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优化智慧居家医养服务,环球医疗“老有所养”里的央企担当

2024/1/12 17:54:00

在2022年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曾明确,我国将在“十四五”时期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当前,构建及完善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医疗康养服务体系,正在成为全社会共同的需求。王海东表示,现阶段国内养老格局基本呈现“9073”态势,意指90%左右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曾提出系统布局,占比九成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重中之重。

显然,更多医疗资源和服务需要被有效引入到居家养老体系。事实上,医院可以凭借其多元化多层次的老年医疗护理服务寻找其中的契合点,将医疗技术服务与养老保障有效结合。掌握医疗资源的关键玩家,正在这种“双向奔赴”中寻觅新机遇。作为以医疗健康为主业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环球医疗(2666.HK)正在以旗下60余家医疗机构为基础,通过标准化建设和数字化手段,逐步开展一场以智慧居家医养为主题的战略实践。

居家医养,需要支点和领路人

《2022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已攀升至2.8亿,占全国人口的19.8%。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口规模将突破3亿。

受传统文化及机构养老费用高昂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老人不愿离开自己原来生活的环境入住到养老机构;部分服务温馨、收费低廉的机构又受限于规模太小、床位有限等因素,导致大量老人仍在家中度过晚年。可以预见,以居家业态为主的“9073”养老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

因此,居家医养服务体系建设势在必行,同时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沙利文2021年中国健康养老产业白皮书》以及尚普咨询集团报告显示,中国健康养老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由2016年的2.9万亿人民币增长至2020年的4.9万亿人民币,预计2025年将达到9.9万亿人民币,社区居家养老市场需求规模即将突破5万亿,2021年至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5.1%。

然而,要真正满足大部分基层老年群众的养老需求,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医养服务体系,还需要加强基层的场景化建设。

比如,按《“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数据,国内现有4200万以上的(半)失能老人,约有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这部分人群需要合理的适老化改造,便捷的上门医养康护服务,才能真正解决居家养老的刚需问题。

要让居家医养模式能在一线场景“跑”起来,问题的关键是商业模式:居家医养,谁来承担日常的工作?适老化改造做到什么程度?如何在居家情况下满足老年人的更多需求?整个创新过程如何保证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不难发现,在这个过程中,那些依靠家庭和社区资源难以获得的服务,恰恰是撬动居家医养向好发展的“支点”。而医院的医疗服务,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居家医养发展过程中,医疗机构要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让居家养老获得更多医疗支撑。掌握关键资源的企业,更有望成为居家养老的破局者和领路人。

经过对一线养老需求和医院业务状况的深入研判,环球医疗制定了智慧居家医养发展战略,以丰富的医疗资源为支撑,通过智慧化平台将医院专业的服务延伸至家庭,为百姓解决居家老人的医养难题。同时,借助其金融资源优势,地方政府及医养企业可获得养老金融服务,促进金融业务回归实体,打通产融结合的最后一公里。

在医疗服务与居家医养需求的“双向奔赴”中,一个新的可持续产业循环正在形成。

智慧化能力+医院+养老服务,产生“化学反应”

环球医疗拥有下属60余家医疗机构,三级医院5家,其余为二级、一级以及社区医院。早期,医院接触老人的方式是义诊,但这很难触达前述(半)失能老人等群体,建立长期联系也有困难。通过对居家老人需求与医疗转型发展的深度思考,环球医疗充分利用医疗资源、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逐渐摸索出一套完善的智慧居家医养服务体系。

环球中铁宝鸡医院,是环球医疗第一个完整的实践案例。其前身可追溯到1953年的中铁一局五处隧道公司第四隧道队保健室,1984年搬到现地址,从此服务于周围群众数十年。时过境迁,医院受限于原本的软硬件条件,如床位设置等,逐渐遇到发展困境。但区域医疗资源的口碑的存在,令其有了走出医院、走进群众生活的基础。

对居家的老人而言,许多养老服务是融合在日常生活中的,比如家政、陪诊、日常理疗等。只有当监测到老年人出现健康问题时,才是真正的医疗介入的时刻。

所以,居家医养方案的第一步,是围绕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进行“适老化改造”。仅用不到两个月时间,环球医疗便完成了居家入户智慧适老化改造与居家医养系统(小程序、APP、PC端)的上线,为深入洞悉居家老年人的综合状况提供了支持。

首先,基于智慧适老化改造衍生的数字化监测能力,医院实现了7*24小时对签约客户进行健康状态及居家环境的监测,实现突发意外情况第一时间响应,不仅增强了对老年人的关注能力,也为其子女家人提供了新的健康安全管理方式。

其次,基于这种全方位的观察,医院积极调动医护能力和养老资源,为用户提供上门医疗、护理、康复、推拿以及陪诊、家政、安全监护等48项医养服务,总体涵盖远程监测、智能预警、上门急救、健康管理、养老照护等专业、普惠的医养服务。在市场化基础上,老年人群体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获得合适的服务,有效实现了服务的定制化和精准化,提高了居家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最终,借助这一整个智慧居家医养服务体系的运转,环球中铁宝鸡医院吸引到了最精准、最需要相应服务的老年人客群,医疗资源配置大大优化。“智慧医养到家”小程序正式上线不到2个月,已绑定用户一百余位,每位用户均完成了不少于一次的下单。

并且,用户还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现实需求,在日常服务基础上到医院进行体检、门诊等入院服务,为医院导流,医院因此实现了从居家医养到院内医疗服务链条的打通。

医院预计,2024年该项业务客户增长率将不低于100%。事实上,环球医疗利用基层医疗体系+智慧化医养能力的结合,一手盘活了基层医疗资产,下属医院的转型发展得以落地,一手在医疗服务和智慧化能力从院内向居家场景延伸的过程中,为居家老人提供从活力自理到临终关怀全养老周期的健康管理,带来了更高质量的医养体验。这最终实现了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丰收。

当前,医院行业本身竞争激烈,重复性项目较多,基层医院资产价值释放不完全。在智慧居家医养这类业务成长的背景下,环球医疗旗下机构正在找到新的增长点。现阶段,智慧居家医养业务已具备在环球医疗旗下其他医院复制的基本条件,将于年内多点布局连锁推广。

盘活产业资源,居家医养走向大未来

居家养老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无论是老龄化程度极高的邻国日本,还是养老产业发达的欧美国家,居家养老都是一种成熟的养老体系,且其受欢迎程度和市场占比都远大于机构养老。

以英国为例,《环球》杂志报道称,“2021年,英格兰和威尔士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有97.3%住在私人所有的房屋内”。在社交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老年人的医疗需求由周边全科诊所和医院共同满足。为此,英国国民保健制度(NHS)对住宅适老化改造及医养服务的执行提供了详细指导。

现阶段,国内尚处于对类似成熟的居家医养体系进行探索的阶段。长期以来,国内机构养老占据聚光灯下主位,但其饱和式服务供给带来的高昂费用和资源浪费,持续让社会萌发新的思考。

近两年,居家养老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统计,自2019年以来,至少6家以数字适老化改造、老人照护为核心业务的企业获得融资。可见,居家医养市场蓬勃发展的新趋势已经显现,只是供给端缺乏有规划有水平的供给,需要更多结合一线场景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做有效的服务累加和资源盘活。

而从环球医疗的例子来看,它也正是在沿着这样一条高质量道路向前。其实践不仅有据可依、有成功经验可以佐证,并已展现出了初步成果。环球医疗将依托医疗资源与智慧管理平台,打造智慧居家医养示范服务中心,树立行业标杆示范,带动中小医院转型,让央企的医疗服务通过智慧化手段惠及居家医养的广大百姓。

在具体动作上,环球医疗数字化智慧医养平台将进一步整合设备、药耗、服务、金融等上下游供应商资源,加深资源、技术、资本的结合程度,撬动居家养老的更多可能性。预计到2025年,环球医疗将打造1家智慧医养综合示范中心,落地5个以上居家医养区域服务中心,实现智慧居家医养板块年营收目标2-3亿元。

国家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乌丹星曾指出,养老的本质仍是服务用户需求,所以服务应该跟着需求走。“以客户为中心,以老人和家庭为中心提供全流程、全时空的服务,如果谁能够做到这点,就一定能成为行业的领军者。”

环球医疗已建立的体系化服务,必将为行业构建可持续的产业生态系统提供重要参考,其完善的布局也会持续释放医养服务的品牌价值和吸引力,向社会展现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的央企担当,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来源:港股研究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