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折叠屏手机即将泛滥,vivo X fold值不值得买?

2022/4/16 8:00:00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近年,在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逼近天花板的同时,智能手机的增量市场也几乎见顶。于是,过去市场主打的4G手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5G手机也随之成为新的替代品。

不过,只是网络相关配置的升级,是否就是智能手机的尽头?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通过手机产品的迭代过程,就可以看出这个行业的发展规律。

早年,在互联网尚未普及之前,手机只是一部通讯工具,而随着各种新型需求的推动,智能手机甚至逐渐取代了录音机、DVD、MP3播放器、电视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万能工具”。

与此同时,手机的外观结构,也从早期的翻盖、滑盖手机,走向了平板触摸屏天下一统的局面。在手机的结构、功能都几经迭代后,其升级空间似乎有些山穷水尽。不过,这几年折叠屏手机正在成为行业新概念,有望让这个行业柳暗花明,因此,也被很多智能手机厂商寄予厚望。

近日,绿厂vivo发布了首款折叠屏手机vivo X Fold,引发了行业热议。实际上,此前关于折叠屏手机的讨论就热度不减。只不过,大多数业内人士都对折叠屏手机持悲观态度,甚至认为其背后的需求,也是伪需求。那么,vivo X Fold的问世,能否在折叠屏市场刷新认知?答案可能没有那么简单。

价格太高是硬伤,为折叠代价太大

无数智能手机大厂在折叠屏研发方面跃跃欲试,究其根本原因,是折叠屏手机可以在翻开时,让手机屏幕尺寸更大,无论是用户看电视、还是玩游戏,都能够像平板电脑一样,更加畅快。

0zUmbkplxXo

不过,折叠屏手机为此做出的牺牲,却让折叠屏的优势并不突出,甚至未免有些代价太高,vivo X Fold也不例外。

首先,价格太高是vivo X Fold推广面临的硬伤。众所周知,目前即便最高端的苹果手机,价格也不过在数千元之间,售价过万的可谓凤毛麟角,而很多折叠屏手机都在万元以上。

0zUmbmE3dhN

例如,今年1月开售的Magic V 售价,最低也是9999元。而作为品牌力并不及荣耀的vivo,推出X Fold折叠屏手机,也报出了8999元起售的高价,很显然是一般用户难以接受的。

其次,折叠屏技术尚不成熟,影响用户使用体验。要知道,目前主流的智能手机,多数为玻璃屏,稍微先进的是曲面屏。

但是折叠屏的难度在于,其从玻璃材料更换为柔性材料,用户使用后,很容易在屏幕上留下划痕,而且,因为反复折叠,也严重影响屏幕平整度,极易产生折痕。

更为致命的是,因为屏幕翻折采用的是机械活动设计,可靠性远不及普通智能手机。这也是很多已经尝鲜的博主,通过亲自评测发现的问题。由此带来的,也是折叠屏手机使用寿命不够长,故障率高等问题。

而对于vivo X Fold而言,尽管官方宣称该款折叠屏手机非常耐折,按每天翻折80次,大约可以用10年。但是要知道,智能手机配件多、功能全,任何一个功能都可能因此受到影响,即便翻折寿命很长,但是整部手机的其它功能,是否能够经得起“折腾”,还是一个未知数。

再次,因折叠屏展开后的显示画面尺寸问题,如何与目前主流的软件应用等兼容匹配,也将给折叠屏手机带来挑战。

以目前主流的视频内容为例,据了解,目前大多数视频平台,均以16:9或者9:16的规格显示。

0zUmblquwF6

但是很多折叠屏手机,展开后的尺寸却是正方形,而为了适配这些显示效果,即便软件支持兼容,但却让偌大的手机屏幕,利用空间也十分有限。那么,折叠屏手机唯一的大屏优势,也显得毫无意义。

最后,因为折叠手机相当两部手机叠加,在屏幕尺寸增大的同时,机身重量也远远超过目前主流智能手机,不便于人们出行携带。

因此,甚至有人认为,折叠屏手机如同过去的滑盖、翻盖手机,实际上是“历史的倒退”。

例如,以vivo X70为参考,其主屏6.56英寸,机身宽度73.21mm,而vivo X Fold展开后宽度达到144.87mm,面积将近能容纳下两台vivo X70了,意味着真的就是一款小平板拿在手了。

不过要知道,为了满足折叠屏的新功能,堆料已成必然,因此也导致了vivo X Fold的重量达到约311g,接近两台iPhone 12的重量。甚至相比最近三代的iPad mini,份量都要超过很多。

横向对比其它友商的几款折叠屏,vivo X Fold与荣耀Magic V、三星Galaxy Z Fold3、华为Mate X2、OPPO Find N均不及300g相比,都显得更加沉重。对比之下,消费者将做何种选择,也不言而喻。

众所周知,移动电子产品的隐含需求,就是便于携带,能随时方便在移动状态下使用。但是折叠屏手机因为追求大屏,而牺牲了本来应有的便携优势。对比之下,折叠屏手机甚至除了折叠后体积会缩小外,与传统的平板电脑相比,也毫无优势。

除此以外,折叠屏手机目前还处于概念阶段,相关技术走向成熟,尚需时日。

这也意味着,前期尝鲜吃螃蟹的用户,也将面临返修困难的问题。无论是折叠屏手机维修所需要的零配件,还是一旦因为产品可靠性不足,或者使用过程中导致显示屏坏损,想要维修或者更换,可能很难找到对应的配套服务,甚至因为换屏成本高昂,令人伤不起。

“高端”不够,堆料来凑

vivo X Fold超出一般机型重量很多,显然是堆料的结果。不过,有评测网友反馈,vivo X Fold一味的堆料,却有些与整个行业进行智能手机升级的初衷,南辕北辙。

0zUmbmFNyj3

例如,被吐槽最多的是其体型及重量“升级”,但是电池容量却并未跟上。其电池容量与荣耀Magic V相比,足足少了150mAh。要知道,vivo X Fold与荣耀Magic V同样搭载骁龙8芯片,其耗电量并不低于荣耀Magic V。

而且,即便放宽到整个折叠屏市场,其电池容量与其它品牌厂商动辄5000mAh以上的电池容量相比,也相差甚远。

因此,有网友调侃,对比之下,或许这款折叠屏手机配套的50W无线充电,算是一个心理安慰。但是与大多数网友更在意的续航时间来说,却有一些顾此失彼。

据网友测评表示,在用户体验上,vivo X Fold折叠屏手机也有一些鸡肋一般的设计。例如,有网友直指X Fold与X Note追求大而全,甚至有些拿来主义,将iPhone特色的静音键也堆在了这款手机上。

据了解,这样的设计有很多弊端。例如,虽然号称一键全局静音,但是也要OTA才能实现。而且,因为这个功能容易因为在手机在口袋时被误操作而导致手机静音而错失来电信息,也曾在iPhone和一加手机上被诟病不已。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安卓厂商对这种功能多少有些不屑。

况且,这样的静音键设计是带来了方便,但是按住音量键同样可以完成,适用的场景也十分有限。而单独设置按键的结果,却是以损害用户体验为代价,不仅有些舍本逐末,更像是画蛇添足。

由此可见,vivo X Fold在实现了折叠屏的大跨越后,还在各种细节功能上求全责备,已经离用户所追求的“小而美”越来越远。

除了一些特殊场景的功能按键外,vivo X Fold在影像方面也下足了功夫。例如,折叠屏玩家期待已久的潜望式长焦镜头,也如愿出现在了这款手机上。

不过,对比其影像参数,800万像素的潜望式镜头,确实有些让人一言难尽。画质及夜拍的效果如何,也十分堪忧。

值得注意的是,在用户非常注重的防抖功能上,vivo X Fold却并没有搭载蓝厂特色的微云台防抖,主摄也换成了底小一些的三星GN5。不过,这些配置却正是很多用户非常关心的,或许vivo是为了过份堆料,却被阉割打折了。由此,也损失了其在这些功能方面的竞争力。

据专业人士评测表示,三星GN5传感器优化调试的水准,或许不敌成熟的索尼IMX 766。而vivo X Fold在影像方面,也难以凸显优势。仅仅蔡司T*镀膜的防眩光和超长焦,并不足以形成占领市场的竞争力。

鉴于vivo X Fold走的路线是大而全,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其定位或许也与其一直念念不忘的高端市场有关。甚至有人推测,vivo X Fold或许不仅承载着vivo在折叠屏市场打开局面的目标,更将肩负vivo再一次冲击高端的使命。

不过,vivo X Fold走折叠屏手机路线, 毕竟还只是一次全新的试水。倘若其再次失利,错失的恐怕不只是高端市场的机遇,更可能是折叠屏手机可能带来的巨大市场。

众所周知,商业成功的规则通常是专而精。然而,vivo品牌力、产品力不足也是老生常谈。可以预见,在品牌根基未稳的当下,vivo没有适当做减法,而是通过一味的堆料,刚刚进入折叠屏市场,就推出一款“超大杯”的vivo X Fold。

因此,vivo冲击高端或者进军新领域的过程,必将又会面临反复试错的挑战。由此暗藏的隐忧、潜在的危机也将不容忽视。

结语

vivo X Fold问世后,无论其是否被消费者接受,或许都不会改变vivo在折叠屏市场开疆拓土的信心,甚至在冲击高端市场上的决心。

但是,万丈高楼平地起,买不买vivo X Fold的决定权,始终掌握在消费者那里。

而vivo所需要解决的,可能不是纠结于要不要大力开拓折叠屏市场,而是要做一款什么样的手机,才能让消费者对其品牌、产品心悦诚服,哪怕它不是一款尚且是个新概念的折叠屏手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专家介绍

中央国际广播电台《新财富时间》连线嘉宾,江苏电视台财经评论嘉宾,国家域名注册服务监督员,美国格理集团专家,美国格尔曼集团专家,《中国经营报》、《证券日报》、《人民网》、《法治周末》、《南方都市报》、《每日经济新闻》、《新京报》等媒体采访嘉宾,研究方向:互联网、通信、手机、家电、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QQ&微信:117821818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