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致阿里马云的一封信:我们不想做“网络透明人”

2019/9/9 16:54:00

?????????.png

9月10日,马云即将兑现教师节退休的约定,接下来他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和热爱的事情了,但他一手创建的阿里帝国的路还很长,得卯足劲冲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站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我们该怎样看待行将退隐的马云,以及他创建的还在狂飙突进的阿里帝国呢?对此,商业向心力实验室有着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担忧。

下面,我们分开来说。

一、励志的“马云悖论”现象;

二、马云对数字经济的“两大贡献”;

三、阿里巴巴的“透明人”隐忧。

四、致阿里巴巴的一封信。

 

一、励志的“马云悖论”

 

在我们眼里,马云身上有很多个“悖论”。

比方说,马云数学不好,但他却领导阿里创造了数字经济奇迹;马云相貌平平,却是无数姑娘趋之若鹜的白马王子;马云说自己不管钱,但他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首富;马云不懂技术,不会写代码,但阿里技术水平在互联网公司中数一数二。

这些悖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很“励志”。

或许,正是马云身上表现出的糟糕禀赋与美好现实的强烈反差,让人们看到了踏实奋斗和坚守理想的价值,让人们看到了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管你的资质和出身如何,只要敢想、敢拼、敢干,都能够实现“点石成金”的命运转圜。

在所有的“马云悖论”中,数学不好与创建中国第一大数字经济体,可能是最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也发现,虽然马云数学不好,员工的数学可能也堪忧(天猫1.5米长大裤衩事件),但马云和阿里却都很喜欢用数据说事,这也从侧面说明,阿里一直是一家相信“数据”力量的公司,他们能够敏锐地发现数据背后蕴藏的商业密码。

关于数据,马云和阿里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马云曾经在演讲中用全国的女性“胸围数据”来解读天猫大数据,透露说浙江女性的胸围在全国省份中最小,引得一众浙江女网友纷纷晒大胸图表示“不服”;一个被广为流传的故事是,阿里曾通过海外买家询盘量数据的变化,向国内商家提前预警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提醒商家降低库存。

公开资料也显示,早在 2011年,马云就把“数据”列入了阿里巴巴未来十年的核心战略,提出“无数据,不电商”,足见马云和阿里对于“数据”重要性有着先见之明,他们起码领先了其他互联网公司至少两三年时间。

所以说,马云和阿里是一直深谙数据之道的,提早预判到大数据的巨大作用,所以才有了后来大数据帮助阿里扩展了庞大的线上商业版图,云计算帮助阿里率先打开了产业互联网的想象空间。

事实上,数学不好的马云,能够成为中国数字经济最重要的奠基人,早在2013年陆家嘴金融论坛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朱晓明就已经一语道破了——“在这个年代为什么马云变的非常神奇,他重视大数据。

 

2.马云的“两大贡献”

 

“雁过留声,人去留名。”即将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的马云,他在阿里任上的最大贡献是什么?要探讨这个问题,可能首先还得要问阿里对中国经济,以及对商业社会各要素的贡献是什么。

假如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阿里巴巴之于中国经济的贡献,我们认为可以概括为两个层面:

一是阿里巴巴通过互联网商业变革和流程再造,提高了中国商业社会的总体运行效率,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各环节,以及金融、贸易、交通、物流、城市服务等各行业,俭省了单位时间,这对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在商业向心力实验室策划出版的《末端爆发》一书中,我们说新兴商业就是“时间屠夫”,它们在商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闭环中极大地消灭了时间,提升了效率,而近日阿里也说自己的成长史就是一部“时间减史”,“时间减史”和“时间屠夫”尽管说法略有不同,但内涵是一样的。

前两天,在马云行将退休之际,阿里巴巴20年用一波“时间减史”的公关宣传来致敬马云,我们认为这可以说是对马云巨大贡献的最好注脚了。

1.png                 

二是阿里巴巴通过遍布全球的互联网商业基础设施2.0网络,促进了包括商品、资金、人才等商业要素的国际融通和供需的无缝对接,为众多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机会,让供给和需求在突破了过去的国际间地理、时间以及信息不对称的限制。

这可以认为是阿里巴巴对于全球商业社会“供给侧改革”的贡献。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的新兴商业模式,阿里巴巴解决了市场经济中一直存在的“供需错配”的问题,让供给端和需求端的数据可以直接对话,建立一种供需之间无缝匹配的商业连接,出现了阿里的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等“五新”商业新物种,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在各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这个曾经困扰了国内外数代经济学家的难题,出现了被彻底攻克的一线曙光。

总体来说,马云将数据作为最重要的“生产力”,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改革”这两大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全球商业留下了包括阿里巴巴、天猫、淘宝、菜鸟、盒马、闲鱼、蚂蚁金服等为数众多的互联网化和智慧化的商业基础设施2.0,这样的贡献足以超越中国的任何一位企业家。

 

3.阿里的“一大隐忧”

 

但所谓“阴极阳生,阳极阴生”,中国的古代先贤们,很早就教诲我们要正反两面看待事物,这引发了我们对于马云的卸任,和他留下的仍在进击中的阿里帝国某些担忧的深度思考。

我们最大的担忧是:数据之基可以造就阿里帝国,但也可能摧毁阿里帝国。

中国乃至世界的互联网数据治理,整体上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对数据的开发和使用应该审慎,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们,过于激进的数据开发和使用策略,可能会导致用户对整体数字经济整体的“不信任”,从而出离阿里打造“信任”网络的初衷。

说得更直白一点的话——在发现马云和阿里对中国经济巨大贡献的同时,我们也惊觉阿里的另一面:在阿里将数据打通之后,用户在阿里帝国面前,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透明”,阿里在众多APP中打通和构建“数据中台”的策略,让用户成为越来越缺少隐私的人。

这意味着,马云和他的阿里帝国,在解决经济社会两大问题的同时,带来了一个新的麻烦和隐忧——“网络透明人”难题。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通过自己开发、资本收购和战略合作等搭建的商业版图,已经掌握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全方位数据,从吃穿住行用到购物、娱乐、理财、征信、城市服务等各方面,阿里帝国几乎都有日活上亿的APP掌握着海量用户数据。

我们单看一下阿里的版图就可以大致评估出,阿里帝国掌握的用户数据是多么全面和立体。以下是易观智库的2018年阿里巴巴商业版图统计数据:

2.jpg

如此庞大的阿里的数据王国,即便将其中一半的APP数据打通,就足以轻松洞悉每一位用户了。那么,我们真的要在阿里巴巴面前,做一个“网络透明人”了吗?

我现在害怕的是:当用户打开淘宝、天猫或其他阿里系APP的时候,阿里已经开始对其进行360度无死角的隐私扫描,就像一个从头到脚一丝不挂的裸体人,而随着AI技术的发展,就连我脑袋里在想什么,阿里也能够一一洞悉。

所以商业向心力实验室想说的是,阿里帝国版图中各APP的数据是否应该保留一些“隔离墙”,不要轻易打通数据中台,给用户留一点点不透明的“隐私”呢。

9月8日,我们在界面APP上发布的文章《互联网数据治理“十问”:隐私数据可否分级管理?》中,就在“互联网数据治理10问”里,提出了很多亟待行业面对的数据治理问题,其中就包括“数据调用是否可以阅后即焚”、“数据中台建设是否应该斩断数据霸权隐忧”、“隐私数据是否应该分级处理”等涉及用户隐私数据收集和使用的问题。接下来,商业向心力实验室也将持续关注互联网“数据治理”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我们每一人的切身利益和数字经济的持久健康发展。

阿里曾在多份公开发表的文件中表示,建设阿里巴巴数据中台,打通各APP的用户数据。比如,从2017年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数据技术及产品部高级技术专家张磊发表的主题为《阿里巴巴全域数据建设》的演讲资料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当时就已经打通了包括电商、文娱、营销、物流、金融、出行、社交和健康等领域的用户大数据。

3.jpg

在阿里打通的海量大数据面前,用户一旦变得“透明”,自然就会变得警惕,影响用户对阿里的信任,甚至可能提出把自己的相关隐私信息从阿里生态中清零(这符合欧盟GDPR规定)。

当然,“网络透明人”隐忧只是我们的一种担忧,并不能代表事物真正的发展方向,或许事实证明这只是我们杞人忧天的想法,更何况截至目前,还没有很多用户提出这样的质疑。

但在国外,这样的质疑已经在被业界讨论了。一些专家甚至认为,如果要用户不得不在现有网络框架下变得越来越“透明”,他们倒觉得人们可能需要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匿名网络,来替代现有的中心化网络。

比如,数字时代三大思想家之一的乔治·吉尔德,就是区块链网络的坚定支持者,他反对集中化的数据存储,在《后谷歌时代》这本书中,他认为,当前秩序下在安全、隐私、知识产权、商业战略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和危机,都不能在当下的计算机和网络体系结构中找到解决方案。

如果中国的互联网巨头继续无视“网络透明人问题”,在将来的某一天,人们是否也会像乔治·吉尔德一样地激进地思考(要推翻facebook、google等带有“后花园”的网络,建立一个新的匿名的区块链互联网世界),反戈一击来支持推翻马云一手建立的阿里帝国呢。

 

4.致阿里巴巴的一封信

 

过去几天,阿里巴巴给成就了自己辉煌版图的杭州市写了一封信,以此感恩杭州20年始终如一的支持,马云也被授予功勋杭州人称号,我们本不应该在这个欢喜的日子,发出“阿里隐忧”的声音。

但马云“隐退”在即,让我们深感他是最适合思考“网络透明人”问题的人。

同时,我们也深知,不止阿里巴巴存在打通数据中台,用户越来越“透明”的问题,其他的互联网巨头也或多或少存在,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对用户的隐私了如指掌,可以说“网络透明人”已经是数字经济行业共同的“隐忧”。所以,这个问题向马云提问最合适。

所以,我们想在这里给马云写下这封信:


尊敬的阿里巴巴风清扬先生:

 

对于打通数据中台的阿里巴巴,我们认为,“用户变得越来越透明,没有了隐私”的质疑声音,迟早需要去面对,与其最终焦头烂额地仓促面对,不如提早做曲突徙薪式的探讨。

相信您了解“焦头烂额”的成语背景,知道我们提出“网络透明人”隐忧,并无意冒犯您和阿里,而是出于对中国数字经济美好未来的呵护之心。

根据信息熵原理,拆掉数据之间的“墙”,可以找到更大的确定性,那么把数据打通就以提升商业系统的供需对接效率,这本是数字经济所应追求的。但买卖定价又是一个双方博弈的过程,用户(也就是买家)变得越“透明”,就意味着他们在价格博弈中越弱势,所以才导致了诸如打车、订机票等领域,出现的“弹性定价”、“大数据杀熟”等问题。

当然,诸如打车、订票被杀熟,只是“网络透明人”问题导致数字经济对用户不友好的一个小场景,一个小苗头。但站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视角来看,如果任由眼下的这种“透明人隐忧”变成未来的“透明人陷阱”,导致用户对数字经济的警惕和群体不信任,则必将极大影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大好前程。

过去,阿里巴巴从不缺乏反思精神和维护互联网诚信价值观的行动,阿里巴巴也曾面临数次“信任危机”,最后都轻松化解,相信阿里巴巴也能够在未来可能爆发的“透明人危机”中独善其身。但,阿里是否可以选择在当下来面对,也顺便给中国数字经济产业一个指引。

我们认为,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具商业向心力的公司,它吸引了全网最多的商家和用户,吸引了最具商业价值的上下游合作伙伴,吸引了源源不断的资金和人才进入阿里生态,让中国的各种商业要素资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动起来,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我们不希望这样一家优秀的公司,因为“透明人”隐忧,在未来的某一天让用户产生商业离心力,像曾经的其他商业帝国一样地土崩瓦解,所以,我们才写下这封信给阿里。

我们真切希望,阿里及中国其他的互联网巨头们,不要轻易拆掉“数据”之间的那堵墙,给你们的用户留一点隐私来创造小惊喜,就像我们喜欢的那个电影名字一样:你好,陌生人!

我们也希望,在每次打开天猫、盒马、淘宝、闲鱼、优酷等APP以及其他互联网公司的APP时,能够彼此保留一点点的陌生感,甚至在每次打开这些APP的时候,他们能够对用户说一句:你好,陌生人!

4.jpg

最后 ,感谢马云带领下的阿里巴巴为人们的“时间减法”做出的贡献和努力,祝阿里巴巴的未来发展越来越好!

——商业向心力实验室,杜鸣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