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百度文心一言如约而至,让技术“人有我优”不再卡脖子

2023/3/18 19:05:00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近日,在Chat GPT的热度刚刚褪去后,国内AI巨头企业百度开启对标Chat GPT的新一代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产品的邀请测试,可谓给AI添了一把火。文心一言开启测试的时间,与此前百度预告几乎一致。据了解,截至3月17日12:00,申请文心一言API调用服务测试的企业已达8万。对此,平安证券评论称:百度发布文心一言,吹响国内大模型应用号角。

科技化的产品落地应用 ,终归要回归用户体验。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李彦宏展示了文心一言在五个使用场景的表现,包括文学创作、商业文案创作、数理推算、中文理解和多模态生成。现场演示的同时,百度也向首批用户发放了测试邀请码,在文心一言官网体验产品。与此同时,百度智能云还将面向企业客户开放文心一言API接口调用服务。

在文心一言新闻发布会上,百度CEO李彦宏表示,文心一言大模型将带来三大产业机会:新型云计算(MaaS模型即服务)、行业模型精调(工业、金融、交通、能源、媒体等)、应用开发(文字、图像、音视频生成、数字人、3D生成等)。

实际上,无数企业已经先知先觉,看到了这些机会。早在百度宣布将在今年3月召开围绕文心一言的新闻发布会时,就有许多企业翘首以盼。如今,文心一言如约而至,也将打开国内大模型应用的新局面,而百度文心一言,也将成为国内科技企业打破海外科技巨头在硬件、软件技术方面“卡脖子”的代表性产品。

不过,受我国营商环境、舆论环境的影响,一件新事物的出现,难免出现不同甚至嘈杂的声音。因此,智能科技的日渐发展,在给布局这类前沿科技产品的民营企业带来巨大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所以,我们对于行业首先站出的百度及文心一言,或许应该多一些包容。

民营企业创新代价高昂,市场呼唤理性的声音

据了解,在百度文心一言面世几乎相同的时间内,OpenAI也发布了GPT4.0。对比之下,网友对百度文心一言也寄予了厚望,而百度也因此背负了巨大的压力。

所幸的是,百度文心一言并没有让广大用户失望,而是在众多技术与功能方面,相比Chat GPT等创业公司的产品,做到了“人有我有,人有我优”,因此,百度文心一言发布后,也受到众多媒体、行业专家的高度好评。

image.php?url=YD_cnt_69_01Kbboq4O5xd

如前文所述,文心一言底层的技术是大模型。其较为通用的优势能力包括文学创作、商业文案创作、数理推算、中文理解、多模态生成等。而百度文心一言在前三者方面,都做到了人有我优。例如,在文学创作方面,文心一言可以总结、分析、内容、检索,延伸至检索增强。

加上百度多年以来基于搜索业务的积累,已经沉淀了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图谱,因此为用户提供唯一答案也是百度搜索引擎业务发展的终极目标。在此基础上,文心一言的回答准确性及生成结果的可信度,也将得到提升。而作为舶来品的Chat GPT与之相比,竞争力孰强孰弱,也不言而喻。

另外,在Chat GPT拥有的中文理解能力、多模态生成能力等方面,百度文心一言也因为一方面扎根于中国市场的大语言模型,具备了中文领域最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更能理解中文语言与中国文化。

另一方面,文心一言也具有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多模态生成能力,而符合未来生成式AI将成为主流的时代大趋势。

据介绍,未来随着百度多模态统一大模型的能力增强,文心一言的多模态生成能力,也会不断提升。加上文心一言开始使用后,在真实用户反馈、开发者调用和模型迭代的多重飞轮驱动下,其产品升级迭代也将变得更为迅速。

值得一提的是,Chat GPT及文心一言的出现,乃至升级迭代,都是基于大语言模型与海量的用户数据,用于AI技术研发与迭代。而作为美国的创业公司,OpenAl在数据方面显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美国及中国大厂、以及其他创业公司,都并未研发出类似Chat GPT的产品。这也意味着,百度文心一言的问世,堪称全球大厂第一人。

众所周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需要摸着石头过河,除了可能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外,还可能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之声。这正如早年百度开始布局AI,也被很多网友甚至行业人士误解一样。

总而言之,民营企业创新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包括研发新产品的巨大投入、可能存在的踩坑试错代价、以及教育市场的巨大成本。因此,对基于语言大模型的人机对话AI产品而言,市场呼唤更加理性、包容的声音,更加和谐的营商环境与舆论环境。

跨越产品周期,科技企业更需要长期主义

自AI行业诞生以来,其一直面临如何应用落地、如何进行商业化运营的困境。所幸的是,以百度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在重仓AI技术研发方面,一直是一种“长期主义”的态度。因此,百度才得以在Chat GPT的产品大潮来临之时,已经有了足够的储备,才能让文心一言快速地惊艳问世。

只是,并非所有的企业都有这样的大胸怀、大格局,因此也在追寻科技落地的过程中,倒在了前行的道路上。AI行业的共识是,创新的本质是九死一生。而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企业需要自负盈亏,对未来航向担责,因此坚持创新,也将意味着面临更大的风险与挑战。

image.php?url=YD_cnt_69_01Kbbor5mglW

所幸的是,百度在一路探索之下,在长期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正如Chat GPT问世后,也遭到很多网友的吐槽一样。文心一言的问世,也并非尽善尽美。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百度此时推出文心一言,已经抓住了最佳的时机,在市场的强烈呼声之下,文心一言也是有备而来。

众所周知,1947年的第一个晶体管和现在的晶体管全然不同。而新版本的ChatGPT,与2022年11月刚刚面世的ChatGPT相比,也出现了明显进步。加上对话机器人的升级迭代,本来就需要依赖机器学习,海量的用户真实输入、输出反馈,才能变得更加极致完美。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心一言的未来发展,或许用长远、期待的眼光去看待,将更加理性而实际。

要知道,文心一言升级的基础是数据飞轮。该飞轮发生在训练阶段,底层技术就是模型微调(SFT, Supervised fine-tuning)和从人类反馈中进行强化学习(RLHF,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feedback,这也是ChatGPT使用的技术,在交互中学习)。因此,这类产品在开放之后,大量用户真实使用,这些真实的用户数据(真实的用户反馈,真实的用户指令prompt)会融入到前述训练中,持续提升效果。

这也意味着,文心一言的使用体验逼近完美,并非一蹴而就,更不是一日之功。与押注行业需要长期主义一样,企业跨越产品周期,同样需要有前瞻性的眼光与足够的耐性。在这方面,百度显然是行业的先行者、模范生。

突破“卡脖子”掣肘,软件技术同样重要

众所周知,近年国际局势持续动荡,我国科技企业受贸易战等的影响,也陷入了技术卡脖子的困境,甚至被西方国家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无论是过去PC电脑时代,以AMD、英特尔为代表的企业,几乎垄断了芯片半导体市场,还是以微软、苹果、谷歌为代表的企业,几乎瓜分了全球的PC、移动端的操作系统软件市场,都印证了,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如果我国企业不能独立自主,必然会受制于人。

2020年以来,国内科技巨头华为,也正是因为芯片断供、谷歌相关的软件服务停用而被“卡脖子”,陷入了“无芯可用”的僵局。而荣耀无奈被剥离,便是技术被卡脖子后的前车之鉴。

尤其是近年以来,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越发成熟,社会经济活动也高度依赖数字基础设施。软件也同硬件一样,成为推动信息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成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基层建筑。

「于见专栏」 注意到,在Chat GPT新概念的大潮来临之时,也有很多业内人士担心。昔日华为芯片断供的“悲剧”,会不会在我国AI软件领域重演。事实证明,有百度这样的科技企业躬身入局,这种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image.php?url=YD_cnt_69_01Kbbork5SiJ

图源:百度官方微博

正如百度创始人兼CEO李彦宏在新闻发布会时表示,文心一言的研发外因,是因为市场有需求,而且百度产品可以让其落地。实际上,在文心一言正式发布前,百度的客户和合作伙伴,都对文心一言的生态保持着积极态度,并积极加入了百度文心一言生态。据称,自百度宣称文心一言将于三月中旬正式问世前的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就有超过600家合作伙伴,宣布加入文心一言生态。

众所周知,百度的产品自成矩阵,从搜索到智能云,再到自动驾驶,市场和合作伙伴为数众多。在这样明确的需求指引下,百度文心一言,也将作为最先进的大语言模型,而成为这类企业的首选,甚至成为这类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转型的有力武器。

对此,百度也是信心满满,并决心十足。李彦宏在2022年财报发布会上,也高频提及文心一言,各路媒体甚至将其解读为:百度不能输的关键一战。而且,百度也十分笃定地认为,在这个经济全球化、技术全球化的时代,防止软件技术被西方国家卡脖子,也同样重要。

结语

作为民营企业的杰出代表,百度独立自主、自给自足进行科学技术研发的企业精神,显然是弥足珍贵的。尤其是在道阻且艰的前沿科技AI赛道,能够凭一己之力改变一个行业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百度能够屡次成功实现自我颠覆,最终华丽转身,显然并非依靠时运,而是靠前瞻性的眼光与坚守“长期主义”使然。

值得庆幸的是,百度从早年的搜索引擎业务开始,不断开枝散叶,也逐渐在人工智能赛道打开局面,而文心一言产品的应运而生,也势必让百度再上新台阶,甚至引领行业,开启一个新时代。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专家介绍

长期关注互联网、家电、财经、汽车、房地产、人工智能、新消费等行业,为读者提供不同视角的解读。V&Q:117821818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