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最牛风投机构”合肥看上了生物医药,下一个“蔚来”已来

2022/6/29 12:14:00

“最牛风投机构”合肥看上了生物医药,下一个“蔚来”已来


文|张羽岐 杨燕

编辑 | 杨中旭

制图 | 张羽岐


一款新药诞生的背后,“双十理论”(十年时间,十亿美金)是绕不过的话题。


除了漫长的临床试验期之后,昂阔医药联合创始人和首席商务官Andy Fu曾告诉《财健道》,在临床前,Biotech公司可能投入不到1000万元就能研发出一个自己想要的分子,一旦进入临床,所需的费用会直接成倍增长。


因此,上市、定增、融资、License out都是企业补充现金储备的重要手段。


除了上述方式之外,还有一种补充现金的方式往往被大家忽略,那就是来自政府相关部门的补助和奖励。


近日,被网友称为“最牛风投机构”的合肥市政府,推出一系列关于生物医药的政策。

其中,对相关药企实际研发投入的40%进行奖励,最高可达一年5000万元,可谓是地方政府难得的大手笔。此外,合肥还推出了不同类别和等级的鼓励配套方案,动作频频,瞄上了生物医药领域这块“金矿”。


关于合肥过往的风投成功案例很多,尤其是对于蔚来的果断下注,成功让其创始人李斌这个“2019年中国最惨的男人”,一年之内咸鱼翻身,股价上涨11倍,也让合肥风投再度名声大噪。据业内人士称,这笔投资让合肥获利千亿。


那么,对于刚从资本寒冬中缓过来的创新药领域来说,超级“风投机构”合肥的加持会带来哪些帮助,合肥还能再创一个医药版“蔚来”的传奇吗?


01 在医疗领域“复制”下一个未来

从最新政策内容来看,可谓是合肥市政府对于医药领域的“花式发钱”指南。


发钱对象不只局限于大众关注的创新药领域,还包括化学药、中药及其他改良型新药等等。

“最牛风投机构”合肥看上了生物医药,下一个“蔚来”已来


药械就地转化、原料药投产及药品生产等领域,合肥同样安排了相应的奖励数字。


作为一个相对有经验的“风投”,合肥的特别之处显然不局限于给政策和给钱,而是“以投带引”,坚持全产业链招商。市委书记虞爱华曾在央视《对话》节目中提到,合肥不是风投而是产投,不是赌博而是拼搏。


以此前的京东方和蔚来为例,合肥的投资除了针对单个企业,还会覆盖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从资金支持、技术平台到集聚产业园,全方位出力。受益于这种方式,这些投资行为往往会产生1+1>2的良好效果。


这次在医药领域的投资能复刻此前投资历程吗?


早在2016年,合肥就有涉足医药领域。当时合肥获批建设省级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战新基地,又先后获批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生物医药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省级化学原料药基地等。


目前,合肥市生物医药全产业链集聚企业约3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6家。


相较不远处的上海和苏州两地,合肥的医药产业链目前并没有碾压性的优势,但是其在信息计算平台和脑成像平台等技术领域,借由在显示屏等领域的投资积累了不少经验值,使得当地产、学、研打通“任督二脉”,连接的较为顺畅。


利用市场和资本化的运作方式进行投资,也是合肥“风投”的特色之一。


公开资料梳理可知,合肥很多投资项目都依托于合肥产投、兴泰、建投三大国资投资平台,形成了“引导性股权投资+社会化投资+天使投资+投资基金+基金管理”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


从投资项目的阶段来看,不同于此前在新能源领域的“一掷千金”,相关机构对于医药领域公司更偏向于早期阶段,投资数额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最牛风投机构”合肥看上了生物医药,下一个“蔚来”已来


未来,合肥地方政府对于医药领域的投资幅度和数额力度会更大吗?


从一系列迹象来看,这个结果是可以期待的。


2021年7月,合肥滨湖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和一村资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肥市级层面首只专注于生物医药健康领域的产业基金正式设立启动,目标总规模达50亿元。


2021年10月,盈科资本携手合肥市下辖的地方政府,合作设立产业专项基金,计划出资规模为10亿元。双方将联手打造6200亩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孵化一个创新药、疫苗产业集群。


虞爱华在《对话》中曾表示,合肥主要投“两向”: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新兴产业。


投资新兴行业,就是投资未来。生物医药产业既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四大领域之一,合肥“瞄”上医药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根据《合肥市“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力争建成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02 详解“ 合肥模式”


地方政府引导基金正在变得火热。


政府引导基金模式有三种,一种是以投带引、招商引资的“合肥模式“;一种是纾困上市公司、精准导入的“深圳模式”;还有一种是定制化、服务全生命周期的“苏州模式”。

“最牛风投机构”合肥看上了生物医药,下一个“蔚来”已来


如果说深圳、苏州有其特有的地域、政策优势,那么合肥就是近年来杀出的“最大一匹黑马”。


2008年合肥“下注”京东方(000725.SZ),塑造了合肥产业基金的第一个成功范本。


14年前的合肥还是全国最大的“县城”,比起千亿大市,合肥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超过300亿,如今却跻身投资圈,成为投资人眼中的“最牛风投”。


据官方统计,2021年合肥财政收入增长至844.2亿元,首次超过800亿元。

“最牛风投机构”合肥看上了生物医药,下一个“蔚来”已来


一切始于2008年。


将全部身家押宝京东方和液晶产业(总投资达175亿元),合肥在赌一个奇迹。据媒体报道,合肥引进京东方势在必得,甚至将地铁项目的资金腾出来投资液晶产业项目。


当然,押宝押对了,功课也做足了。京东方2017-2019年总利润128亿元,京东方合肥(简称“B3)就占了近40%(50亿元),“钞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这只是“钞能力”的第一步,合肥的热钱投入进产业基金中,招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可谓是一山更比一山高,眼光来得好,基础做的扎实,换来的是经济、地位与就业的扩张。投资还在继续。


2016年传言已久的合肥长鑫DRAM型储存项目终于落户合肥;2019年,蔚来汽车来了。


一度跌入谷底的蔚来汽车,让公众困惑,蔚来是否有未来。


2020年,合肥再次“下注”,投资新能源汽车。合肥建投(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投招商(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安徽高投(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背靠合肥市政府的专业投资机构向蔚来汽车抛出橄榄枝,投资70亿元并持有蔚来中国股权24.1%,签约后项目总投资额超100亿元,可谓是雪中送炭。


当然,投资需要回报,合肥也需要企业带来的效益。


此前,有消息称,合肥市政府与蔚来签订了对赌协议,“蔚来中国2020年营收数额需达148亿,至2024年达1200亿元,并上市6-8款车型,2020-2025年总营收达4200亿元,总税收达78亿元,于2025年前在科创板上市”。


蔚来需要机会。


在2021年央视《对话》电视节目,蔚来汽车CEO李斌提及,“合肥是与我们洽谈的第十九座城市,前面的十八座城市均未有结果”。


合肥政府也曾在官微写道,“计划在5年内将蔚来打造为千亿产值的龙头企业 ,使其带动合肥乃至安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蔚来仍在亏损,它的上空还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是否能给合肥创造新的爆点,还在等待时机。


这些年,除了芯片、屏幕、新能源,合肥的产业基金还在涉足生物医药领域,可谓是“网红城市”,标的选中,样样不落。


2020年9月16日,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二十次全体会议召开,合肥市市长凌云曾表示,合肥当下的产业布局,可以用两个成语概括“芯屏器合”(心平气和)、“集终生智”(急中生智)


生:特指投资生物医药领域


这些年,安徽省政策亦在加持。


《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实施办法(试行)》、《安徽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作规程》等多项政策规范、支持、完善政府引导基金的运营与发展。

“最牛风投机构”合肥看上了生物医药,下一个“蔚来”已来


“合肥模式”还在继续,医药产业的布局也刚刚起步。


03 热钱向医药,“合肥模式”遍地开花

2022年,合肥的“创投城市计划(Long-Hefei)”,暨项目资本对接活动启动仪式、首场对接会顺利落幕。


本场活动中,生物医药依旧是合肥“十三太保”之一。芯片、新能源、医药等22项目跟进,总投资80亿元,资金需求20.28亿元。


今年以来,政府产业基金更是大规模进军医药行业。


5月31日,生命健康产业“双招双引”重点项目集中落地暨健康医疗产业园启动活动在合肥高新区举行顺利举行。本次产业园活动中,超声手术器械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人用疫苗产业化基地项目等重点项目突破30个,总投资约175亿元。


此前,根据清科私募通数据显示,2016-2018年,合肥集中成立了大批政府引导基金,注册总规模超1000亿元。辐射整个安徽省,政府引导基金总目标规模达4000亿元。


不仅“合肥模式”在本省遍地开花,各个地区亦在纵深进入这个领域。


自2011年8月,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制定《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参股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以来,各地都在打造自己的生物医药产业园,上海张江药谷、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名声最为响亮。


以光电信息闻名的武汉也早在2008年就开始着手光谷生物城,武汉光谷生物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亦在2009年成立,其背后有武汉乃至整个湖北的支持与投入,亦有从东南沿海、珠三角地区吸纳的资源,目前已投资人福生物、禾元生物等数家生物医药企业。


今年5月8日,湖北东湖科学城·大健康和生物技术产业基地(光谷创新药产业基地)现场再次签约一批医药产业项目,在人群涌动的创新药赛道中,谁不想分一杯羹?企业如此,政府亦如此。


有投资人表示,真金白银的投入医药市场,大手笔地补贴医药产业,各地区都在做,只是操作路径略有不同。


亦有安徽本地的券商表示,合肥在半导体、芯片等方面的投资优势突出,那么当有其他产业的成功范本在,就会想在医药市场的广阔天地中崭露头角。


热钱投向医药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求,亦可在地域中凸显比邻苏州、上海的优势,承接苏、沪的医药产业项目。


但是投资是投资,问题也很多。


大多数政府产业基金退出形式单一。以杭州为例,尽管商业化程度高,但退出的方式单调,即国内上市。有数据显示,在杭州政府产业基金投资标的上市的42个案例中,并购退出13个,占比 30.9%。


那么在“合肥模式”破土的今天,是否在复制京东方的成功。


左手在下注,右手在投资,这一次“合肥模式”大规模进军医药市场是否能续写昨日的辉煌。


(作者系《财经》研究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