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汽车“智能网联”百年变局来袭,重庆如何重回巅峰?

2023/12/14 14:04:00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一切重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一般都会出现两次。”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百年未有之世界历史事变,同样会出现两次。

第一次是去燃油车革命。欧盟27国最近达成共识,2035 年之前在欧盟禁售燃料汽车。国内比亚迪早在2022年4月,成为全球首家停售燃油车的汽车制造商。此外,长安、北汽、东风本田、广汽、长城哈弗等车企均公布相关计划,其中长城哈弗最晚,计划于2030年停售燃油车。

此消彼长,新能源汽车正快速普及,并开始第二次进阶:向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

走在前沿的国内外汽车新势力,裹挟着新能源变革积累起来的巨大势能,在2023年不约而同地推出“重算法轻地图”的城市NOA,把城市级自动驾驶由梦想拉进现实;特斯拉的FSD最新版本试商用推广,更是在全球卷起完全自动驾驶的新飓风。

2023年,汽车百年变局的下半场全面开打。多位新势力创始人曾预言——这是决定胜负的下半场。

人类科技史上,每一次重大技术变革,都会带动产业大洗牌。拥抱变革的,成为新势力;对抗变革的,成为昨日黄花。

知者顺时而谋,明者相时而动。趁汽车百年变局在激烈演变之际,国内各省市纷纷摩拳擦掌,乘势而为,或创造、或重塑,掀起了火热的“造城运动”。

比如深圳市喊出了建设“世界一流汽车城”的口号,广州市要打造“全国最大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地”,长沙市致力于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第一城”,合肥市正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之都”,重庆市提出将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群雄逐鹿,江湖未定。燃油车时代,以长春、武汉、重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为主的市场格局正在颠覆。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排名前六的城市分别是西安、上海、柳州、深圳、重庆、常州

最后,谁能坐稳牌桌,谁会遗憾出局,谁又将异军突起。

基于每个城市的产业基础、地势特色等原因,每个城市发展目标和路径不尽相同。智车战略拟推出系列报道,解读未来值得关注、极具发展潜力的汽车城。

第一篇,我们聚焦山城重庆,这座有着庞大汽车产业基础,一直在牌桌上的老牌工业城市,将如何住产业转型升级的窗口期,在变局中找对路径、实现目标。

本文核心观点



1、重庆汽车产业基础雄厚,当仁不让,提出了建设万亿级、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目标;

2、在上半场新能源转型中,重庆依托完备的生产供应体系,以自我革命、原地起跳的方式,率先完成转型并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3、在下半场的智能网联化发展中,凭借着地理优势和全方位布局,重庆集聚了车端、路端、云端的优势,有望实现新的跃升;

4、当引入的电池企业建成投产、成渝汽车生态圈打造完善,曾经制约重庆汽车产业发展的因素,都将成为新的动能,助力重庆再造高光。




冲击世界级、万亿级目标

滚烫的火锅、千与千寻的洪崖洞、穿楼而过的轻轨,提起重庆,我们总能想起来一堆网红潮流事物。

殊不知,这座表面以旅游和消费繁荣的城市,底色是一座硬核的工业城市,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产业是重庆经济的两个主要支柱产业。

这里有着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是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全球第二大的手机生产基地。

这里还有着同样不逊色的汽车工业。曾诞生了中国第一辆吉普车——长安“长江牌”46型越野;中国第一辆重型越野车——红岩CQ260;成立了第一家中日合资车企——庆铃汽车。在消费端,这座导航也要迷路的城市,还被称为自主品牌和豪华车的天堂。

2022年,重庆地区生产汽车209.2万辆,位居全国第四。实现产值4514.6亿元,为GDP贡献15.52%。

回溯历史,重庆的汽车工业,伴随着长安汽车的发展而快速成长。曾经站在巅峰,也曾中途式微。

2009年,是汽车产业极具历史意义的一年,国家发布《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庆的汽车产量也首次突破百万辆,位居全国第三。

这得益于2006年,长安汽车开始大举进军乘用车市场,开启自主品牌板块,并带动力帆、银翔、小康等一众企业“摩转配”。2007年,赛力斯集团的前身重庆小康汽车集团成立。这些公司为重庆汽车产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趁着形势一片大好,上汽通用五菱、北京现代、众泰汽车、长城汽车等开始在重庆布局整车厂,重庆汽车产业发展再提速。产量从2009年的118.65万辆,一路上升至2016年的266.34万辆,成为全国第一大汽车生产基地。当年,重庆市全年GDP以10.7%的增幅领跑。

但进入2017年,重庆汽车发展开始失速。尤其2018年铃木宣布退出中国后,重庆汽车产量遭遇断崖式下滑,直接跌破200万辆。到了2019年,一度跌至138.3万辆的低谷。

图片

虽然一路跌宕起伏,但重庆汽车产业仍呈现极大发展韧劲,2019年后触底后迅速回升,走出了漂亮的“V型”,一直在全国的汽车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目前,重庆已形成长安系为龙头、十多家整车企业为骨干,上千家配套企业为支撑的“1+10+1000”优势产业集群。有整车企业21家,包括长安、长安福特、力帆、东风小康、庆铃、长安铃木等,产品种类涵盖轻、重、客、微、轿全谱系。有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过千家,具备发动机、变速器、制动系统、转向系统、车桥、内饰系统、空调等各大总成完整的供应体系,本地配套率达70%。

拥有庞大产业基础的重庆,自然要在逐鹿汽车百年变局的战争中,再攀高峰,定下了建设万亿级、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目标。

根据《重庆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2—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到2030年,重庆将建成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全球一流水平。在重庆着力打造的“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之一。



自我革命
快半拍的新能源转型升级

2018年,重庆汽车产量陡转急下,铃木宣布退出中国是直接原因,但背后的原因更加多元。

一方面,中国汽车市场迈入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的新阶段,还迎来近30年全国市场销量的首次负增长。

另一方面,消费升级下人们对价格不如从前敏感,对汽车的性能、空间、外观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时,重庆市的车企都是燃油车企,且“摩转汽”企业研发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没能及时跟上时代步伐。为了在产业变革中活下去,车企亟需自救,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

去罗马的决心已定,但是条条大路通罗马,选择哪一条路,是摆在重庆面前的难题。

纵观全国,合肥、青岛、长沙等市选择了通过引入造车新势力的“换马模式”。相比引入造车新势力从零起步,重庆选择依托本地一整套完备的生产供应体系,以自我革命、原地起跳的方式,攀爬新能源化的珠穆朗玛峰。

战略确定后,重庆制定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战术,计划打造1至2家全球一流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品牌。历史的重担,自然落到了龙头企业长安和赛力斯身上。

造车未动,牌照先行。2016年赛力斯全面开启新能源转型之旅,并于2017年获得全国第八张新能源生产资质。

长安汽车则于2017年正式成立新能源出行公司——长安出行,启动了被视为第三次创业的“香格里拉计划”:在2020年,完成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的打造;于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意义的燃油车,实现全谱系产品的电气化。

如今,这两家企业的转型发展不负众望。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春水曾对外透露:2022年,长安汽车和赛力斯集团新能源汽车产量合计完成32.2万辆,占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比重达到88.2%,对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6.4%。

回望长安和赛力斯的转型之路,2020年之前,不管是制定战略、打造平台、建设工厂,更多是转型企稳,属于打基础、蓄势待发的阶段。2021年开始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策略,产品线全面铺开。

长安汽车形成了三大品牌相互支撑的布局,深蓝汽车聚焦年轻化,阿维塔主打高端市场,启源则是“长安”主品牌向电动化转型的探索。长安汽车告诉智车战略,2025年前公司还将推出22款全新产品,销量保持100万辆。

赛力斯代表车型包括AITO问界系列高端智慧新能源汽车、瑞驰电动商用车、风光SUV 及MPV 等。赛力斯与华为合作,还制定了在2026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100万辆的目标。

反映到数据上,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20年的5万辆增长到2022年的36.5万辆,全国排名第五。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速为136.3%,高于全国90.5%的平均水平。

图片

重庆已经进入全国新能源汽车的第一方阵,是率先完成新能源转型升级的城市之一,准备乘胜追击:计划到2027年,汽车总产量保持300万辆规模,其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达到200万辆。

从36.5万辆到200万辆,意味未来产量需要有突破性的提升。为扩大产能,除了推动长安等老牌车企的转型升级,重庆也在积极筑巢引凤。比如由吉利汽车与力帆科技共同出资成立的睿蓝汽车,主攻换电新能源汽车市场,已于2023年6月,将总部从杭州搬迁至重庆。

整体而言,目前重庆已聚集16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其中乘用车企业10家、商用车企业6家。车型涵盖乘用车、货车、客车及专用车全系列,包括纯电动、插电式、增程式、氢燃料、换电式等技术路线。



从转身到跃升
真正的胜利要赢两次

完成了电动化的华丽转身,重庆自然要逐鹿汽车百年变局的下半场,再攀登智能化、网联化的高峰。

智能网联新时代,汽车将不再是一个代步工具,而是一个全新的移动智能空间,人们可以在这个移动的空间里休闲娱乐、工作。

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克强提出的打造车路云一体化融合的“中国方案”是当下的最优解之一。需要创建云支持自动驾驶的体系架构,利用移动通信技术,把车、路、云融为一体,让一体化系统提供动态数据,提供支持服务内容和协同计算的功能,突破单车智能的瓶颈。

简单而言,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协同的云,一起构建万物互联的汽车生态体系

我国通过建设示范区、先导区的形式,探索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应用场景。而重庆多山路、多桥梁、多复杂立交、多隧道、多雨雾,无疑是智能网联汽车难得的天然测试场。

国内建立了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4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重庆均在列。永川区还是全国第一批开放完全自动驾驶商业运营的城市。

上述提到的车路云一体化中国方案,也将优先在重庆推广应用。重庆引入了李克强院士工作站,于高新区落地了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设项目。这是全国首个服务各类型网联车辆的网联云控服务示范区、首个智能网联云控量产车培育基地、首个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云控应用生态示范区。

已经拥有先发优势的重庆,除了修炼内功,还通过合作抱大腿、注入新鲜血液等方式,丰富智能网联产业生态。

赛力斯抱紧华为大腿,获得了智能化、网联化的基因。华为深度参与到AITO 问界的产品定义、核心零部件选用、营销服务体系等领域。搭载华为Harmony OS智能座舱的问界,可以与人、手机、智能家居、智能手表等高效链接。2022年,问界系列占据了赛力斯超一半的销量。

长安汽车则与华为、宁德时代联手打造了全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平台CHN。阿维塔聚合了三家公司优势,以“新架构、强计算、高压充电”的特征,重新定义智能电动汽车。

为补链强链,重庆还计划力争2025年之前,引进300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

多管齐下,重庆现已拥有智能网联新能源产业链企业约200家。包括长安软件、黑芝麻、希迪智驾等自动驾驶软件开发企业,禾赛激光雷达、承泰毫米波雷达、延锋国际智能座舱、北斗智联智能座舱、长线科技汽车芯片等智能网联硬件企业。

图片

凭借着产业基础、地理优势和在智能网联板块全方位的布局,重庆不仅有望在下半场的角逐中实现跃升,还将在打造车路云一体化的中国方案落地应用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规划提及,到2030年,重庆要形成全球一流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生态,打造全球一流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体验之都。



补足动能,凤凰涅槃

当下,无论在新能源整车,还是智能网联产业化布局方面,重庆均呈现出喜人势头。但不及燃油车时代曾经产量全国第一的高光时刻。

产业变革窗口期来临之时,重庆汽车产业基础大,但不够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重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

譬如重庆汽车零部件配套主要集中在传统领域,动车重要的电池部分基本靠外采,车用半导体芯片、电控、电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智能车载终端等关键领域布局不足。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一起出现。意识到问题后,近几年重庆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

核心配套电池方面,重庆已经引入多个动力电池项目落户。位于璧山的重庆弗迪电池工厂,是比亚迪“刀片电池”的首发地,更是全国最大的“刀片电池”生产基地。此外,还有冠宇,赣锋、领新、吉利、中航新创、青山瑞浦兰钧等电池企业在建和拟建。

建设中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同样是赋能重庆汽车转型升级的产业生态圈。

汽车产业是成渝地区共同的支柱产业,且两地相关产业链优势互补。重庆整车品牌多,制造业基础实力雄厚。四川的优势领域则在新材料、动力电池、电子信息和软件产业等。

为推动成渝汽车产业协同发展,政府先后印发多个文件。其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到,打造成渝汽车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推动两地400余家企业实现相互配套,年配套金额超过110亿元,带动行业全域配套率超过80%。

当一众核心配套企业建成投产,成渝汽车产业生态圈日益丰富,曾经制约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因素,都将翻身做主,变成新的动能助力重庆汽车产业加速飞跃,创造下一个高光时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