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一些碎碎念:还要不要做独立自媒体?

2023/12/30 10:19:00

 1

  这段时间,发生了很多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事情,让我思考一个问题:还可以做独立自媒体吗?



  第一:小鹏汽车、货拉拉、智己汽车一个个怒怼媒体,甚至扬言报警。但是你们仔细看一下,被他们怼的都是没有背景、没有靠山的自媒体/新媒体。你看他们有怼过新华社,怼过人民日报吗?

  就像西游记演的一样,师徒四人真敢往死打的也都是没有背景和靠山的妖怪。

  第二:连王卓然这种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的自媒体,也加入官方媒体了。这释放的信号还不够明显吗?

  第三:一口老炮说“前段时间,跟一个公关打电话,之前一直是X老师、X总的叫,现在突然改口直呼其名,态度强硬。”

  第四:我的两位好朋友曾宪勇、柳华芳,都是成名近20年的媒体人,现在也都是知名自媒体,近期竟然被宵小之辈恶意投诉、诽谤,实在让人气愤。

  2

  关于自媒体行业,近期最让大家头疼的问题,倒还不是尊严被践踏,而是生存何以为继的大问题。

  在我朋友圈,一个个自媒体公开叫苦,希望厂商能给点订单,维持生计。

  关于自媒体生存难,大家总会说“企业没啥预算了”。显然,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企业的预算哪里减少了,只是投给自媒体的减少了。

  君不见,央视《新闻联播》开始前后的科技企业广告,分别有:京东、美团、拼多多、华为、荣耀、海尔、中国移动等等。

  君不见,在首都机场下了飞机,从下机口到停车场,一路上看到了包括滴滴、京东、百度、华为、腾讯、奇安信等在内的十多家科技企业投放的广告,就我的直观感受来看,并没有比往年减少。

  君不见,腾讯《元梦之星》上线,到处能看到腾讯《元梦之星》的广告。各种软硬营销投放,更是铺天盖地。恍惚间,腾讯承包了互联网广告版面的半壁江山。

  3

  自媒体的价值变弱了吗?

  恰恰相反,一大批自媒体能够被招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自媒体的价值。PS:关于自媒体的价值论,我之前发表过《自媒体正在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中有过阐述,这里不再细表。

  就好像梁山好汉一样,能够被朝廷招安,也说明官方对这种绿林好汉的认可和重视。

  这种“招安”现象,实际上反映了自媒体在当今社会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价值。它们不再是边缘化的、小众的声音,而是逐渐被主流社会所接纳和认可的一股力量。这种认可不仅体现在自媒体的内容被更广泛地传播和接受,也体现在它们有机会获得更为稳定和丰富的资源支持,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和价值。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自媒体被“招安”,加入到官方媒体的阵营。

  我有一种预感,若干年后,再见到王卓然,肯定无法像之前一样卓然长、卓然短的叫了,而是要尊称一声“王书记”。

  4

  自媒体越来越难了吗?

  不见得,难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媒体(有很多媒体不是自媒体,却以自媒体自居),也就是独立自媒体。

  那么,还要不要做独立自媒体?

  我不知道别人,但我肯定要做独立自媒体,这一点请读者放心。

  “请读者放心”的意思是,我的观点,可以100%代表我的真实内心想法。我能够发出来的观察文章,可以不受干扰地呈现我想要说的。

  做独立自媒体意味着我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当然,这里的自由是相对自由),不受任何机构或组织的限制。我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为公众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这种自由和独立性是任何其他有编制的自媒体无法比拟的。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过去七八年,我能够走访全国各地,行程几十万公里(详见《探访乡村振兴》一书),也全赖独立自媒体的身份。

  比如在《2023年前4月走访观察:经济确实回暖复苏了》一文中,我就能明确:我没有就职于任何单位和机构,也没有从包括社科、统计、经信等相关部门拿过项目经费和赞助,完全独立、自主完成走访、分析工作。说明这点,不是为了标榜我的结论客观,只说明走访过程中没有外力干预,能写出来的就是真实看到的。

  任何时候,自由都要比生存更重要,这一点我无比坚信。

  5

  说一个老前辈的故事自勉吧。

  清朝初年,康熙朝开出来优厚的待遇,吸引了一大批会写文章的鸿儒博学之士入京工作,为朝廷效力。

  在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就是自媒体:他们没有编制,能言善辩会写文章,经常通过各种渠道发布独立的观点和分析。他们其中的很多人,都堪称当世大V,一举一动能吸引粉丝围观、打赏。

  康熙对这批人相当重视,发给优厚的路费、衣食费等,恨不得“御手调羹”,安排他们进入翰林院。进来后,给上了社保,管吃管住,享受政府厚待,参与编撰《明史》的工作。

  一批名人、文化大V从自媒体变成了有编制的官方创作者,好不让人羡慕。

  但是,万斯同先生拒绝了高官厚禄,他深知编修《明史》干系重大,须得客观公正,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为了能够以客观公正的状态来修史,他来到北京后,一不署衔,二不受俸,以布衣身份(独立自媒体),参与编修《明史》。由于没有编制,住房问题也得不到解决,他就寄宿在朋友家里。

  万斯同先生当年讲过:史之难言久矣!好恶因心,毁誉随之。一家之事,言者三人,而其传各异,何况数百年乎?凡实录难详者,吾以他书证之,他书滥诬者,吾以所得于实录者裁之,虽不敢据闻全可信,而枉者鲜矣!昔宋史病之繁芜,而吾所述将倍焉。非不知简者为贵,而所不取者必非其事与言之真不可益也!”

  就这样,《明史》的编撰就出现了有趣的组合:有编制的一批人把内容编修好了之后,去找没有编制的万斯同审定。万斯同会告诉他们哪里哪里有错,哪个事件和年份写错,他们去仔细查询,果然如万斯同所言。万斯同参与《明史》编撰工作十几年,前来咨询的学者络绎不绝。

  后来,万斯同的名气越来越大,京中名士贵族纷纷向他学习请教,人们称呼他为“万先生”,但是他总是谦虚地自称“布衣万斯同”。这好比咱们当代的某位自媒体,他的文章篇篇十万+,粉丝比很多官方媒体都高,但他依然以“一个小号”自居。

  据说,明史稿五百卷,都是万斯同手定的。后人因此称万斯同先生为《明史》事实上的总编辑。

  当代有学者认为,在康、雍、乾三代帝王的钳制干扰之下,《明史》仍能成为继前四史之后最受推崇之正史,不能不推万斯同居首功。

  请试想,如果没有万斯同这种坚守初心的独立自媒体,《明史》会是一部怎样的《明史》?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