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电动化、智能化、互联网化、共享化的“四化”新概念的产生和市场的发展,新能源车给用户带来许许多多的便利和憧憬,也因此逐步成为市场热门,在逐步增长中凸显未来主流的影子。
乘联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67.5万辆,同比增长94.9%,环比增长6.2%。
在快速增长的背后,新能源还有哪些隐忧呢?有哪些需要填平的坑?
第一大坑:续航难题
续航缩水是最直观,也是一直没有解决的难题。汽车之家、懂车帝的多次续航测试和大赛表明,电动车普遍续航缩水较大。特别是在2021年开端和结尾这两段时间,这个话题的热度尤为高涨,温度的降低甚至会让电动新能源车续航缩水一半以上。
第二大坑:质量陷阱
从我们的自主品牌到合资品牌,从进口到国产,电动新能源车均或多或少的出现产品问题。特斯拉撞车频繁自燃、小鹏NGP失效、理想ONE断轴,乃至于雷克萨斯LM撞车后车门锁死。一起起频发事故背后,仿佛都在宣告新能源车型并不可靠。小鹏G9上市后,复杂的选配逻辑却被消费者吐槽,随后小鹏紧急调整价格配置,将选择率高的功能直接进行标配。
第三大坑:夸大营销
实际上,很多新能源车企前期吹得牛,夸大营销,最后没有实现。就比如在2021年缺芯潮之下,不少车企会对车机芯片或者是自动驾驶功能进行变更,然而,早前预订的车主们都是奔着这些功能而来,然而最终结果让人大失所望。
第四大坑:快消品化
新能源车企想让车像“快消品”一样,缩短换代周期。新能源汽车18个月左右就会换代,续航里程、辅助驾驶技术的突破,也让新能源车主没有动力像对待油车一样耐用。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2022年8月的二手车市场上,46%的新能源车使用年限在2年以下。
第五大坑:增值收费
买了手机,APP要付费,买了新能源汽车,车载娱乐服务和其他增值服务都要掏钱。今年7月,特斯拉宣布新车将不再享受终身免费的标准车载娱乐服务,不过前八年免费的策略,倒也没有引起太多的争议。
第六大坑:保费高企
根据中国保信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统计,新能源汽车的保费较燃油车平均要高21%,每年都会有几千的费用加上动辄20%以上的涨幅也让许多新能源车主叫苦不迭,一整年没有出险,保费却依然水涨船高。
第七大坑:数据隐私
数据隐私安全至关重要。数据化、智能化、互联网化是利好,但是背后的数据隐私令人担忧。车辆实时上传的数据都存储在车企服务器上,并由车企垄断。这就导致被泄漏的危险。
虽然面临以上问题和隐患,但新能源车的趋势不可阻挡。通过政策收紧、企业自觉和市场洗牌之外,消费者提升自身选择和使用的知识和能力。
各方需共同努力,去迎接新能源车的美好明天。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