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MIUI 11上手记:化繁为简 极致体验

2019/9/30 19:27:00

MIUI 11上手记:化繁为简 极致体验


(蓝科技撰文)对于小米手机来说,MIUI是它最大的特色之一,这个深度优化的安卓系统UI,不但拥有安卓系统的基本功能,更有着一些独特的特色。

9月24号,随着小米全新一代旗舰小米9 Pro 5G,MIUI也迭代至最新的MIUI 11,蓝科技也将手中的小米9 Pro 5G率先升级到了MIUI 11系统,体验过后将上手感受分享给大家。

MIUI 11上手记:化繁为简 极致体验


在刚上手MIUI 11的时候,就发现MIUI 11的图标变得更扁了,圆角变得更大,有一些图标也经历了全新的设计,整体的布局表现的更为和谐。

同时MIUI 11为了突出内容的显示,在菜单界面,MIUI 11去除了区别各个选项的横线间隔,转而用更大的间隙代替,总体呈现出更加简洁的视觉效果,可以让用户更加聚焦于选项内容。

对比MIUI之前的系统,总是感觉系统过于臃肿,做不到简化清新,而MIUI 11针对这一点做出了改变,将系统进行全新的简化升级。而在页面简洁之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流畅度以及手机的运行速度快了很多。

MIUI 11上手记:化繁为简 极致体验


MIUI 11在整体简化之后,办公效率也直线上升。MIUI 11在文件管理上进行了巨大的升级。蓝科技在用MIUI 11查看各类文件的时候,并不需要各个软件之间打开寻找,通过MIUI 11上的文件管理功能就能查看到手机上的所有文件。同时在手机编辑文件的时候,也不用再跳转到第三方程序上去,可以如同电脑一样进行直接的编辑。

MIUI 11上手记:化繁为简 极致体验


同时MIUI 11终于带来了跨品牌传输功能,这也是8月19日小米、oppo、vivo宣布成立互传联盟以来小米品牌首次支持跨品牌传输。根据官方数据,最大传输速度可达82MB/s,而互传功能的应用,无论是朋友之间的聚会图片、视频分享还是商务人士的文件传阅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MIUI 11上手记:化繁为简 极致体验


为了方便用户对于手机更好的使用,MIUI 11还新增了业界领先的动态字体系统进一步优化了中文字形,重新设计了西文字体,提升了用户的混排阅读体验。

同时该字体还是全球首款无级字重字体,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的在字体页面调节字体粗细,找到自己最舒服的字体粗细。并且在我们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当按下拨号键数字、定时闹钟、打点秒表的时候,按键字体也会随着你的手指触碰进行粗细的变化。

MIUI 11上手记:化繁为简 极致体验


在息屏方面,MIUI 11也有了全面升级。之前的MIUI系统息屏图案较为单一,而MIUI 11的息屏让蓝科技眼前一亮,它的万花筒功能让每次的息屏显示都是不一样的图案,这次终于不用再纠结图案问题了,另外它还增加了文字DIY息屏信息,蓝科技用完最大的感受就是可以自行解锁更多有趣的操作,几个小时下来相当惬意,满足感UP。

最令蓝科技感到兴奋的是,MIUI 11进一步完善了动态声音系统。在以往我们使用手机的过程中,蓝科技相信令大多数人烦心的就是那刺耳的闹铃与信息通知音。睡梦中,急促的闹铃声音将你“唤醒”紧张的气氛也随着而来;日常中,尖锐的信息通知音时长的响起,让我们受到“惊吓”,而如果是一连串的信息通知,那更是“噩梦”一般的存在。

而MIUI 11却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解决方式。在铃声和通知声方面,提供了日、月、金、木、水、火、土七种元素背景的元素动态闹钟,和对应不同天气风格的乐曲进行人声播报的天气动态闹钟两种闹铃,还新增了会随时间进行相应改变的宿鸟流萤通知音,白天为鸟鸣,夜晚为蝉声。

经过一天的铃声体验,蓝科技发现,从早晨的闹钟开始,到一天的信息通知,MIUI 11的声音并不突兀,且听起来十分的自然,就如同生活中最常听到的声音,没有任何打破生活空间的感受,令人心情舒畅。

MIUI 11上手记:化繁为简 极致体验


与此同时,MIUI 11还拥有智能来电铃声,通过系统识别可将陌生来电分为需要接听(快递、外卖、滴滴等)和不必要接听(房场中介、保险代理、广告营销等)两种,并自动调用经过特殊设计的来电铃声,用户可以靠铃声判断电话是否有必要接听。

此外,MIUI 11还进行了如待办事项、智能出行助手、快捷回复、儿童空间、超级省电、SOS紧急救助、亲情守护、地震预警等一些常规的升级。

总体来看,MIUI 11的设计更为简洁,在字体、音效、画面等方面的细节体现有明显的感知。同时以效率革新为宗旨,MIUI 11新增的无线打印、投屏、互传、文件管理等功能也极大的方便了商务人士的需求。

目前,MIUI11已经开启大范围的开发版公测,乐于尝鲜的朋友可以刷机体验。10月中旬起,MIUI11稳定版就将会陆续更新。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蓝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侵权必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