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交银施罗德基金郭斐:集中心力,布好一盘“成长投资”

2021/8/26 10:14:00

投资市场总是会上演着这样一幕:当任何一类资产表现到某种极致的时候,那么接下来,恐怕就要迎来一次“注定”的调整了。往往这个时候,才是最考验基金经理硬实力的时刻。

去年不少基金经理都跑出了非常出色的成绩,然而,眼下的二级市场陷入诸多迷局之中,投资方向愈发不清晰,抱团白马股的投资路径或许已不再适用,那应该选择继续坚守还是切换思路?

如果继续坚守,未来一段时间的业绩表现不好看该怎么办?如果切换方式,哪些赛道、哪些个股可能存在更大的溢利机会?还有于日常操作中,如何动态优化组合和调整持仓,为广大基民创造阿尔法收益?

这些问题,我们或许可以从交银施罗德基金经理郭斐的成长股投资策略上找到有益的答案。

“擒牛”成长股

2009年复旦大学毕业后,郭斐进入高盛(亚洲)/高华证券担任研究型销售,兴趣使然,2014年加入交银施罗德基金,选择投身于投研领域,多年的学习沉淀与从业经验让他坚信——投资动作一定要顺势而为。这个“势”并不仅仅立足于个股的成长之势,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充分、合理地去预判产业的发展之势、外部环境的助推之势。

这种对“势”的深刻认知,不但成就了郭斐对成长股投资的管理主张,同时也让其对未来潜在价值点的挖掘充满信心。

这种信心的基奠,一方面不乏与郭斐本人沉稳、谨慎的性格有关,另一方面,则与其丰富的行业经验有关。

当下,国内经济的增长模式正发生着巨大转换,过去依靠资源消耗等方式进行投资的市场逻辑已逐渐失灵。取而代之的是以技术驱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的新方向。如果说,传统投资更多需要审视过去和理解现在,那新的投资方式则是要侧重对未来的洞察。

而站在国内经济由“追量”到“求质”的历史转折期。很大程度上,基金经理对于成长股的投资的本质,也是对产业发展趋势的一种投资。因此,瞄准高成长性的赛道、并在赛道中寻找生命力强大的企业,才有不断提高获取更多增益空间的概率。

当押注“趋势性机会”成为当下新的投资逻辑时,便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将目光聚焦和投射在成长股范畴。只不过,不同的机构、不同的资金管理人对宏观、对赛道、对时点、对仓位的把控和设定各有不同,因此反映在业绩层面更是不尽相同。

从数据来看,郭斐所管理的三只产品,均取得了跑赢同期主流指数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好成绩:

交银经济新动力,自2018年6月24日起独立管理,独立管理以来任职回报236.71%,同期沪深300指数33.3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28.48%;
交银成长30,自2019年6月19日起独立管理,独立管理以来任职回报157.06%,同期沪深300指数31.1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51.42%;
交银创新领航,自2020年2月27日起任职,任职回报59.44%,同期沪深300指数18.1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3.73%。(数据来源,时间截止2021.7.31,基金经理完整业绩及基金经理任职回报请见文末注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郭斐任职以来,交银经济新动力的前十大重仓股相较于行业大部分取得超额正收益,可见其深谙成长股挖掘之道。凭借显著的阿尔法收益,这只典型的成长型基金产品近三年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2/107, 2019年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2/112。(基金排名数据来自银河证券,同类基金为偏股型基金(股票上限95%)(A类);时间截至2021/7/31。)

“巨无霸”是力量也可能是魔咒

或许会有不少人跳出来说,既然在投资中“成长是金”,那自己也可以自选A股市场中那些知名的成长股。

然而,成长股所具备的高成长性,势必也会伴随着高波动性,同时国际关系、国内监管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而大多数普通投资人并不具备专业的金融知识储备。

因此,为追涨而套牢本金、为杀跌而错失反弹的情况大有人在,这不仅会让账户中的资产缩水,还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情绪。

还有一些基民为图省事,在基金购买过程中片面地只关注管理规模的大小。他们普遍认为,大几百亿、甚至是千亿级别的“巨无霸”规模,就代表着收益会更有保障。

事实上,业内都知道,基金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个非常清晰的“不可能三角”:规模、超额收益和流动性,想要将这三者兼而有之绝非易事。尤其是在管理规模方面,“力量”还是“魔咒”,往往只是一线之间的事情。

基金规模过大或短期内出现暴增,那么相应地,管理难度和操作压力自然也会同步大幅提高。即使当下通过一些金融科技手段可以适当化解部分问题,但在规模快速膨胀的情况下,基金经理及其身后的基金公司所要承担的风险考验绝对是不言而喻的。

当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赶不上规模膨胀的速度,那么,业绩平庸化很可能是“巨无霸”的最终宿命。

正因如此,相较于过分聚焦基金经理管理规模的大小,基民反而更应该关注基金经理结合自身之长而总结应用的“方法论”。

了解郭斐的人都知道,作为交银施罗德“中生代”基金经理中的一名典型代表,郭斐早期专攻的是电子产业,此后不断拓展能力圈至通信、计算机等TMT子行业,以及引领国内经济转型的新兴战略产业,诸如新能源(电动车、光伏)、先进制造等高成长股赛道。

对于成长股的投资,郭斐不止局限于科技成长股领域,还以更包容的视野探寻传统领域成长股的投资机遇,目前,他所掌管的三只基金总规模大概在120多亿元,即将发行的基金也对规模进行了限制,就其能力圈和管理能力而言,这也是相对比较适中的规模。(规模数据来自基金2021年二季度报告,数据截至2021/6/30)

在一系列优异业绩的背后,是郭斐对科技成长股的深刻理解。他认为科技成长股投资并不是意味着“激进”,科技行业充满无法预知的未来,在投资中要注重安全边际,努力实现业绩的可持续。郭斐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成长股组合管理“策略”,那就是寻找未来成长空间可期的赛道,挖掘成长股的阿尔法收益,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均衡配置赛道:寻找具备高成长性赛道的优质个股,在风险分散原则下,每条赛道均衡配置10-15%:与此同时,将科技股的研究方法复制及引申到其他产业范畴,例如大健康、大医疗领域,密切关注更多具备长期成长动力的优质个股。

深度挖掘个股:在瞄准的赛道中精选具备阿尔法的个股,集中持有,拒绝“撒胡椒面”式的配置。具体到个股挖掘上,采用自上而下的产业趋势判断,结合自下而上的微观验证。锚定公司价值进行趋势布局,通过各种形式的产业链交叉验证,充分挖掘阿尔法收益。

分享成长兑现:郭斐认为成长股投资,要赚业绩增长的钱,不赚估值博弈的钱,因此,他更看重的是企业未来的价值空间,捕捉其在持续成长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市值增长的收益,而非追求阶段性交易所获得的“一锤子”收益。

注重安全边际:设定严苛的买入和卖出纪律。有严苛的估值体系,有估值方法可以支撑买入的理由,本质上并不排斥高估值的公司,只要业绩增速和稀缺性能够解释其估值就可以。当个股出现了明显估值泡沫、或已与买入时发生基本面变化等条件下,为了确保安全边际,或将做出卖出决策。

时间的玫瑰以“年”灌溉

相较于个体的离散投资行为,“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一观念正逐渐成为基金投资市场主流,这也是基民投资热情不断高涨的根本原因。

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基金投资拥有更多优势,然而在这趟财富增长的“长途列车”上,仍有不少人主动亦或被动地在中途“下车”——短期下跌恐惧弃投;小幅上涨止盈退出;还有就是因突发事件影响到生活现金流的留存,被迫中止。

作为一种以“积累效应”为特征的投资方式,基金投资一味地求快、求变反而会离目标更远,只有拉长投资周期才有机会实现财富进阶,甚至是购房、养老、子女教育等一些如期规划的生活目标。

为了帮助更多普通投资人、特别是“手痒症”基民提升投资纪律,引导投资者养成长期投资的理念,郭斐带来了自己首只三年最短持有期作品“交银瑞卓三年持有期混合”,希望能为更多投资人带来一种全新的投资体验。

据悉,“交银瑞卓三年持有期混合”将重点关注电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变革带来的成长性机会,如新能源汽车、军工电子、制造业微笑曲线的两端(上游关键器件、下游品牌消费)以及美国地产超强周期下中国出口受益方向等领域,其成长性均十分值得期待。

在对赛道、个股排兵布阵的同时,郭斐也在不断强调着,普通投资人应尽量遵守一定的投资纪律。在他看来,建立理性的、稳定的投资心态,在投资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重要作用,同样意义非凡;这一观点,其实也适用于市面中大多数金融产品的投资。

纵使成长股具有较确定的“趋势性机会”,但一般情况下,成长股普遍归属为中长期资产标的,就算是那些市场公认度较高的个股,当系统性风险发生或局部偶发风险降临时,也极有可能出现阶段性(短则几个月、长则一两年)的震荡、甚至是走跌。

在群体亢奋时保持冷静,在集体悲观时坚持积极。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十全十美的企业,一味静态地去讨论个股的好与坏都是片面的,优质资产从来都是长期迭代的,这也是过去几年大批十年10倍、甚至是两、三年10倍的“大牛股”诞生的根本原因。

当市场不确定性因素激增时,机构们如何能够一方面帮助投资人借助金融工具和组合管理,实现稳健的收益;另一方面辅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投资心态,避免追涨杀跌、坚持长期主义;将成为在市场“强考验期”中促使机构们进阶的关键。

写在最后

有调研机构预计,到2030年,我国资产管理的总规模或将超过250万亿元人民币。作为财富管理体系中新的“压舱石”。公募基金已逐步发展为资产管理行业中规模在“第一阵营”中的一个子类,特别是在“资管新规”去刚兑、破套利的推动下,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高潮。

无论是郭斐个人也好,还是其身后有着16年专业经验的交银施罗德基金,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优秀公募基金公司所发挥出来的承载、创富等方面的社会价值,已成为一股愈发强劲的力量,在服务国人金融需求的同时,对已成型的资管格局进行着重塑。

注:交银经济新动力历年业绩/业绩比较基准(沪深300指数收益率*60%+中证综合债券指数收益率*40%)自2016年10月20日成立起至2016年年末-1.21%/-0.82%,2017年17.98%/12.81%,2018年-15.23%/-12.93%,2019年99.78%/23.09%,2020年66.60%/17.63%,2021年H1 4.05%/1.26%。郭斐自2018/6/2起管理交银经济新动力,其中自2018/6/2至2018/6/23由任相栋、郭斐共同管理,基金经理任职回报为-7.11%。自2018/6/24至今由郭斐管理,基金经理任职回报236.71%。交银成长30历年业绩/业绩比较基准(75%×富时中国A600成长指数收益率+25%×中证综合债券指数收益率)2015年46.80%/16.29%,2016年-9.13%/-14.95%,2017年-0.19%/10.32%,2018年-24.34%/-23.70%,2019年99.88%/36.62%,2020年61.28%/33.43%,2021年H1 2.50%/5.32%。郭斐自2017/9/26起管理交银成长30,其中自2017/9/26至2019/6/18由王少成、郭斐共同管理,基金经理任职回报为0.97%。自2019/6/19至今由郭斐管理,基金经理任职回报157.06%。交银创新领航历年业绩/业绩比较基准(沪深300指数收益率×65%+恒生指数收益率×5%+中证综合债券指数收益率×30%)自2020年2月27日成立至2020年末49.99%/18.50%, 2021年H1 4.41%/1.34%。郭斐自2020/2/27起管理交银创新领航至今,基金经理任职回报为59.44%。(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任职回报来自银河证券,时间截止2021.7.31)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比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它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交银瑞卓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面临特定运作方式的风险:本基金每份基金份额的最短持有期限为三年,在最短持有期限内该份基金份额不可赎回,因此,对于基金份额持有人而言,存在投资本基金后三年内无法赎回的风险。基金投资于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投资人在投资本基金前,需全面认识本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自主判断基金的投资价值,理性判断市场,对投资本基金的意愿、时机、数量等投资行为作出独立决策。投资人根据所持有份额享受基金的收益,但同时需要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投资有风险,敬请投资人认真阅读基金的相关法律文件及关注基金特有风险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