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AI商业化新征程,商汤科技能否领跑群雄

2022/4/14 20:55:00

作者 | 黄老邪

来源 | 产业科技

作为“AI四小龙”中第一个上市的企业,商汤科技身上的高科技光环正在褪色。

持续亏损趋势未止。近期,商汤科技交出上市后首份成绩单,亏损额度不断创新高。商汤科技与旷视、云从、依图并称为“AI四小龙”,尽管抢先拿到了资本市场的船票,但商汤科技仍在探索AI商业化模式,并直面诸多强有力竞争对手。

从AI赛道前景看,商汤科技的真实商业价值在内忧外患困局中充满不确定性。商汤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的AI软件公司,旗下业务覆盖智慧城市、智能手机、泛文化娱乐、智能汽车、智慧健康、智慧商业等。

上市一波三折。商汤科技成立以来累计完成12轮、超300亿元融资。2021年8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后,商汤科技原计划12月17日挂牌上市,后续因美制裁延迟上市,于当年12月30日登陆港股。

股价冲高回落,估值持续下挫。年初至今,商汤科技的股价不断走低,已从高点每股9.7港元跌至当前的5港元。股价下跌背后,AI业务落地场景有限,行业竞争态势加剧,硬件龙头企业与互联网巨头加码AI赛道......光环褪去的商汤科技,距离AI业务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缺乏牢固的技术壁垒

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是商汤科技营收大头。财报显示,2021年商汤科技营业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36%。智慧商业、智慧城市业务营收占比较大,分别为41.7%、45.6%,智慧生活、智能汽车业务营收占较小,比分别为8.8%、3.9%。

商汤科技亏损同步扩大,AI概念靠烧钱支撑,且未见盈利曙光。2021年,商汤科技亏损扩大至172亿元,主要来自于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而产生的135亿的非现金损益,经调整亏损额为14.2亿元。2018年至2021年分别亏损34亿元、49亿元、121亿元、172亿元,累计亏损达376亿元。

商汤科技研发、销售、行政等投入同步增加。商汤科技2021年研发开支36.14亿元,同比增加47.3%。当年研发人员新增了1500人,总数达到4200人。销售成本14.22亿元,同比增加40.3%,主要是硬件成本及分包服务费和员工福利开支的增长。行政开支22.98亿元,同比增长44.6%。

商汤科技用亏损为技术进步买单。巨额投入之下,商汤科技尚未建立牢固的技术壁垒。以商汤科技持续加码的人脸识别算法为例,旷视副总裁顾亮评价道:现在的智能化市场格局已经不是单一的算法模型比拼,当人脸识别的算法从98%到99%的时候,它的应用层面上并不会带来核心的变化。

以计算机视觉技术起家的商汤科技,将SenseCore视为技术核心。商汤科技通过SenseCore装置量产AI模型,在商业产出上实现提量增质。截至2021年底,商汤科技通过SenseCore AI大装置产出的商用模型数量达34000多个。2021年研发人员每人年均生产的商用模型数相较于2020年和2019年分别提高了72%和13倍。

随着算法能力日趋同质化,AI技术难以契合各个行业,留给商汤科技的窗口期稍纵即逝。拥有先发优势的商汤科技,看似能用AI技术赋能百业,但面对碎片化项目明显差异,商汤科技难以定制化取代规模化,在众多行业中未能打造竞争壁垒,对其未来的竞争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带来不利影响。

随着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速,AI在应用层面的价值壁垒,逐渐转向算法、硬件、场景一体化,仅停留在算法层面难以真正建立粘性和深层次价值。从AI算法厂商和硬件厂商的业务转型看,建立技术壁垒需要搭建软硬同驱的技术解决方案,这既需要基于场景的理解力,又要求具备软硬服务协同能力。因此,实验室和代码之外,AI企业的竞争力和价值壁垒较难形成,商汤科技也不例外。

商汤科技海外收入占比下滑。2021年商汤科技海外市场收入占比为11.76%,较去年下降10.35%。财报显示,商汤科技2021年东北亚地区营收3.6亿元,较2020年减少0.8亿元。

竞争对手众多

AI领域万亿市场的序幕徐徐拉开,人工智能产业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2021年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蓝皮书》显示,全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在近三年有望突破万亿元规模,关联实体经济市场高达20多万亿元。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安防和金融是AI赋能实体经济市场份额最多的前两大领域,占比分别达到53.8%、15.8%,合计近70%。

商汤科技以计算机视觉技术起家,稳坐“AI四小龙”之首。2018年到2021年,商汤科技收入分别为18.5亿元、30.3亿元、34.5亿元、47亿元,营收规模远高于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

商汤科技的对手不止于此,计算机视觉硬件方面还直面传统安防大户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后两者从安防行业发展起,在软硬件协同和数据场景沉淀方面占优,形成了从传感器到后端系统的全面的产品力,稳占市场份额,近年拓展更多创新领域。

海康威视2021年营收是商汤科技的17.3倍,净利润167.84亿元。大华股份同样不容小觑,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214.9亿元,净利润24亿元。

在汽车产业、云服务等专业领域,华为、腾讯、阿里、百度、美团、讯飞等互联网巨头来势汹汹,商汤科技优势并不明显。市场竞争加剧。

互联网巨头在生态场景、客户拓展等方面耕耘多年,基于持续迭代的算法、多年积累的数据,落地社交互动、电商、网约车、信息推荐等领域,并抓住云服务、智能交通、智能驾驶及其他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大市场机遇,商汤科技在技术上与互联网巨头的差距并不显著。

严监管环境

数据合规和伦理风险是萦绕在商汤科技头顶的达摩克斯之剑。2019年10月,杭州市“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揭开了采集个人信息的安全隐患,唤醒了公众对人脸信息的保护意识。AI行业面临的争议才刚刚开始。

监管层面不断收紧采集和应用数据的边界,引导行业健康理性发展,这也意味着商汤科技面临的合规风险加剧。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在数据处理者获取、收集、保存、使用个人信息方面规定较为严格,数据合规、个人信息保护、伦理规范等方面都将影响资本市场对商汤科技的信心。

内忧外患下,商汤科技拓展业务领域,覆盖智慧城市、金融、移动端应用等方面,并蹭起元宇宙热点。商汤科技表示,已成为最大的元宇宙赋能平台之一,并与知名科幻作品《三体》三部曲的版权方三体宇宙(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AI+科幻”新模式。

商汤科技的春天,还仍真正到来。作为一家港股上市公司,商汤科技终究要打造AI竞争壁垒,探索有效的场景落地方案,实现扭亏为盈,靠业绩和实力在资本市场站稳脚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