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雷声大雨点小 科大讯飞还能飞得起来吗?

2019/5/27 9:39:00

雷声大雨点小 科大讯飞还能飞得起来吗?


【蓝科技】水木

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声较早的科大讯飞,被业内称为AI第一股。但其在资本市场、行业影响力方面,与AI第一股之称还有些距离。

如果单纯从发声来看,号称AI第一股的科大讯飞入市以来较高调。正赶上全球发展人工智能这一拨行情,因此在最初的几年,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

不过,科大讯飞在市场上一直伴随争议。争议的焦点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离开政府补贴科大讯飞还能赢利吗?二是渗透到C端的业务能可持续增长吗?

市场质疑科大讯飞依靠补贴获取收益主要是基于财务报表的分析。

《一季报净利润破亿补贴超八成 科大讯飞十年长牛后虚胖症何解?》一文写道:

科大讯飞在2014年-2018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1.01亿元、1.1亿元、1.28亿元、7706万元和2.76亿元,政府补贴收入对科大讯飞净利润的贡献额度分别为26.65%、25.88%、26.45%、17.7%和50.92%。从一季报的数据看,科大讯飞计入损益的政府补助为8421万元,占一季报净利润的82.56%。

靠政府补贴获益,自身获利能力不足20%,这样的经营模式一旦离开政府的扶持,可以想象,在市场中有可能非常被动。

再来看科大讯飞的业务模式。号称智能语音有绝对优势的科大讯飞曾经身陷造假风波,这对科大讯飞带来很大的影响。

这一事件发生在2018年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上。其间,科大讯飞智能翻译系统“造假”,其所谓的智能翻译不过是将人工翻译的文本由机器直接读出。

此事一出,科技界一片“哗然”,但实际上很多企业也都“心知肚明”。虽然针对此事科大讯飞曾出面解释过,但这个“造假嫌疑”还是被记录在科大讯飞的成长档案里,成为其一段颇为尴尬的过往,而不愿提及。

过往科大讯飞都是在B端抢山头,而近期又开始调整战略向C端发力,不管是从B端向C端迁移,还是借由C端的规模化在无形中覆盖B端,两种模式的路径增长都各有道理,但底层技术的牢靠程度才是根本,只有掌握修炼好足够的技术底蕴才能在无论是C端还是B端站稳脚跟。

和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些巨头相比,科大讯飞人工智能C端业务似乎还有很大差距,而且落地能力不足。

在C端业务上,科大讯飞面临强劲的对手,和阿里巴巴相比,科大讯飞不具有平台模式和用户模式;与腾讯比,缺少流量,这对科大讯飞的未来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此,科大讯飞的C端业务并不乐观。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是朝阳产业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据麦肯锡资讯公司预计,到2025年,人工智能应用市场总值将达到1270亿美元。

据统计,全球人工智能企业被大量分布在少数国家,中、美、英三国的企业数量占全球比例高达65.73%,其中美国约2900多家,中国700多家,英国360多家。

全球范围内各大企业纷纷出手,谷歌、阿里巴巴、亚马逊、百度、微软等等众多一线甚至二、三线企业都没有放过这个绝佳的机会,都企图通过人工智能成为经济领域的执天下牛耳者。

而且,人工智能除了吸引众多科技名企纷至沓来,其早已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享受“国家战略”的至高待遇。

科大讯飞能在这一拨行情中能走多远还是未知数,能不能飞起来,何时飞起来,时间是最好的裁判。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蓝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侵权必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