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硅谷银行风波继续:上一轮创业大军正走向黄昏

2023/3/15 18:29:00



当寒冷的天气夹杂冰冷的雨水,一场关于金钱的恐慌蔓延开来。

美国当地时间3月10日,加利福尼亚州阴雨连绵,沙山路硅谷银行门外没有了往日的平静,多了许多步履匆匆的人。

这些人停在硅谷银行的玻璃门前,他们排成一排,打头的人敲响了玻璃门,无人答应,门上了锁,只留下形色紧张的人们的倒影。

此前一天,硅谷银行股价暴跌60.41%,市值蒸发近900亿人民币。此后一天,硅谷银行公告破产,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被指定为接管人。

短短72小时,硅谷银行垮塌了。作为一家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无数科创企业把资金存在那里。美媒 《金融时报》表示,硅谷银行的破产意味着硅谷的初创科技企业面临“灭顶之灾”。

最新的消息是,为了挽救损失,FDIC将使用存款保险基金来兜底,银行倒闭损失不会由纳税人承担。但科创圈的震荡是真的,科创机会渺茫和信心逐渐流失也是真的。

作者 | 布知

编辑 | 方远

硅谷银行一夜暴雷

暴雷的导火索来自于一份战略改革方案。

3月8日,硅谷银行发布公告,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其一是出售所有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组合;其二是向市场发行普通股或优先股,以募资17.5亿美元。

为了向市场传递信心,硅谷银行特意强调,其长期客户、全球知名成长型股票基金General Atlantic已承诺投资5亿美元,总计募资22.5亿美元。并且该行资本充足,有充足的流动性和灵活性来管理其流动性状况。

然而细心者却发现漏洞。硅谷银行已完成出售210亿美元的金融资产,但却导致了18亿美元亏损。这一贱卖之举直接让资本市场认为硅谷银行资本金不足。

最直接的反应表现在股市。3月9日,硅谷银行暴跌60%,盘后继续下跌20%。当天,硅谷银行CEO Greg Becker在电话会上请求客户保持冷静,希望风投机构能够继续支持该行。

但消失的信心如潮水般逝去。投资机构飞奔着想要收回资金。“硅谷教父”彼得蒂尔联合创立的风险投资基金Founders Fund建议企业从硅谷银行撤出资金;Union Square Ventures告诉被投企业“只在硅谷银行现金账户中保留最少的资金”;Tribe Capital建议portfolio:如果无法彻底从硅谷银行提取现金的话,也要撤走部分资金。

一部分人挤到硅谷银行网站,试图用网络快速转移资金。一部分人则跑到线下网点,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一群人在雨中排队,焦急地等着硅谷银行给出答复。


监管文件显示,仅一天时间,硅谷银行要掏出420亿美元给前来提现的客户。

3月10日,因资不抵债,硅谷银行宣布破产。在这场风波中,先人一步的彼得蒂尔全身而退,而大部分人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报道,此次风波中,许多初创企业和小企业主受到影响,且风波波及到全球。

在文章中,有带着三个孩子的妈妈,靠一家小企业维持生计。有企业被困数百万美元资金,无法为40位员工支付工资。

而硅谷银行在中国、丹麦、德国、印度、以色列和瑞典也有分支机构。本次,硅谷银行在英国的子公司被宣布破产,已经停止交易,不再接受新客户。

消息传导到中国时,还是深夜。大多数国内创业者是第二天醒来,才看到消息,硅谷银行破产。

据界面新闻报道,一位多次融过上亿美元、连续两次创业的创始人,因为周五才看到消息,导致存款无法取出。他在周六日反复拨打电话,但无人接听。

一家早期VC的被投企业社群里,至少被套上百万美元的公司就有五六家。另外十几家公司也有数十万美元还在账户上,提款网页仍然卡在登录环节,最终也没走完流程。

网络上也流言四起,先是美团王兴被套牢,紧接着潘石屹硅谷银行存款数达十亿美元。


知名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的CEO陈嘉兴在社交媒体上称,本次硅谷银行暴雷事件影响了1000家初创企业,其中三分之一将无法在未来30天内发放工资。

“这场灭顶之灾将使创新和创业倒退十年以上,甚至更多。”陈嘉兴说。

从自救到自杀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硅谷银行总资产约为人民币14751亿元,拥有1201亿美元的投资证券,其中包括91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组合,远远超过了743亿美元的贷款总额。

在3月9日股价暴跌以前,硅谷银行财务状况良好,并连续五年斩获福布斯“美国最佳银行”。但万亿银行倒塌一瞬之间,让人错愕。

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指出,加息是硅谷银行倒闭的直接原因。

2019年,硅谷银行买入大量风险系数低、兑现周期长的到期债券(到期才能收回本息),2021年、2022年更是跃升成为最大的一项投资,资产占比分别为46%、43%,可出售债券占比13%、12%。截至2022年底,硅谷银行持有美国国债161亿美元、MBS债券(抵押支持债券) 755亿美元、商业地产抵押贷款债券159亿美元以及超过80亿美元的其它各类债券。

债券求稳,但挡不住美联储暴力加息。2022年,美联储持续、快速、大幅度加息,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严重。

硅谷银行持有最多的到期债券严重贬值,公允价值损失较2021年扩大了8至15倍,产生了巨大的浮亏。

硅谷公开的战略改革方案则把亏损公之于众。所以尽管硅谷银行CEO出面表示,银行有充足的流动性来支持客户,依旧挡不住恐慌的客户。

而恐慌来源于更深层次的问题,科创公司的日子不好过了。

由于一些科技企业在发展初期,具有高风险、轻资产属性,普通商业银行不愿进行资金支持。而硅谷银行则是专注于为PE/VC和科技型企业融资的银行。

硅谷银行的客户集中在科创企业,银行官网显示,在美国风险投资支持的技术和医疗保险IPO中,有44%在硅谷银行开户,其中包括科技初创公司、硬科技公司,设计生物技术、制药、医疗设备等的生命科学公司和金融科技企业等。

在2020年美联储大放水后,巨量资金流出市场,硅谷科技企业投桃报李,把暂时用不到的资金存入硅谷银行。

然而,从去年开始,科创圈寒冬涌现,从不断流出的裁员信息就可略知一二。

咨询机构Challenger, Gray&Christmas称,2022年全年,全球科技企业宣布裁员97171人,比2021年增长649%。今年1月,全球又有接近6万人被200家科技公司宣布被解雇(数据来源硅谷裁员追踪网站Layoff.fyi)。


近两年,中国企业也持续裁员,据钛媒体报道,基于百度、阿里、腾讯三家公司财报统计,三家在2022年前九个月净减少近2.4万名员工。除此之外,包括消费、芯片半导体、自动驾驶、人工智能、企业服务等多个行业公司也接连裁员。

更深层的是,近几年全球并没有出现更多的科技创新类的可投资增长点,如同AI、元宇宙、虚拟货币等则是老玩家的游戏。鲜少有可投资的方向,硅谷银行才选择到期债券。

当远水解不了近渴,差额之下,硅谷银行决定变卖资产。硅谷银行CEOGreg Becker呼吁,“如果每个人都说硅谷银行会陷入麻烦,那可能真的就会有麻烦。”他请求客户支持硅谷银行,就“如同硅谷银行在客户艰难的时刻提供的支持一样。”

但自身难保的科创企业无暇顾及,当科创公司纷纷降本增效,现金流告急,势必要从硅谷银行提款以维持稳定的现金流。从去年4月份开始,硅谷银行账面现金拥有200亿美元,但存款净流出250亿美元。

Greg Becker一语成谶。害怕的科创企业疯狂挤兑导致硅谷银行破产,但也将科创企业自身拉入更深的深渊。

这是对硅谷银行信心的丢失,更是对自身信心的丢失,也是对未来信心的丢失。当信心不再,硅谷银行倒塌也就成为了必然。

科创圈消逝的信心

1982年,美国银行家罗杰?史密斯(Roger Smith )、比尔?比格斯塔夫(Bill Biggerstaff)与斯坦福大学教授罗伯特?梅德亚里斯(Robert Medearis)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注册成立硅谷银行。

创立初期,三位创始人的资金基本上来自牌桌。仅用了45天,三人用嘴筹集了500万美元的资金。

公司从员工到管理层都很鸡血。早上7点,公司管理层到岗工作,一个半小时之后,召开公司大会,宣布昨天公司的存贷款成绩单。只要有风投会议,就会有硅谷银行管理层的身影。而基层员工看不到人,全部在外跑业务。创始人Robert Medearis曾说:“硅谷银行员工的工作热情,比其他任何银行都要高出50%。”

疯狂工作的背后,是美国科技产业的蓬勃兴起,人们相信投钱就会有回报。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硅谷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先是英特尔发布了世界上首款商用微处理器Intel 4004,之后苹果发布个人电脑APPLE Ⅱ,微软推出xindows1.0。

80年代的硅谷,3000多家电子、电脑企业云集在此。到90年代后期,这类公司超过了7000家。有记者写到:“硅谷人远远不止是把沙子变成了黄金,他们把沙子变成了智能”。

进入新世纪,中国互联网刚露头角。硅谷银行马上牵头风险投机资金来华考察。2004年初,25位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伙人挤在一架飞机的公务舱里,他们来自红山资本、KPCB、Accel Partners、NEA等世界顶级投资机构。

他们去到北京,副总理亲自接待,在中关村科技园,他们坐在台下听创业公司路演;去到上海,他们参观中芯国际和张江。为期6天的行程结束,考察团大部分投资人决定入华投资。2005年,硅谷银行更是在上海设立了第一个代表处。

2011年,当王兴在媒体会上晒出账户余额有六千万美元时,PPT上显示出的账户就是硅谷银行。

但如今科创圈寒冬,曾经靠扑克牌和热情就能获得信心和资金的年代也已经远去。

最新消息是,美国监管机构财政部、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联合宣布,13日起,硅谷银行的储户可以提取所有资金,FDIC将使用存款保险基金来兜底,银行倒闭损失不会由纳税人承担。

第一财经称,有国内投资人表示,周二凌晨5点半,自己把钱从硅谷银行成功转出。有接近硅谷银行的在华工作人员表示,从周一开始,客户在硅谷银行账户的资金就都可以正常提取。

好消息让所有人暂时放松了紧绷的神经。但当我们回溯硅谷银行坍塌的缘由时,却发现这是一场关于科创机会渺茫和信心逐渐流失的悲剧。

悲剧不仅发生在美国,更是波及全球。

而如今,眼前棘手的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但在科创圈寒冬的背景下,下一个硅谷银行可能就在不远的将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