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走向全局优化,饿了么即时物流进化

2022/9/13 15:41:00

旺季不再一刀切“限电”,外卖进入“精准滴灌”时代。

2022年,餐饮业面临不确定性挑战,疫情多点反复,也给商家带来冲击。最新财报显示,上半年大部分上市餐企录得亏损,比如全聚德自3月份各地疫情加剧后,直营门店停业32家,利润出现较大幅度亏损。

疫情之下,外卖一定程度弥补了餐饮商家的堂食损失,同时增加了商家应对的韧性。随着更多商家上线平台,外卖也在成为更多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

但送好外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刚刚过去的夏天,作为城市生活基础设施,即时物流也经历了一场大考:一方面,夏季是外卖行业传统旺季,传统餐饮之外,宵夜、茶饮、冷饮、酒水、鲜花等高频消费进入高峰;另一方面,疫情反复叠加高温等极端天气,也给商家备货、骑手送单带来挑战。

外卖成“第二增长曲线”,通过夏季大考

8月底,统计局公布的最新餐饮数据喜忧参半:餐饮业不景气依然,2022年1-7月,餐饮收入23734亿元,同比下降6.8%;好消息正在“止跌”,7月收入同降1.5%,6月同降4.0%,消费券等刺激政策再叠加暑期旺季,7月降幅环比收窄。

由此,“外卖”成为餐饮商家必修课。对于餐饮商家来说,一边“自救”确保现金流求生存,一边“蓄势”强化基本功谋发展,成为2022年上半年的新常态。

不管是求生存还是谋发展,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2022年上半年品牌商家、高星酒店等高端品质餐饮商家做外卖的明显增多。餐饮商家们对外卖的定位不只是应急的出路,而成为常态化经营的新主场:外卖做好了,不论疫情何时结束,商家都可获得“第二增长曲线”。

然而,餐饮商家要做好外卖不容易。今年夏天外卖行业面临的考验尤其严峻:一方面,夏天是外卖行业传统旺季,同时更多餐饮商家做外卖,非餐饮商家拥抱外卖、多地发放消费券……诸多因素让外卖行业迎来“高压时刻”;另一方面,多地疫情反复,叠加高温等极端天气,以及限电等经营掣肘,对商家和骑手带来更大的压力。

简而言之,这个夏天外卖行业面临的场景更加复杂,任务重、压力大,极端场景也变多了。好在整个外卖行业顺利通过大考。其中,外卖平台一边给予商家扶持政策助力其复苏,一边强化同城即时物流能力保配送;餐饮商家积极转型,从“会做外卖”到“做好外卖”升级。

外卖骑手们的付出也获得相应回报,老家在贵州的饿了么骑手胡爱飞,在温州送外卖已有3年多。今年夏天,他刷新了自己的送单新记录:最高峰一天送单170单,当月收入超过2万。当时,饿了么城市免单活动落地温州,7月27日在温州推出了6万个城市免单名额,在当地的高峰期订单量最高达到前日同时点的5倍。

如何配送多5倍的订单?外卖平台不可能招募5倍骑手,应对这样的复杂场景需要体系化的方法。

大考背后是能力升级。今年夏天,外卖平台补短板、强长板,构建核心竞争力,最突出的就是作为外卖履约保障的同城即时物流,已在悄然进化。

从局部优化到全局优化,告别“一刀切”

同城即时物流服务成功支撑夏季“尖峰时刻”,如果单纯依靠骑手们辛勤付出,恐怕“跑断腿”都不够,全局优化与数字化升级才是其中关键。

“调度”是物流的基石,包括运力规划、人员调配、物流派单、路径规划、极端场景应对等等。相较于常规物流而言,同城即时物流频率高、时效强,面临着更多的极限场景,今年夏天同城即时物流服务的“大考”,也主要体现在应对“尖峰时刻”。

恶劣天气、大促高峰期等场景下“单子多、骑手少”,是外卖行业一直以来共同的难题和挑战。以往,行业的调度往往通过“限流、缩圈”确保最小的可用性,比如一到下雨天或高峰期,用户可点的商家范围就会变小。远了外卖送不动,平台只能在更小范围内对骑手进行调拨派单,这相当于“拉闸限电”,对用户来说是“不在配送范围”,结果就是点不着外卖,需求被抑制了,商家就少了生意机会。

2022年外卖成了许多商家的“新主场”,然而极限场景在夏天却变多了,如发放消费券带来爆发式订单、高温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多地散发出现的疫情……这时候“拉闸限电”对商家来说无疑将十分残酷。怎么让雪中送炭的“免单”“消费券”将“炭”送到商家手里?

“一刀切”的简单调度往往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电商行业也曾出现过,早期双11、618时面对流量洪峰,物流订单会分时推送给商家,后来随着电商底层能力完善,这种做法才逐渐减少。

应对极限场景,即时物流面临的问题更加棘手:这不只是技术层面的“比特”问题,而是涉及到骑手运力与商家供应等“原子”问题。

到底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一刀切”?饿了么的解法是通过物流与商流的全局优化,让同城即时物流系统实现“精准滴灌”。保障骑手运力的同时,饿了么基于物流与商流的实时联动,将系统调度优化从骑手调度、订单派单这样的“微观”环节升级到商流与物流的“顶层”,实现更具弹性的压力平衡。

对本地生活来说,不同城市甚至不同商圈有着不同的运力资源与市场环境,所面临的压力截然不同,如何让调度策略与真实压力水平匹配?饿了么摒弃了“一刀切”比如,当一个商圈配送3公里的订单,从原来30分钟增加到45分钟,就说明这个地方压力开始上涨。饿了么通过进行订单维度的压力识别进行精准调配:如果是活动补贴导致的,就可分层引导,让压力回到合理区间;如是运力明显不足的,则可加速释放运力。

今年8月初,义乌突发疫情,据当地饿了么物流站站长说,由于当地商圈午高峰订单会占到全天40-50%,疫情期间如何保障送单?他们通过送单补贴、就餐补助、人员调班等积极措施调动骑手出勤,同时提前沟通商家做好备餐准备,则通过精细化管理,没有缩小商家配送范围,保障商家每一单都能送达,让骑手和商家都吃下了定心丸。

送得“争分夺秒”不如“送得巧”

外卖平台前些年一直在卷“时效性”,在你追我赶中,外卖配送时效现已缩短到30分钟水平。

在罗超频道看来,对用户来说,30分钟送到与29分钟送到体验几乎没什么差别,多数人不会着急几分钟。继续争分夺秒,将29分钟缩短到20分钟,对大部分用户来说价值不大,只会增加履约成本,时效要求过短还会给骑手造成更大负担,甚至影响公共交通安全。如同手机性能提升到最后用户感知不强一样——当下的配置已经“够用了”。

外卖平台当下更需要追求时效的确定性,而不是一味更快。相较于多等十分钟而言,人们更难接受的是心里没底,比如中午饭12:30吃没问题,前面可以处理工作琐事,但不能系统说12:10结果一直不到。

因此,外卖平台给予消费者确定性的预期和结果至关重要。做到这一点极难,一方面,在送达之前,不只有骑手配送,商家备餐时间更不确定,且往往耗时更长。另一方面,骑手配送环节的时间受距离、交通、天气等影响,配送距离越长,不确定性越高。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行业的新办法是将预计送达时间从一个具体的点,变为一个时间段,即“时间片”功能,比如,在远距离、极端天气等高压和特定场景下,用户看到的送达时间不再是“预计12:30”,而是“预计12:20-12:40之间”,对用户来说,催单、取消和投诉等情绪缓解,骑手可以更加有效完成订单配送。

当然,要做到送达时间的精准预测,平台还要具有覆盖商流与物流两端的全局洞察与协调能力。今年夏天,饿了么免单城市活动在南京落地,8月19日,手打柠檬茶品牌“就是拧”丹凤街店的订单涨幅近8成,但订单都准时送到,没有出现“爆单”后的手忙脚乱,因为在活动前饿了么物流人员就到店进行备料、备餐等沟通,同时在骑手方面准备充足运力,再结合“时间片”“餐后呼叫”这样的功能,商家(商流)、骑手(物流)有条不紊地协同配合,有效应对订单洪峰。

可以预见,接下来外卖在时效性上的进化方向不会一味“更快”,而是稳住“30分钟”高效水准的同时,确保服务的稳定性、时效的确定性,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物流效率、降低履约成本。

即时物流“两条腿”走路

从今年夏天的动向来看,2022年将成为同城即时物流服务行业的分水岭。

疫情加速外卖普及,外卖又拉动同城即时物流爆发。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即配服务行业订单规模已达279亿单,同比增长32.9%;预计到2026年,即配订单规模将达到957.8亿单,以6至8元的平均订单价格计算,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5747亿到7662亿元,2021年-2026年年复合增速为28.0%,这一增速远超零售、电商以及互联网行业大盘。

注意,上面说的是配送服务本身的市场规模,不包含外卖平台等上下游经济。

同城即时物流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更多玩家跑步进场,而从行业头部玩家上半年的动向来看,同城即时物流的竞争内涵变了。随着互联网大环境进入“冷静增长”阶段,各路玩家不再唯规模论,而是规模增长和效率提升、能力增长“两条腿”走路,围绕着成本、效率、时效、体验、场景等关键点综合竞争,练内功、比耐力,寻求可持续健康增长。从规模驱动的扩张优先,到效率驱动的冷静增长,同城即时物流行业迎来分水岭。

如何做到效率驱动的冷静增长?我认为有两点至关重要:

一个是行业公认的“智能化”,因为只有智能化才可以应对外卖“走出餐饮”后的万物配送复杂性,将规模效应转变为成本优势。

2021年底独立上市的顺丰同城前段时间发布2022年中期业绩数据时,就十分强调自主研发的CLS智能即时物流系统,“可进行供需实时调控、AI全局运筹,将订单需求与骑士状态精准灵活匹配,削峰平谷,提升履约效率。规模效应下,CLS将智能提升配送效率,摊薄平均履约成本。”

饿了么通过柔性智能化实现物流“精准滴灌”以及推出“时间片”等新功能来看,饿了么在智能化上的努力,正持续解决商家、用户与骑手的痛点难题。此前饿了么已围绕商家,推出AI菜品分析系统“饿小味”和帮助商家优化外卖运营能力的“饿管家”,围绕骑手配送,推出智能头盔、智能取餐柜、智能送餐箱等。

另一个是打通物流、商流与客流“铁三角”,基于实时联动实现全局优化。

同城即时物流的本质是什么?这不仅仅是一个物流生意,不只是涉及到百万级骑手的调度与管理,更涉及到商流、物流与客流的全局经营,实现应对复杂场景的智能物流调度。

“堵不如疏”,围绕供需匹配进行即时物流配送体系、商流供给侧与客流需求端三者实现压力平衡,平台可实现精细化管理。

写在最后:

前些年互联网市场高速增长,一些不太符合商业规模的事情时有发生。如今行业“冷静增长”,更要求企业具备回归本质的能力,尊重最朴素的商业规律。今年夏天,从拿下抖音新场景入口再到“夏日行动”收官扛过大考,饿了么今年给人一种动作频频的感觉。据饿了么人士所言,“问题就是红利,解决每个bug(漏洞)都是进步。”这个夏天,饿了么即时物流也在小步快跑,倾听商家、骑手与用户的声音,持续行业创新,通过解决问题“做好自己,每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这或许也将是互联网行业发展务实、创新的新常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专家介绍

  • 罗超

    总访问量:5705149
    全部文章:2226
微博:@互联网阿超 微信公众账号:SuperSofter(每天整理业界资讯,结合自己点评,十分钟热度深度兼顾)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