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经济产出减少1%,每年损失360亿元,中德数字互信,能否成破局之道

2023/6/12 12:47:00

 

/孟永辉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各行各业上演。

 

当这些现象慢慢地铺展开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全新的发展图景。

 

应对这样一种大变局的最佳方式,无疑是建构一种新的发展机制,以此来开启新的发展周期。

 

这一点,同样在中德两国的合作当中,有所表现。

 

德国联邦统计局2023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德国和中国双边贸易额为2979亿欧元,中国连续第七年成为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

 

中国商务部20221月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德中资企业超过2000家,集中在运输、汽车零配件、新能源等领域。截至2020年底,中国对德国直接投资存量160.6亿美元(约合1108亿元人民币)。

 

透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中德两国的合作,业已达到了新的高度,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然而,我们同样要看到的是,一场发端于数字化的新浪潮,正在各行各业上演着,它不仅改变着传统行业的内在元素和发展逻辑,同样正在为传统合作打开新的发展机会。

 

德国蓝皮书2022认为,除了汽车等传统合作行业,在气候变化和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中德之间出现了新的合作领域,两国在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领域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间。

 

20235月,乌镇数字文明研究院、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数字治理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大国数字互信系列之中德“数字互信”挑战和对策》报告(下文简称:报告)认为,当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中德合作的持续、扩大与深化必须数字互信。

 

以数字互信为突破口,不断为新周期下的中德合作注入新的升级与活力,不断帮助中德合作应对全球化的逆流,不断应对脱钩断链带来的威胁与挑战,正在成为一种必然和趋势。

 

数字互信,让中德合作基础更稳固

 

早在2020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达到2120亿欧元。同年,中国跃升为德国第二大出口市场。2021年,河北省首趟直通德国的“冀欧号”中欧班列从石家庄国际陆港鸣笛启程,开赴德国汉堡。

 

德国联邦统计局20232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德国和中国双边贸易额为2979亿欧元,中国连续第七年成为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

 

数据显示,2022年德国从中国进口额为1911亿欧元,同比增长33.6%;德国对中国出口额为1068亿欧元,同比增长3.1%。过去数十年,在德国最重要进口来源地排名中,中国1980年位列第35位,1990年排名上升至第14位,2015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德国进口产品最多的国家。

 

透过以上的数据,不难看出,中德两国之间的合作基础是巨大的。

 

然而,在如此巨大的合作基础背后,我们同样要看到的是,一场数字化的浪潮,正在各行各业上演着。

 

数字化,不仅改变着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要素,同样也在重塑着传统产业格局,甚至还成为了全球竞争当中的一股关键力量。

 

报告显示,根据《2022年数字经济与社会指数》,德国数字化发展程度在欧盟27国中排第4位。博世、西门子等大型德国跨国企业已发展成为全球数字化、智能化重要的技术提供方

 

同时,中国的数字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截至2021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3万亿元,并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云计算市场之一。

 

可以说,中德两国建立数字互信,不仅能够进一步巩固传统合作的基础优势,同样将会建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合作新格局。

 

可见,建立数字互信,对于做优做强中德合作的基础,至关重要。

 

数字互信,让中德合作前景更广阔

 

未来的时代,是一个以数字化为基础设施的时代。

 

在这样一个时代,数字创新和数字合作,必然会成为中德合作的亮点。

 

时至今日,中德两国已经建立了较为深度且全面的数字互嵌。

 

报告认为,一方面,德国企业在核心软件和工业装备和器件上具备优势地位;另一方面,中国是德国企业不可或缺的市场。

 

资料显示,德国企业以SAP西门子、英飞凌、博世汽车为代表的德国企业,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业已深入到了中国市场国计民生的诸多领域之中。

 

SAP为例,截止目前,SAP在中国ERP市场占据龙头地位,尤其在超大型企业(年营收规模超过1000亿人民币)的高端ERP市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过70%。

 

这些企业中包含大量央国企,比如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中国商飞等。行业分布上遍布中国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如能源、制造、交运、地产等。

 

这些行业企业的日常经营已经与ERP深度绑定,企业的核心经营数据几乎全部存储于SAP的ERP系统中。

 

SAP自1995年进入中国,从中国市场获取了丰厚的经营回报,SAP在中国市场年收入超过70亿人民币,SAP还建立了千亿级存量市场,从存量市场中收取的软件年费是其在华软件收入的核心组成部分,占比高达60%以上,也是其高利润来源。

 

这部分收入也是支撑SAP研发投入的关键,从而确保其产品的全球领先地位。

 

SAP仅仅只是众多德国企业的一个代表。

 

它告诉我们,数字合作,必然是经济合作的更进一步。

 

可以想象一下,当如此多的德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数字化的权益,如果能够以数字互信,抵御数字互疑惑,那么,中德合作必然会迈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全新时代。

 

对此,德国蓝皮书2022就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德双方若能在尊重各自数字主权的基础上,加强战略对话,摒弃零和博弈思维,那么将在数字技术以及多边数字治理合作方面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数字互信,让中德合作找到新支点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后,更多地透露出来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发展模式业已走到了尽头,欲要实现新的发展,必然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突破口,必然需要找到撬动新发展「地球」的那个支点。

 

如果我们将数字经济看成是中德两国经济发展的新支点的话,那么,数字互信,则是为中德合作找到了新支点。

 

当数字化时代来临,庞大的中国市场所呈现出来的是,万亿级的市场,亟待被数字化的浪潮来改造;

 

当数字化时代来临,具备深厚底蕴与积淀的德国,则不断地展示着自身在数字化和智能化上的巨大力量。

 

如若中德两国能够建立数字互信,德国企业凭借着ERP系统中承载大量企业核心财务、物料、组织、流程等信息,更好地助力中国企业的数字化的转型和升级,无疑可以获得巨大的发展新红利。

 

比如,大众汽车投资 24 亿欧元,获得与地平线机器人(专注于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的中国初创公司)合资企业 60% 的股份。融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感知控制等技术的自动驾驶代表了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为中德数字创新合作提供了广阔平台。

 

比如,英飞凌2022年度大中华区(含港澳台)营收52.5亿欧元(370亿元)、占其总营收比例37%,超过在美(13%)德(11%)日(10%)营收之和。中国强大的产能、供应链、市场增量等资源,为英飞凌提供了竞争优势。

 

……

 

另外,数字化时代的商业逻辑,与传统时代的商业逻辑,是完全不同的。

 

报告指出,传统时代的商业逻辑,对资源的依赖度高,通过兼并提高规模效应,通过纵向整合提高生产效率;压低价格扩大需求,降低扩大生产和拓展销售渠道的边际成本。

 

数字时代的商业逻辑,则是依靠大量研发投入,领先全球对手,通过规模销售获取高利润总额,高利润额支撑持续的研发投入。

 

这一逻辑的达成,是建立在规模销售的基础之上的,而中国市场则是让这一规模销售真正实现的关键。

 

可见,数字互信,开启中德合作新发展的全新支点。

 

它可以让中国发挥巨大的市场优势,助力德国企业在短时间内建立全球化的规模,以此来维持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并进一步确立其在全球市场新竞争格局下的优势,成为数字时代的全球领导者。

 

结论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各行各业上演。

 

中德合作,同样开始呈现出新的变局与发展态势。

 

在数字化浪潮汹涌来袭的大背景下,数字经济俨然成为了一股新生的力量。

 

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大国数字互信系列之中德“数字互信”挑战和对策》得以发布。

 

报告认为,把握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机遇,成为新周期下中德合作的必然。

 

在这个背景下,建立数字互信,不断地推倒建构于中德之间的数字藩篱,不仅可以为巩固中德合作的基础,同样可以开启中德合作的更为广阔的前景,最终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德合作找到新支点。

 

相信《大国数字互信系列之中德“数字互信”挑战和对策》报告的发布,必将为中德建立数字互信提供更多理论支撑和注脚。

 

—完—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行业研究专家,知名KOL。长期专注行业研究,提供深度思考与行业观察信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