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探路无人区的平安健康险

2021/10/20 20:56:00

探路无人区的平安健康险


文 | 周天财经

周天财经 原创出品

最近几年健康险行业的增长速度令人侧目。

根据银保监会数据,2011 年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 691.72 亿元,2020 健康险保费已经达到 8173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1.57%。而在今年前 7 个月,健康险的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 5717 亿元,今年行业规模突破万亿是大概率事件。

除了规模,健康险保费在人身险保费中的占比也在逐年升高,从 2011 年的 7.12% 已经增长到 2021 年前 7 个月的 24.81%,发展机遇一片大好。

和许多高速发展的行业类似,健康险行业的成长壮大也交织着不少行业乱象,这些问题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增长。

近日第一财经与平安健康险联合发布的《从百亿走向万亿,健康险市场新十年「向善而行」——2021 年健康险市场洞察报告》分析认为,目前健康存在支撑作用不足、细分险种不平衡、行业陷入「峡谷式」竞争等主要问题。

2016 年国家就已颁布《“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要将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要「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务」。

无论是顶层的规划设计,还是用户的实际需求,即将进入万亿阶段的健康险行业机遇挑战并存。该如何摸索出符合未来需要的经营逻辑,亟待所有从业者正视。

01「专业化发展」的百万医疗险样本

百万医疗险产品,可以说是健康险行业的「急先锋」。

这一产品的特点是保障额度高,一般在数百万元不等,同时保费较低,年均在三五百元左右,根据住院费用实报实销,在整个商业健康险体系中归属于中高端医疗险,这几年逐渐成为中等收入人群保险配置中的「标配」险种,用户认知度提升迅速。

该险种在国内走俏,源起于 2016 年 5 月平安健康险推出「平安 e 生保」百万医疗险产品。平安健康险相关产品负责人表示,平安健康险率先推出百万医疗险这一创新型产品,是通过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客户反馈,并探索不同客群的差异化需求从而设计出来。

在平安健康险董事长朱友刚看来,医疗险的设计和发展面临的情况复杂,「疾病治疗的成本会随着国家医保政策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医疗价格水平、医疗科技的发展而变化,此外,我们的疾病谱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使得保险公司的费用不断变化」。

在推出「平安 e 生保」之后,平安健康险仍然在对这款产品进行不断迭代。2018 年 12 月,平安 e 生保首批推出 6 年保证续保版。在此之前百万医疗险大多是一年一续的短期险种,这样做的好处是综合费用率更加可控,但对于用户来说却难言友好,长险更贴合用户需求,却也考验着险企的精算控费和服务保障能力。

探路无人区的平安健康险


到了 2020 年 9 月,平安健康险再次加码,推出行业首个 20 年保证续保产品,也是市面上目前覆盖期限最长的百万医疗险产品。

而在今年 10 月迎来又一次升级的平安 e 生保产品,则率先引入了 CAR-T 疗法,使得天价抗癌药也能够被纳入保障范围。

对企业来说,应对复杂变化的外部环境并没有百试百灵的「一招鲜」,但是在方法论上却有迹可循。

平安 e 生保这一范例给行业的启示或许在于,真正从服务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以小步快跑的方式不断迭代产品,面对市场机会敢于在「无人区」先行先试。

当然,做到这些需要的不只是意愿,还需要企业具有扎实的服务能力提供支撑。我们注意到,科技在服务背后发挥着关键作用。

02 科技赋能平安健康险业务

对平安集团而言,其对科技的重视早已渗透进入这家公司的「血脉」之中,最近几年科技的引领地位被提升到平安整体战略高度,累计已投入超过 500 亿元人民币。

在平安,科技逐渐从业务信息化的支持角色,成为与金融主业并驾齐驱的重要板块,并帮助平安在主业竞争中获得优势。

这一点,在平安健康险的业务发展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平安健康险 CTO 鲍大伦坦言,现在不只是保险公司,整个传统行业都面临着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对于「家大业大」平安来说,数字化转型更是一个事关全局和未来的系统工程。

鲍大伦举了一个例子,健康险的投保环节需要对用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和审核,以便为用户配置合适的产品或价格。这项工作一般由专业的核保人员处理,然而通过引入大数据风险识别模型,自动核保技术就能够大大提升核保效率,在保证评估质量的同时提升了人工效率。

而在理赔环节,传统的做法是出险客户提交治疗过程中的各种医疗票据、就诊记录、检查报告等材料,保险公司再通过人工录入、审核,最终根据保险条款确定报销金额。现在只需用户用手机给单据拍照上传,理赔核心系统调用 OCR 就能识别出关键信息并自动录入,后端也有 AI 算法参与审核;如果机器判断不需要人工介入干预,就会自动结案并进行赔付。

鲍大伦透露,目前平安健康险的理赔资料 OCR 识别率能够达到 95% 以上,案件自核率也超过了 60%,都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探路无人区的平安健康险


值得一提的是,将人工智能(AI)技术真正作用到生产实际,实现行业领先的运营能力,不只来自于平安在技术研发方面的长期高额投入,还来自于平安深耕医疗多年积累的行业 know-how 和集团生态内的海量数据支撑。

就拿一个细节来说,由于缺乏标准化,医院信息系统中同一疾病在不同医院的名称并不统一,但是最终到了理赔系统中,平安健康险的后台要能基于专业的医疗知识库进行「对码」。平安集团累积了疾病、诊疗、药品、医院等多个大型知识库,「展示在前端的技术,大家并不见得差很多,可是如果数据支撑跟不上就难以达到好的应用效果。」

长期业务发展积累的丰富数据与知识增强了技术的降本增效能力,最终体现到消费者端就是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和更加良好的服务体验。

科技驱动不只是体现在产品和服务层面,还渗透到了组织之中。「每一个流程、每一个职能最后的改善,都跟科技关联在一起;部门效率的改变、运作模式的改变,最后都在科技上得到体现」,鲍大伦如此说道。

过去一款新的保险产品上线在系统开发环节一般就要 15~30 个人,涉及多个部门的协作联动,动辄花费数周。按照鲍大伦的说法,现在因为有一整套后台系统集成了基础的业务规则,同时在产品设计层面简化前端操作,从报备、设计、精算,只需要关键业务人员进行配置,「最快一天就可以上线」。

在鲍大伦看来,未来平安健康险要提供更多的服务来满足用户需求,表面上看是运营支撑,但实际上从底层数据到用户旅程的构建,技术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对于万亿时代的健康险行业来说,科技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而这可能也意味着行业将迎来洗牌,不具备足够科技能力的玩家将会加速退出市场。

03 生态作战,以完整体系服务消费者

「对于健康险公司来说,能够体现专业性的地方就是做好医疗健康服务」,平安健康险董事长朱友刚表示,「纯做保险是做不了医疗健康保险的。」

朱友刚认为,追溯到本源,从消费者角度看,随着疾病发生率、发生时间和疾病种类的不断变化,消费者追求的是健康险后续一整套服务的支撑和持续回馈,因此健康险行业需要从产品和服务两个维度重新搭建能力体系来解决消费者的问题。

从国外的成熟经验来看也是如此。

作为业内标杆案例的凯撒医疗和联合健康,都是采用保险 + 医疗整体协同的业务模式,以为用户提供健康管理作为导向,这样不但能够降低成本,为企业更好控费,也能够让保险业务参与到医疗服务供给和医疗过程管理,使其跳脱出保险产品财务保障的定位,为消费者健康保驾护航。

尽管中国的市场需求、政策导向以及医疗系统都和美国存在较大差异,不可能完全照搬,但是从底层逻辑推演,包含医疗和健康管理的全链条服务的确是目前最能够满足用户需求且可以让健康保险公司持续经营的业务模式。

平安健康险作为平安医疗生态的一个关键组分,其发展也受益于平安的医疗生态整体布局。

目前平安已经构建了涵盖「以科技为基础的用户端 - 服务端 - 支付端 - 政府端」等利益相关方的全方位医疗健康生态圈,包含十余个商业实体。

探路无人区的平安健康险


在服务端,平安健康险建立起中国乃至世界领先的合作医疗网络,覆盖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80 万名医生,合作医院、诊所超 10 万家;在国内,平安健康险也已经与 61 家全国排名前 100 综合医院建立合作关系。背靠这张医疗服务网络,平安已经能够提供超过 50 个城市,1061 家医院的预约 + 直结结算服务。

需求端的高速发展是确定趋势。由于健康险产品能在理赔时撬动很高杠杆,起到兜底保障的作用,商业健康险的渗透率一般来说和人均 GDP 的增长以及中产阶级数量的增加高度正相关。

从世界上保险业发展的普遍规律来看,一般一个国家人均 GDP 在 6000~8000 美元的时候,参保人员规模会扩大。而当人均 GDP 跨过 10000 美元以后,人们的必需消费基本被满足,消费转向可选消费和高质量服务业,保险作为金融服务业自然也包含在内,保险密度和深度都会大幅度的增加。

作为保险服务的供给侧,平安战略聚焦在「大金融资产」和「大医疗健康」,二者的交集,正在于平安健康险,未来平安也一定将倾注更多集团资源到此要冲之处。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医疗作为整个服务业态中公认的「盘子大,难度高」的行业,企业能力的积累也需要花费漫长的时间。平安健康险将牢记保险向善的初心、「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有望在万亿蓝海中持续领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艾瑞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艾瑞专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