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研发低于2%的巨子生物上市,薇娅夫妇浮盈7400万

2022/11/8 0:09:00


雷达财经出品 文|孟帅 编|深海

日前,医美赛道再添一家上市公司,被薇娅夫妇相中的巨子生物成功登陆港股。

2019年至2021年,巨子生物的年营收实现了从9.57亿元到15.52亿元的跃升,营收增速从2020年的24.44%上升至去年的30.41%。但营收节节登高的巨子生物,却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窘境,2020年、2021年巨子生物的期内利润分别为8.26亿元、8.28亿元,同比几乎保持不变。

经过二十余载的发展,巨子生物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矩阵,但目前巨子生物的营收仍较为依赖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其在保健食品及其他产品板块的表现欠佳。

值得一提的是,巨子生物的创始人范代娣有着多年的科研背景,随着公司的上市,范代娣夫妇成功完成了从医学界到商界的华丽转身,但公司近年的研发投入占营收的占比却始终没能超过2%,且与多个同行相比巨子生物该指标也偏低。

与此同时,为了保持可观的销售回报,巨子生物在营销方面的支出却在不断增加,该项支出占总营收的比重从2019年的9.8%上升至去年的22.3%,这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巨子生物在净利润指标上的表现。

巨子生物登陆港股,薇娅夫妇浮盈7400万元

11月4日,巨子生物成功在港交所敲响上市之钟,顺势拿下了“胶原蛋白第一股”的称号。

截至11月7日收盘,巨子生物报收31.5港元/股,连续两个交易日分别上涨9.88%、17.98%,目前巨子生物的最新市值为312.36亿港元。此番上市,巨子生物成功跻身百亿市值医美公司行列,但与最新市值分别为1061.27亿元、693.39亿元、526.6亿元的爱美客、贝泰妮和华熙生物相比,巨子生物仍稍显逊色。

雷达财经注意到,此番登陆港股之前,巨子生物曾获得过两轮融资。天眼查显示,2017年4月,中国信达参与了巨子生物的战略融资。

今年1月,巨子生物完成了融资规模达73.3亿元的Pre-IPO轮融资。本轮融资完成后,巨子生物的估值达到2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参与巨子生物Pre-IPO轮融资的投资阵容十分庞大,包括谦寻文化、CPE源峰、高瓴资本、金镒资本。

其中,谦寻文化正是前淘宝直播带货一姐薇娅所属的公司,薇娅丈夫董海峰是谦寻文化的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和最终受益人,其持有谦寻文化54.03%的股份。

此外,薇娅也曾在直播间多次为巨子生物站台,去年“双十一”提前预售时,巨子生物旗下的产品可复美以超过5000万元的销售额闯入薇娅直播间的销售额Top5榜单。

招股书显示,董海峰薇娅名下的Qianyi Holdings Limited持有巨子生物全球发售前0.86%、全球发售后0.84%的股权。以11月7日巨子生物的收盘价计算,Qianyi Holdings Limited持有的股份市值约为2.6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42亿元),与入股时投资的1.68亿元,浮盈约为74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因偷逃税风波退居幕后之后,薇娅与丈夫建造起的商业帝国正在投资领域不断生根发芽。除了巨子生物外,给小米代工、目前正在向A股发起IPO冲刺的德尔玛,背后也有着薇娅夫妇的身影。不仅薇娅此前曾多次在直播间代货该公司产品,薇娅丈夫董海峰还参与了德尔玛于2020年11月完成的B2轮融资。

之所以可以获得众多的投资机构青睐,一部分原因便是巨子生物展现出的强大的吸金能力。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巨子生物的年营收分别为9.57亿元、11.9亿元和15.52亿元,其中2020年和2021年的营收同比分别增长了24.44%、30.41%。

然而,巨子生物营收实现稳步增长的同时,利润增速却大幅下滑。2019年至2021年,巨子生物的期内利润分别为5.75亿元、8.26亿元、8.28亿元。虽然利润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但巨子生物2021年0.2%的利润增速远逊于2020年的43.69%。换言之,巨子生物去年营收增长三成的背后,利润几乎停滞不前。

不过,巨子生物近年的毛利率水准始终保持在80%以上的高位,且实现了逐年上涨。2019年至2021年,巨子生物的毛利率分别为83.3%、84.6%、87.2%,直追贵州茅台。

若与已经上市的同行相比,巨子生物的毛利率指标也相对较高。2019年至2021年,薇诺娜母公司贝泰妮的毛利率分别为80.22%、76.25%和76.01%,华熙生物的毛利率分别为79.66%、81.41%和78.07%,前述提及的两家公司毛利率表现并不稳定,且仅有个别时间段毛利率能超过80%。

营收较为依赖旗舰品牌

事实上,拿下“胶原蛋白第一股”称号的巨子生物,并不单单只专注于面膜等护肤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巨子生物共有103款在研产品,其产品组合的SKU数量达到105个。

按产品类别来划分,巨子生物的营收主要可以分为两大板块,即专业皮肤护理产品、保健食品及其他产品。不过,巨子生物虽然努力构建多元化的业务结构,但其营收仍较为依赖专业皮肤护理产品板块。自2019年起至今年前五个月,该板块占巨子生物营收的比重分别为89.1%、90.1%、96.8%、97.7%。

同期,保健食品及其他产品对巨子生物总体营收的贡献愈发薄弱,前述报告期内该板块收入占巨子生物总营收的比重,一路从10.9%下降至2021年的3.2%,并在今年前五个月进一步下降至2.3%。该板块不仅仅是营收占比下降,其营收额也在2021年和今年前五个月同比出现下降。

就专业皮肤护理产品板块而言,2009年,巨子生物推出中高端品牌可丽金。两年后,巨子生物又推出另一个名为可复美的中高端品牌。此后,巨子生物还相继推出可预、可痕、可复平、利妍、欣苷等多个护肤品牌。

尽管巨子生物经过十余年的打磨陆续推出了众多品牌,但真正为其贡献绝大部分营收的主要是可丽金、可复美两个品牌,这两个品牌目前已成为了巨子生物营收的重要来源,但两大旗舰产品的营收表现却并不稳定。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今年前五个月,可复美分别为巨子生物贡献2.9亿元、4.21亿元、8.98亿元、4.28亿元的收入,同期可丽金取得的收入分别为4.81亿元、5.59亿元、5.26亿元、2.38亿元,在此期间两个品牌的营收均没能保持住稳定的领先优势,呈现轮流“坐庄”态势。

研发费用占比不足2%

雷达财经了解到,巨子生物系2000年于西安创立,其创始人是有着科研背景、曾在西北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就读的范代娣博士。

千禧年交接之际,留学归国的范代娣组建了一支科研团队,开始了对重组类人胶原蛋白的研究。在范代娣等人的努力之下,团队终于成功开发出重组胶原蛋白技术,也正式拉开了巨子生物创业的序幕。

值得一提的是,范代娣的丈夫严建亚同样是巨子生物的联合创始人,并在公司担任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等职务。夫妻搭档的范代娣及严建亚二人,一个负责公司的技术研发,另一个则负责公司的整体管理及发展、业务规划及整体运营。

在官网中,巨子生物将自己定位为一家立足科技美学、基于生物活性成分的专业皮肤护理行业的高科技企业。自诩为“高科技企业”的巨子生物,对自身的科研实力有着这样的描述——“公司始终致力于投资研发,经过20多年的沉淀和积累建立了集生物技术、生物化学及生物工程等跨学科科研和多年行业专知为一体的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

此外,巨子生物还在招股书中表示,其致力于投资研发是其迄今为止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那么巨子生物在研发方面的投入究竟几何?

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巨子生物的研发团队一共124人,研发团队的规模占到所有雇员总数的14.8%。2019年至2021年,巨子生物的研发成本分别为1140万元、1338.1万元、2495.4万元,占同期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1.2%、1.12%、1.6%。

以同处医美赛道并实现上市的对手作为参考,巨子生物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并不具备明显的优势。去年,爱美客用于研发的投入为1.02亿元,是当年总营收的7.07%;而同年华熙生物的研发投入达到2.84亿元,占到同期总营收的比重为5.75%;即便是占比略低的贝泰妮,去年研发投入为1.13亿元,占到同期总营收的比重为2.8%。前述三者去年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重均高于巨子生物。

与此同时,与巨子生物研发投入占比常年低于2%对应的是,其营销费用却在快速攀升。2019年至2021年,巨子生物用于销售及经销方面的开支分别为9378.8万元、1.58亿元、3.46亿元,占同期营收的比重分别为9.8%、13.3%、22.3%,该项支出的增速在2020年68.9%的基础上,再度飙升至去年的118.6%。

巨子生物不断增加的营销开支,使得其净利率指标并未如毛利率指标一样表现良好。2019年、2020年,巨子生物的净利率分别为60.1%、69.4%。到了2021年,巨子生物的净利率却下降至53.3%,今年前五个月该指标又进一步降至43.4%。

对于净利率的下降,巨子生物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是公司增加了电商平台及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线上销售及营销活动的支出,以不断扩张线上销售渠道,顺应行业趋势及抓住市场机会,从而使线上营销费用有所增加。

巨子生物还表示,随着线上销售渠道的持续扩大,为了确保取得可观的销售回报,预计公司在线上营销方面的费用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会增加,因此公司的净利率可能会继续下降。

此外,巨子生物此次IPO募集资金的大头仍将用于营销,其中约46%的所得款项将用于增强其全渠道销售及经销网络,并开展以科学和知识为导向的营销活动以提升品牌知名度。

有业内人士认为,重营销、轻研发是许多医美公司都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这类公司为了保持现有的市场份额或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不得不持续加大营销投入;另一方面,同行通用的打法,使得这些公司较难压缩营销方面的支出,进一步导致公司的盈利能力承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