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虾米之死”背后,碾平音乐世界的力量

2020/12/2 9:51:00

“虾米之死”背后,碾平音乐世界的力量


虾米音乐的倒掉现在看来已是时间问题,这对那些虾米的“死忠粉”来说实在是个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尽管直到今天虾米仍然靠着仅有的专业性屹立在音乐平台鄙视链的顶端,但在生死存亡面前,专业精神和理想主义愈发显得矫情和无足轻重。

在音乐版权的围猎场上,虾米音乐输得体无完肤。版权的缺失,让虾米的曲库变得满目疮痍,大量用户因此选择了逃离,原本合作的唱片公司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虾米平台的价值,进而导致更大面积版权的流失。如同一副多米诺骨牌,从第一张牌被推倒的那一刻起,虾米的结局似乎早已注定。

中国在线音乐市场形成今日之格局,版权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版权争夺战中大获全胜的腾讯音乐,如今正凭借无人能及的庞大曲库,开始收获越来越多的付费用户。与之相比,行将就木的虾米音乐愈发显得落寞、窘迫、边缘化。

从消费层面讲,用户的选择是明智的。数字音乐作为一种商品,自然也是要讲究“性价比”的,在会员费用相当的情况下,曲库更丰富的平台自然显得物超所值。

腾讯音乐的曲库足够大,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三大平台加起来,歌曲版权数以千万计,相比之下任何平台都显得“小众”。但庞大曲库的另一面,腾讯音乐又大得空洞、肤浅,大得只有外延没有内涵,除了琳琅满目的数字化商品,一无所有。尽管它比谁都更能够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但却仅仅停留于最基本的需求。

与之相比,虾米的曲库虽然小,但在对曲风流派的分类以及对音乐内涵的挖掘上,又“大”得让人惊讶,“大”得像一部音乐领域的百科全书。

大多数平台对音乐的分类到流行、摇滚、电子等最基础的曲风分类就结束了,而虾米却在基础的曲风分类基础上,又按照不同的流派进一步进行了细分,仅“摇滚”曲风就被划分为近百个流派。对音乐类型近乎变态的细分,将虾米在音乐领域的专业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多少用户正是通过虾米逐渐对不同类型音乐建立了体系化的认知。

虾米之“大”还体现在与音乐相关的信息的完整程度上。从乐手档案、专辑信息甚至歌曲的创作背景,都交待得明明白白。在歌曲本身的基础上,这些必要信息的交待无疑丰富了音乐的内涵,让用户对音乐的理解深刻、透彻。这些细节也充分体现出虾米平台对音乐以及音乐人的尊重。

然而尴尬的是,虾米音乐所在意的这些细节,在那些更为广泛的用户眼中却是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对于大众用户而言,2000万首歌曲版权的价值胜过一切,尽管大部分人这辈子很可能连2000首歌曲都听不了。

你或许会说,虾米在细节上的优势并不具备不可复制性,财大气粗的腾讯音乐完全可以通过招揽专业的音乐人才完成这些繁琐的工作。但问题恰恰在于其完全有能力做却没有做。原因或许是认为这些工作缺乏足够的价值和意义——至少不会因此而影响平台用户的付费决策。

最懂商业的平台风生水起,最懂音乐的平台黯然离场。这究竟是谁的悲哀?虾米的倒掉,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专业精神在数字音乐时代的退场,取而代之的是浅尝辄止、流于浅表的数字快餐。

在版权的围猎场上,腾讯音乐像一台收割机,包揽了绝大部分音乐版权,而后又变成一台压路机,轰鸣作响地从虾米这样的个性鲜明的音乐平台身上碾过。数字音乐的世界因此而变平了,变得不再有棱角,不再有个性,不再有惊喜,不再有温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