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面对ChatGPT,为何巴菲特和马斯克站在了一起?

2023/4/13 8:36:00

 

小刀马

 

股神巴菲特虽然非常传奇,但是马斯克对其并不感冒。马斯克曾经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表示,实业才是王道,埋怨金融业抢走太多人才和精英,暗指巴菲特为年轻人做了错误示范。当然,巴菲特的投资非常厉害,但也有失手的时候。

 

巴菲特也曾坦言,自己当初并不看好苹果、谷歌、亚马逊这类公司,但后来证明这种看法是偏颇的,最终修正了看法,大肆投资持股苹果公司,并为伯克希尔哈撒韦赚了一个盆满钵满。

 

1.股神对新业态并不是很积极

 

说白了,巴菲特对新兴业态还是比较谨慎的,轻易不会投入和投资。面对如今非常火爆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持续火爆,尤其是在资本市场也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高潮,但是巴菲特这次和马斯克的意见一致。

 

巴菲特表示,ChatGPT是非常厉害,但不确定对人类有益。而马斯克的表态更加激进,认为现在的人工智能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

 

巴菲特表示,自己在人工智能(AI)方面没有任何专业知识,多亏了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他尝试了流行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而盖茨是人工智能的坚定支持者,为此马斯克也曾经讥讽过盖茨对人工智能的认知还停留在以前的层面,并没有多大的提升。

 

巴菲特表示,“我对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不太懂,但盖茨四、五个月前曾向我推荐过。他说,我给你展示一些最新的东西,以及可以用它做些什么。后来,我让ChatGPT把《My Way》这首歌翻译成西班牙语。没想到,两秒钟后出来了,很押韵,真的很美妙。”

 

可以说,已经到了耄耋之年的巴菲特依旧对新鲜事物保持着一份好奇,这本身就是令人敬佩的。面对ChatGPT,他也勇于尝试着进行接触,这已经超越了大多数人。

 

2.稳健一直是巴菲特的标签

 

回溯巴菲特的投资历程,其实对于高科技产业和业态,巴菲特的涉足并不是很多很深。我们也看到,巴菲特在投资的时候,尽量避开投资科技股。但后来,巴菲特在他投资副手的影响下买入了苹果股票。如今,该股已成为他职业生涯中最大、最成功的赌注之一。

 

那么在尝到了甜头之后,巴菲特会不会改变自己的一些投资策略呢?比如对当下非常火爆的AIGC,会不会也参与到其中?马斯克虽然纠集了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呼吁暂停对高智能人工智能的继续训练,但自己却偷偷地购买了上万枚高性能芯片在悄然布局。

 

对于ChatGPT这样的人工智能技术,巴菲特目前尚不确定是否对人类有益。他说:“在能力方面,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技术进步,确实非同寻常。但是,我还不确定它是否有益。”

 

可以说,股神对AIGC的质疑,无疑是对前景和确定性不置可否,或者说以他对科技固有的“偏见”来看,短期内不会有所改变。科技进步带来的应用改变,其实从苹果iPhone的发布以来就已经非常明确地进行了佐证。而且,巴菲特也在投资苹果身上赚足了利润。

 

只是面对更加高科技的产业,股神还是犹豫了,彷徨了,或者说自己看不懂。因此也不会去投资了。

 

3.AIGC中的瑕疵不是靠按下暂停键就能解决的

 

诚然,媒体也经常在报道AIGC应用中出现的一些弊端,比如,学生们已经使用ChatGPT生成了完整的论文,而黑客已经开始测试它来编写恶意代码。但不可否认的是,任何科技的进步必然也会滋生一些不良的现象,但不能因噎废食,而是更好地梳理和应用科技进步的元素,以此来帮助人类获得更大的成功,这才是根本和王道。

 

在这方面,我们更赞成盖茨的论点。盖茨表示,暂停开发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相反,弄清楚如何最优地利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巴菲特这次和马斯克的论点相近,其实更是对自己投资本身的一种固化和延续,对于科技的进步已经由此带来的未来改变,股神其实是拿不准的,毕竟其也不是科技方面的创新者和积极参与者。如果未来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投资席位上也出现大数据分析研判带来的指导性投资策略的时候,或许巴菲特的态度也会发生改变。

 

我们关注到国内市场,包括资本市场对于AIGC的讨论和参与热情非常高涨。在不久前闭幕的2023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到刚刚开幕的博鳌论坛上,人工智能都是与会嘉宾热议的话题。为何数字经济得到如此高的关注度,其中一个要点就在于该领域的“机会满满”。从5G基站的建设、到信息传输、再到ChatGPT的火爆,每一个产业环节都充满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都可为企业创新带来强大地推动力。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数字经济相关企业166万余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53.3万余家,新增注册企业增速达52.4%,增速迅猛;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以24.7万余家位列区域首位;山东、北京分列二、三位,分别拥有13.2万余家以及12.9万余家;从注册资本来看,27.4%的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以内,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占比19.9%;

从成立时间来看,54.3%的相关企业成立于1-5年内,成立于1年以内的相关企业占比32%;

从企业性质来看,87.7%的相关企业属于有限责任公司。

 

如果面对新事物的发展都是抱着抵触的心理,那么科技也很难进步,产业链也难以继续延展,在创新面前,其实我们都需要一定的勇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专家介绍

  • 小刀马

    总访问量:1367713
    全部文章:993
小刀马,耕耘IT世界十多年,以一种平民的角度解读IT世界,不一样的感受,草根的思索。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 文章见诸于新浪、腾讯、搜狐、网易、赛迪、天极、Techweb、通信世界网、《IT时讯》、《CHIP》、《IT时代周刊》、《中国企业报》、《理财》、《信息网络》、《新经济》等网络、平面媒体。?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