官方正史的人基本上都是正国级领导人,这个人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国务院总理。《明史》的负责人张廷玉是内阁大学士,《宋史》的负责人脱脱是宰相、《新五代史》的负责人欧阳修是参知政事、《隋书》的负责人魏徵也是宰相。

  戴逸老先生也说过没有权威机构就不可能调动全国的学术力量。我们修清史要调动各种力量,必须有权威的领导,清史编委会最好由一位副总理来挂帅,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可以作为一个基本力量。

  而我们今天的《清史》编修工作的总负责人是戴逸,从学识和能力来说戴逸不比欧阳修、张廷玉差,但级别上差太多,级别低意味着调动资源的能力差,而修史最大的障碍就是各方资源的调动和统筹。

  在我看来,目前中国对《清史》的编修工作相比历朝历代,简直太不重视了。6个亿的投入貌似很大,但其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和投入的资源占比,相比我们的上一本正史---《明史》差太远了。

  前段时间看到一些网友表达“花6个亿为了写一本史书值得吗”的观点,我对此心痛不已,我们当代年轻人对历史的无知和漠视让人心寒。很多人不了解《清史》的编撰工作何其浩大,绝对难过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而史书不是写作出来的,而是编修出来了。《清史》有3500万字,但准备的资料素材超过30亿字,图片超过几十万张,全国上千名专家为此付出10多年的专家,6亿的经费真的很不够。

  《清史》没有进行科学的人员搭配

  在我看来,《清史》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没有进行科学的人员搭配。现在全国各地很多专家在戴逸的奔走下,或为名、或为利、或为道义加入了《清史》的编修工作。但大部分项目领衔者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专家。

  提起历史专家,我想大部分人印象里肯定是满头白发的博学大家形象,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现在负责编撰清史的专家,除了戴逸,其他人也都是七老八十的专家。诚然,修史需要专家,需要大龄的经验和学识丰富的人才,但修史也需要年轻人参与进来。年老的有年老的经验好处,年轻的有年轻的好处,搭配起来才能把工作做好嘛。近年来,祁龙威、冯其利、溥任等一大批清史专家或者研究者因年事已高离开人世,这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能不能让一批青年学者真正意义上参与到编修工作中来呢?

  为什么没有足够地使用信息化的手段

  当年,司马迁受宫刑,在狱中完成了《史记》,可谓《24史》中出世最艰苦、最委屈的一部。后来,大部分的朝代编修前朝历史环境好了很多,冬天有炭炉,夏天有扇子,时不时还有各种补助。

  即使如此,到了24史的最后一史----《明史》的效率仍然非常低下。举个简单的例子,某条历史事件需要去四川成都某个学馆寻找相关史料做参考,这就需要北京明史馆(笔者注:明史馆指清政府为了编修《明史》设置的机构)相关负责编修的官员从北京跑四川一趟,然后取回来。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之久,如果取回来的东西用不了或者不够用,得了还得再跑一次。

  到了21世纪,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应该把信息化以及ERP系统利用起来,修史的效率按理说应该比古代高了几十倍几百倍不止。但现在我们看到信息化时代下,新科技并没给《清史》的编修工作带来多大的助力。2014年中秋节左右的时间,一位青年学者去北京东城区戴逸的家中拜访做客,让这位青年学者震惊的是“戴逸这样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清史专家,居住环境非常简陋,清史相关的资料堆满了家中的整个屋子”。

  可敬又可悲,为什么到了2014年,我们的编修相关的资料时“还要堆满了整个屋子”,这些资料如果能够数字化,不管是编辑还是检索,还是旁证左引或者是某条细节资料找寻都比“在满屋子的资料中寻找”要方便的多。

  写在最后:时至今日,清史纂修主要成果尚未出版,戴逸先生每每感慨“希望有生之年能够看到清史纂修的完成”。呜呼,吴晗、郭影秋已逝,戴逸老先生也年近90,而当今中国编修《清史》,除了戴逸谁还有资格?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