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数字化”成两会热词 马化腾杨元庆周鸿祎周云杰等都说了什么?

2022/3/7 21:51:00

  2022年两会,哪个词最火?

  “数字化”一定有一席之地。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多处提出“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数据共享”“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

  


  至于在各位委员代表的建议提案中,关于“数字化”的内容更是所在多有。

  可以看得出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旋律。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接下来我们要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

  今天我们就聊聊马化腾杨元庆周鸿祎孙雨飞等代表委员在两会上的声音,听听他们对数字化发展有哪些高见。

  数字经济助力实体经济

  到了今天,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不是非A即B,而是相互融合、你中有我,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化等数字化手段服务实体经济,成为各方共识。

  全国政协委员、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认为,实体兴则百业兴,实体是国民经济的大脑和心脏,是核心系统,金融是血脉系统,互联网是神经系统,房地产是空间系统。互联网、金融都是一个国家经济体进行价值创造的工具,各系统应当真正回归其工具属性,夯实实体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立身之本。

  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建议,应以“技术-产业-社会”三位一体的系统性思维破解难题,合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提升国家竞争力。具体建议包括:引导数字科技企业面向核心产业和重点领域进行研发,增加数字化转型的技术供给;发挥技术标准的统领作用,推进数字化转型技术标准制定,促进工具间集成打通,降低传统企业使用门槛和成本;提高对“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升级支持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统筹安全与发展,前瞻研究新一代互联网的关键技术与治理规则,探索数字化与低碳化协同发展的中国方案;引导技术、资金等资源要素真正流向实体领域;总结推广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的先进经验,持续增加对偏远地区、特殊群体的公共服务数字化供给,让全民共享“数实融合”成果等。

  马化腾其实很早就表示,互联网公司不是与传统企业赛跑竞争,而是作为其“数字化助手”,做好连接器、工具箱和生态共建者,帮助实体产业在各自的赛道上成长为世界冠军。

  元旦前后,腾讯发布全新品牌短片《助力实体经济》,集中展示了过去三年,自身在推动 " 数实融合 " 方面的创新实践成果,并将“以数字技术,助力实体经济” 作为新的品牌主张。

  连续9年献言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提出,以工业互联网赋能城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周云杰看来,智慧城市是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而城市数字化包括经济、治理、生活三大领域,其中经济数字化是基础和驱动力,能够为治理数字化和生活数字化赢得时间、空间和经济基础。工业互联网能够推进城市经济数字化,对城市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应该让工业互联网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周云杰提案背后,是青岛·海尔正在加速构建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雄心壮志。青岛发达的制造业基础和完备的工业体系,正是工业互联网寻找应用场景的天然试验场。

  数字化纾困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

  今年两会期间,委员代表就中小企业的纾困、发展,献言进策,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认为,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处在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关键阶段,加快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中小企业摆脱困难,顺应环境求发展的必然选择。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认为杨元庆也认为,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进程中,中小企业和大型行业企业同样重要。他建议,政府和相关协会共同建立“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指数”,为评估中小企业发展水平提供科学依据,这样有利于相关部门更好地把准不同行业与区域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水平,更高效地帮助中小企业“补课”;构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评估咨询、培训与资助方案,切实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会转、不敢转”的问题;科学精准制定帮扶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包括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信贷支持政策、畅通市场化融资渠道等。

  与此同时,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在内部总结时指出,新财年联想中国区将加大对重点行业领域及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以科技赋能的力量,带动中国的研发性专精特新、制造性专精特新企业共同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360创始人周鸿祎也提出,鼓励和支持大企业以创新轻量化产品、SaaS服务为抓手,消除中小微企业在认知、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差距,推动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两会前夕,360集团宣布面向中小微企业免费提供安全服务。周委员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小企业实现安全的数字化转型,令人钦佩。

  构建数字化人才队伍

  人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人才梯队的构建是我们能否实现目标的保障。

  数字化大幕徐徐展开,相比各种设备、数据中心的生产和建设,我们欠缺的还是人才的培育工作,人才缺口势必将成为影响数字化进程的关键要素。

  全国人大代表孙雨飞建议,扎实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大对数字化人才的支持力度,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要从选人、育人、用人的人才建设开始。实现数字化人才培养供给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全方面对应,结合企业的数字化战略和数字化发展需求进行构建,为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优秀数字化人才。其次要加大数字化技能职业培训。对数字化人才进行分层分级培训,根据企业发展制定精准化、动态化的培训模式,针对不同层级的数字化人才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不同的能力培养。主要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能培训。针对智能设备操作能力的提升,从原来常规的操作到智能化控制,以及智能平台系统的掌握,多开展智能操作提升培训。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汽集团红旗工厂技术处首席技能师齐嵩宇则建议,充分发挥政策的力量,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建设国家工匠数字化技能传承平台与知识库,让技能工人参与到核心技术、技能数字化开发和软件化封装等课题中来,鼓励使用国产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完成底层架构搭建,建立高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培养体系,推动工业软件及上下游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建议,高校设立类似总会计师岗位的首席信息官(CIO),探索在高校试点设立专职CIO并明确职责、进一步把全面提升信息化素养落到实处,加强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统筹和指导力度,以及信息化队伍建设和资源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0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就提出,推动教育普惠和数字人才培养。丁磊认为数字中国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和人才的储备,建议将少儿编程纳入中国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培养面向未来数字化竞争的复合型人才。

  行行都需要数字化转型

  时至今日,数字化早已经从概念落到实处,越来越多的行业加速进行数字化升级,降本增效。

  行行都需要数字化转型,行行都已经开始数字化转型升级,行行都需要进一步提升数字化能力。

  我们可喜地发现,过往几年主要是互联网行业的一些代表委员提出关于数字化的建议和提案,而今年有越来越多来自传统行业的代表委员也纷纷就数字化发展献言,而且他们的建议相比互联网企业家们,更为细化,提出了一些更具体的实践策略。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建议,将出行服务纳入居家养老服务清单。同时,探索“社区+物业+养老出行服务”模式,多方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建立良好的出行服务机制,增加居家养老出行服务有效供给。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建工董事长张义光建议,加快数字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实现劳务用工管理数字化。一方面做实产业链保障机制的有效落地,打通住建实名制系统与人社农民工监控预警系统数据共享问题,全面实现建筑施工项目动态监管和劳务用工数字化监管的一体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资金到位率进行监管,保障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做强供应链供给能力和质量提升,充分运用产业园数字技术做实专业作业企业信用评价、建筑产业工人数字化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劳务用工大数据监管与调度作用,形成施工总承包企业与建筑劳务产业园区的创新协同、错位互补、供需联动的区域数字化发展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月,陕西建工集团孵化的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这家公司聚焦建筑行业信息系统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工程项目的智能建造以及BIM设计咨询服务为主要业务内容,围绕陕建信息化发展战略和行业数字化转型痛难点,推动多系统互联互通,搭建一流“云+网+端”信息化创新平台,持续激活建筑业数字化新潜能。

  我们期待,陕西建工集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能够迅速探索出来建筑数字化的一些实践案例,给行业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案例和范本。

  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则建议,国家旅游主管部门就“数字+旅游”进行全方位的顶层设计,建议扩大专项基金推动企业进行数字旅游项目、产品的开发,进行数字旅游景区建设,组建旅游业数字化联盟,推动旅游产业数字化平台建设,构建数字化场景服务能力,推动旅游产业实现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数字化。建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旅游主管部门采用“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协同培育旅游产业领域的数字化人才,依托优秀的旅游实践项目,提升数字旅游人才的实践管理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