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魔咒”发威 2021年的知名基金今年还好吗?

2022/3/15 16:21:00

作者:牧舟

“一年五倍者如过江之鲫,五年一倍者寥寥无几。” 资本市场变幻莫测,基金“冠军魔咒”疯狂流传:当年表现数一数二的基金第二年的表现往往让人大跌眼镜。

2021年底风光无限的基金“优等生”,如今的情况到底如何?

 “冠军魔咒”发威 当年的好基金开局不利

不少基金在2021年收益实现了翻倍,包揽基金全年收益前两名的为前海开源崔宸龙管理的两只基金,为前海开源新经济混合A和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尽管相比11月时存在回撤,但截至2021年12月31日,这两只基金分别以119.42%、109.36%的收益率拿下榜单前2名。

值得一提的是,崔宸龙任职基金经理的时长只有1年多,算是不折不扣的“新面孔”。资料显示,崔宸龙曾任深圳市前海安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研究部研究员,2017年8月加盟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权益投资本部研究员,现任权益投资本部基金经理。

排名第三的是由陈金伟管理的宝盈优势产业混合A,截至2021年12月31日,该基金2021年收益也超100%。

2021年10月,曾以翻倍收益拿下当月冠亚军的金鹰民族新兴混合基金和信诚新兴产业混合A基金,当年第四季度出现巨幅回撤,分别以79.41%、76.70%收益率排名第11和12位。

金鹰民族新兴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是韩广哲。资料显示,韩广哲曾在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任博士后研究员,并曾就职于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担任组合经理职务,负责A股市场投资策略研究工作,历任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信达证券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业务总监等职务。2011年3月,韩广哲加盟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19年6月加入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信诚新兴产业混合A则由王睿、孙浩中共同管理。王睿2007年9月至2008年4月期间于上海甫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咨询师,负责财务战略咨询工作;2008年4月至2009年10月期间于美国国际集团(AIG)投资部担任研究员;2009年10月加入信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担任专户投资经理,现任研究副总监。孙浩中曾任职于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担任LME交易员;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担任研究员;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研究员;2013年4月加入中信保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

业绩排名冠亚军的基金,2022年的表现是否会让人大跌眼镜呢?

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截至2022年2月25日,前海开源新经济混合A表现一般,今年内处于亏损状态,亏损幅度为8.21%,低于同类平均的-6.63%和沪深300的-7.43%,在同类排名中不上不下。

而崔宸龙管理的另一只基金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截至2022年2月25日,该基金今年内亏损幅度更大,亏损幅度为14.21%,在同类排名中处于末尾。

从目前的情况看,2021年收益前两名的两只基金表现不佳,未能摆脱“冠军魔咒”,而未来能否走出低迷还有待观察。

亏惨基金能否逆袭

公募基金2021年业绩倒数TOP10中,跌幅超过30%的有7只,4只亏损超过40%,其中更不乏有一些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

排名垫底的是鹏华基金旗下的两只债券基金,一只为鹏华全球中短债,另一只为鹏华全球高收益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上述两只基金在2021年内分别亏损了48.97%、47.91%。

在投资者的印象中,债基一直是很稳定的投资理财工具,为什么鹏华基金旗下这两只基金会亏损这么多?

公开资料显示,这两只基金投向了高收益、高风险房地产美元债。所谓高收益债,实际是信用等级低于投资级别的债券。

以鹏华全球中短债为例,该基金主要投资中短期债券,“通过买入信用风险可承担、期限与收益率相对合理的信用债券产品,获取票息收益”。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鹏华全球中短债基金的债券占比达到82.84%,股票投资占比近3.38%。

2022年已经过了两个月,现在这些基金的表现如何呢?是否已回本?还是继续亏损?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24日,鹏华全球中短债基金今年内收益仍处亏损状态,跌幅为9.49%,单位净值也是直线下降,虽然摆脱了垫底,但仍在同类基金中排名靠后。

再来看鹏华全球高收益债基金,截至2022年2月24日,该基金年内收益为-11.23%,在同类排名中垫底。

值得一提的是,鹏华全球中短债和鹏华全球高收益债均由尤柏年管理,尤柏年曾在澳大利亚BConnect咨询公司APEX团队从事投资、金融工程研究等工作。2007年6月加入华宝兴业基金任金融工程部高级数量分析师,2008年7月任海外投资部高级分析师,2014年7月加盟鹏华基金,任职于国际业务部。

另外,截至2022年2月24日,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今年内收益率为-7.07%。

不难看出,在上一年表现不佳的基金在短时间内仍难有较好的收益,未来是否会成功逆袭?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